《流浪地球》的热映也带火了一本书——《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
“第一次印了5000册,很快售罄。后来又加印了80000册,很惊喜,我们和出版社都没想到会这么火!”编辑朔方说。
“手记”详细记录了《流浪地球》从无到有、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过程。中间有资本和品质的平衡博弈,有中国智慧驱动下的快速接轨,有国际同行的真诚认可,更有年轻的中国电影人探索本土电影工业化道路的信心……
读书的过程中有好几次我都想,宏大项目和精致细节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然后我读到了导演郭帆的一句话,“每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坚持多做0.01,10天就是0.1,100天就是1,最终会产生质的变化……”
“几十年前可能你们没有想过和我们合作,但是现在不仅和我们合作,而且能够给我们分享很多很棒的东西。”维塔工作室负责人泰勒感慨。
阅读“手记”的过程是一个另类视角观看电影的过程,包括一些细分工种的职能责任,比如“第一副导演拍摄期要代导演面对各个部门,保证导演工作如期、有序进行。”在起步期的科幻电影创作中,这样的角色显得尤其重要。我试图挑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环节,遗漏之处相信你会在“手记”中找到答案。
视觉预览
视觉预览(PreViz)也叫动态分镜,即正式拍摄前用简单的动画展示演员走位、取景、摄影机角度、摄影机运动等,供导演、摄影指导参考。囿于成本压力,《流浪地球》只在重场戏使用了PreViz,其余文戏和过场戏的部分用动态故事板的形式,剪满160分钟动态故事板。
摄影
《流浪地球》涉及的元素众多,机械置景、特殊道具、动作调度、现场视效都对摄影提出了较一般电影更高的要求。为了达成设计上的理念,摄影部门尝试了很多新设备。比如skypanel,可以随便改变颜色和色温。
外骨骼和宇航服
外骨骼和宇航服是带领观众进入“流浪地球”时空的重要视觉标识,也是一轮功能和舒适度的博弈。所谓外骨骼,是指可以穿戴的外部机器装备,能为人体提供高强度的能力增幅。电影创作过程中,维塔工作室为影片开发了五套主演外骨骼,授权中方团队复制和改装了数十套轻版外骨骼,构成了剧组庞大的外骨骼群组。中方团队通过为期一周的培训,从分步拆解到组合安装,从原始数据到制作技术,满载而归。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少外骨骼的重压,剧组还设计了方便演员穿戴外骨骼休息的龙门架。
据介绍,穿戴外骨骼的动作戏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真人与CG结合或吊威亚操作木偶,《流浪地球》中为了保证质感尽可能追求实拍。为此,负责特殊道具的421团队分成了两组,一组负责跟拍和穿戴,一组负责修缮维护。
外骨骼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行头是宇航服,片中的宇航服60多斤,分为1100多个零件,包括500多个软质板和500多个硬质零件。宇航服制作的难度主要来自工业级的建模制造,其中宇航服外部硬质部分属于工业设计上的一种高阶曲面。据介绍,一般汽车的高阶曲面在5级到8级之间,宇航服的阶数在7级左右。打造宇航服的过程中,MDI工作室还设计了一些风扇和风道,解决了演员哈气带来的面罩雾化问题。
《流浪地球》中,不低于75%的情节围绕运载车展开,这辆来自2075年的运载车要求能满足演员表演的需要、实现模拟颠簸并能与后期视效高度配合。实现过程中,美术部门提出了详尽的设计概念,希娜魔夫公司则在运载车的构造上做了大量研发。
运载车的核心是隐藏在底部的六轴电动平台,六轴电动平台成本与载重直接相关,在综合了成本和载重等因素后,希娜魔夫完成了一个载重六吨、极限承载八吨的六轴电动平台,并通过力学分析、建模、动态预览等手段减少风险。
