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去年获得了超过600 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已经是世界的第二大电影市场,可圈可点,可喜可贺!
然而冷静下来,从创作角度思考却总感觉中国电影还缺少点儿什么!依我之见,相比以往当下的中国电影还是缺少了点儿“中国味道”!可能有人会反驳,从人物到场景那一样不是中国的,怎么会缺中国味道呢?
而笔者指的中国味道是作品里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涵、缺少中国式的哲学思辨、缺少中国式的东方美学对作品的观照和引领。
许多影片中人物虽然都长着中国人面孔,却讲着西方式的故事,虽然穿着中式古装,却演绎着变了味的西方人生活。这就是当下多数中国电影的众生相,把现实悬浮、把历史架空,很少触及生活本质,更少触及人类灵魂。人人练得一副好轻功,在表象生活的水面上翩翩起舞、浮光掠影,醉心于艺术白日梦里的夜夜笙歌。这样缺深度、缺高度、缺力度的作品虽然得到了高票房,无疑拉低了作品的艺术品位和观众的审美趣味,这类作品又怎么可能在世界电影的舞台留下姓甚名谁呢!
虽然有些电影票房口碑都不错的,主题弘扬了英雄主义、中国精神,但是电影结构性语言语境却不是中国式的,是美国好莱坞式的,其中一些还夹杂着非电影化的视听呈现。孤陋寡闻的创作者还以为自己引领了艺术新潮流,带来了空前绝后的创新,这类高票房的电影在国际A 类电影节上默默无闻,毫无斩获。殊不知世界电影各流派的大师们早已做过多种艺术创新、技术革新,这样的创作者不过是在借鉴大师们的成功之作、亦步亦趋的模仿者,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尚有很大距离。或许有人说电影是视听艺术的世界语,谁都的可以使用!这就好像音乐的7 个音符,也是音乐界世界语,却被每一个民族吹成了不同的曲调旋律,绝不会混淆更不会同质化。没有民族化的艺术也不能成为世界性的艺术是一条朴素的创作真理。
诚然,中国的高票房已经引起了好莱坞大片的兴趣,纷纷添加中国元素,一个明星、几个场景吸引中国观众、降低进口门槛,但是它的故事主体、电影风格丝毫未变,依然是纯粹的美国味道,中国的电业同业者们难道不从品出点什么味道吗?美国味道没有改变、中国味道却在流失。
曾几何时,中国不同年代的电影在世界获得褒奖《祝福》、《良家妇女》、《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等,不胜枚举。为什么近年少了呢?
好莱坞是一直被多国模仿,但从未被超越,反观近年来的中国电影一直在模仿,其实难超越,中国电影艺术在高仿中变得暗淡无光。我说的电影艺术与票房无关、与演员表演呈现无关却与电影的编剧、导演、摄影个性的审美视角、审美趣味、超凡的艺术观念、独特的艺术手法有关。
的确。我们在题材的开掘广度、深度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和左右,但是其他国家没有受到影响吗?伊朗、印度等国家还要受宗教的限制,但是好作品就是在石缝中生长开花的,前苏联的社会体制下依然出了许多大师级别的作品。虽然我们没有采取美国电影的分级制,目前的文艺政策还是给了创作者极大创作空间的。
以往中国符号明确的得奖作品题材广泛,形式风格多样,证明在主流价值观范畴内的艺术创新是大有可为的。最新的文艺政策导向指出,现实题材创作敢于表现矛盾、表现冲突,敢于直击社会痛点。当然批判很重要,重建信念、重塑形象也同样重要,讴歌时代、弘扬真善美也是必要的。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又是那个国家可以比肩的?