据介绍,运载车选择航空铝合金材料和框架与面分离的结构方式。“这样在剧烈晃动的时候,能量吸收在框架里,不会冲击与六轴电动平台的连接处,导致断裂。”希娜魔夫王科说。
UI
UI是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通常以一个工种的形式出现在剧组,在《流浪地球》剧组出于对真实质感的追求,UI逐步发展成一个成建制的部门。
好莱坞拍UI 的时候通常采用贴绿的手段解决,这样做的优点是提高了效率,不足是损失了细节。为了无限逼近真实的细节,《流浪地球》抛弃绿幕贴片后期合成的方式,全部以实景UI同步呈现。运载车20多块屏、空间站一个场景有100多块屏,实现方式就是人在监视棚盯着监视器,看到演员表演快到位置了通过对讲机提示组员按照彩排操作。
剪辑
关于起步期的科幻电影创作,一个客观事实是项目伊始没人敢把赌注压在视觉奇观上,而是致力于提供丰富的人物和故事线。《流浪地球》拍摄完成走向后期的过程中,主创发现相比拍摄呈现的大量细节,过于复杂的故事线反而使电影的节奏变得拖沓。类似的问题,需要在剪辑环节消化。
作为《流浪地球》的剪辑指导,张嘉辉的工作从故事板阶段就开始了,在他的建议下删掉了很大场面的动作戏。科幻电影的后期视效是周期很长的工作,视效镜头做完后,剪辑会根据整体节奏对视效镜头继续修改调整,以保证加上视效片段后影片整体节奏统一。“我们必须放弃一些东西,保留一些东西,才能把电影做好。”张嘉辉说。
后期视效
视效是中国观众最容易吐槽的环节,也是《流浪地球》最打动观众的环节。在《流浪地球》视效总监丁燕眼中,视效部门的意义在于给导演提供更多创作上的可能性。《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中分享了一组数据,电影粗剪版初期有4000多个视效镜头,最终留下来的有2200个左右,其中50%是高难度视效镜头,挑战了大量的全CG镜头和CG替身。
所谓全CG镜头指镜头中所有视觉产物,包括场景、角色、物品等全部由计算机生产的CG动画或CG图片构成。《流浪地球》最大的视效冒险,就是用全CG镜头将上海砌进冰墙。在拍摄一些动作场面或视效占比较大的场面时,真人演员和实拍场景往往无法达到需要的效果,需要制作CG替身完成表演。CG角色制作的目标是尽可能缩小与真人的差距。《流浪地球》中,视效团队制作了马卡洛夫全身模型,作为CG替身运用在外太空精彩的爆破场面中。
音效
中国科幻的声音到底怎么样?声音指导王丹戎的目标是不能出戏、炫技,而是要跟故事核人物融为一体。值得一提的是,声效制作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工业流程:前期设计策划、同期录制、后期创作会、准备会。创作会之后的任务派发和精确分割……借助标准化的流程打造完美作品。
后期制片
最初了解《流浪地球》项目的时候,后期制作总监孙敏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我们目前的电影工业阶段,想完成这样体量的电影,是非常困难的。”进入项目后,孙敏对自己的要求是延续拍摄期的完美,在取舍和调整中实现平衡。
首先要确定镜头的优先级,平衡整部电影镜头,使他们达到平均水平线。孙敏在书中还分享了视效分包和跟踪管理的经验。“风险放在一家不如平衡到四家”。结合影片特点,孙敏提出按场景将内容分配给四家公司的方法,有擅长做坍塌、烟火的,有擅长做冰质感和环境的,有适合做简单视效和场景延伸的……在此基础上,安排专门的视效管理部门和视效制片跟踪管理进度。
《流浪地球》的后期工作中,文件管理也是孙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有素材出入流程、水印标准都有相当详细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素材的交接安全。
“现在需要更多专业的后期流程管理团队,帮助电影建立相对专业、标准的后期管理流程,保证电影从前期到后期的制作过程有非常顺利的流程和统一的标准。”孙敏说。
(木夕根据《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整理,更多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