《流浪地球》、《飞驰人生》是春节档票房口碑都很好的电影,笔者认同对这两部作品主题立意的正面评价。但是艺术不应该向强加给它的任何符号妥协,艺术有自己的属性,它是人类精神赖以依靠的心灵尤物,是精神寄托、是美的化身,是沁人心脾的人性天窗,像春天里的小溪流水,自由奔腾寻找着的方向。
一切非艺术、伪艺术的电影工艺品就像古董行里的赝品一样伴随真品一起生长。什么是伪艺术,直奔主题、宣教功能、主题概念、立意功利,却用艺术手段进行包装美化,最可怕的是他们居然打上了中国符号作品的印记。这也是中国味道吗?有人说是,因为所有的元素都很中国化。有人在舞台上吹起了像农村被面一样的画风,只能说这是媚俗另一种表现。中国味道不都是民俗味道,它还有独特的人文精神、独特的艺术韵味、寄情山水,陶冶情操。日本在电影中是如何保持日本味道的?黑泽明《蛛网宫堡》、小津安二郎《早春》,北野武《菊次郎之夏》、《座头市》,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到今天低成本、高票房的《摄影机不要停》都带着鲜明的日本味道。
笔者试着解读日本电影的共性特点,是日本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的。日本是个疆域有限,人口偏多、资源匮乏的国家,任何事不强调自我独立性、强调自我色彩,就会被文化入侵者同化,很快就会被文化大国吞噬,何况电影又是来自西方文化的工业产物。
日本的电影艺术家在电影的日本味道上可谓是不遗余力、全方位的体现,好似有集体共识,追随好莱坞的日本电影在日本是没有市场的。诚然,一切把电影艺术归置成一种民族风格的做法都是对电影艺术的谋杀。然而,没有鲜明民族印记的电影难道不是一种艺术上的自杀吗?
理解分析日本味道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中国的历史文化更为深厚久远,民族艺术种类众多,疆域辽阔,题材广泛。更容易打上民族和文化的烙印,更容易涂上自己的色彩与彰显独特的艺术个性。
新中国电影,虽然受某些时代的局限,却促使我们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风格之路,具有独特的中国味道,中国电影在国外的识别率很高,历年以来获奖无数。如《钢铁战士》、《梁山伯与祝英台》、《鹬蚌相争》、《大闹天宫》、《本命年》等影片获得了多个国际电影节大奖,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又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电影界的地位。
但是近年来,我们电影的生产数量提高了,获奖的影片却少了,究其原因还是有艺术质量的作品少了。虚无的、虚假的、博取一笑的,只注重感官刺激、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多了,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情冷暖,触及心灵深处的作品少了。
重要的是中国电影缺少中国味道,就无法走向世界电影舞台中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鉴的印度电影、伊朗电影,他们都是从自己的国情中提炼故事。《摔跤吧!爸爸》实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故事,十足的印度味道,有生活原型做基础,艺术的真实自然流露迸发,将观众带入剧情体验,带入异国的风情、陌生的人物和环境,然而普世的价值观,共同的体育精神引你共鸣,好似常吃的土豆、胡萝卜里面多了些咖喱的味道。
伊朗电影《小鞋子》故事之简单,细节之真实、心理之准确只有在特定国度的生活条件下才能产生,故事人物才能成立,才可能成为经典。这样有味道的电影自然带着生产国的特殊味道,我们曾经生产过很多这样有味道的电影作品,可惜没有形成一派传承,走向极致,打造极品。
所幸,中国味道的电影还是有的,境况却不乐观,譬如刚刚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主角的《地久天长》,能把德国记者、观众看哭,但是在国内的票房比较惨淡。这样的现实不能不说多年以来我们的艺术导向可能有失偏颇,已经把观众的审美趣味导向了西化,更喜欢感官刺激的电影,没人愿意静下心来看中国式的人生故事了,这样的现实值得所有与电影有关的部门和从业者反思。
当前中国市场化的电影运作过程中,导演、编剧对于题材和内容的选择已经没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如何让资方和制片人意识到中国电影应该如何走向世界,如何获取更多的利益和荣誉,是未来大有作为的选项。吸引投资方愿意投入具有中国味道的电影虽然不是本文的课题,但中国电影艺术家们要清醒的引领中国电影艺术的走向,保持中国电影的中国味道,尽量不被资本所左右、所误导却必要的责任和使命。
当然,电影首先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观众,获奖却是展示本国电影水平最好机会也是不可否认的,期待我们的电影工作者走出一条电影科技、艺术创新之路来,中国味道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