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3版)
◎ 第一组
傅若清(中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夏电影发行公司董事长):
鼓励引导青年从业者增强 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物的感知
中国电影有很多经典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人物的成功塑造,给人以真实自然的代入感。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的7位导演,在选题创作之初就被故事所打动。徐峥导演回忆女排夺冠时刻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薛晓路导演每次说到“0点0分升起国旗,一秒不许差”时都激动不已,电影创作者一定要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才能把这种情感通过作品传递给观众。
因此我们要鼓励引导青年从业者塑造电影情怀,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和人物的感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激发爱国、正义、善良之情。电影人自身素质提高了,作品传递出来的感染力便会随之增强。
当前,电影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唯有守正创新、自我提升,捍卫电影作为视听最高形态产品的地位,为迎接明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创作更多贴近人心的电影精品。中影和华夏现已联合共同选题、集体讨论、确立宗旨、协同创作,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和双丰收。
张苗(北京文化董事长高级助理、电影娱乐事业部总经理):
扎根中国文化,把握时代脉搏,拥抱“年轻人的心跳”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想清楚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故事,第一个要去做判断的就是题材。但如何去衡量一个题材是好的还是欠佳的题材,我们自己内心有一个标准:要扎根中国文化,把握时代脉搏,拥抱“年轻人的心跳”,反映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这个时代给了中国电影机会,让这么多可爱的创作者和喜欢电影、愿意为电影服务的年轻的团队,和光同尘走在一起。我们要继续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讴歌好时代精神,把这个时代最美的东西传播给大家。
韩梅(峨眉电影集团董事长、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主席):
把最好的资源提供给创作者
作为一个出品人,我认为电影既是艺术作品,同时也是工业化的产品;它要获得艺术价值上的认同,同样也要获得在市场上的认同,所以持续不断出作品,必须要有各种资源的匹配和支持,才能让艺术家放心地进行创作。
不管是前年和潇影合作的《十八洞村》,去年和山东省委宣传部合作的《大路朝天》,还是今年和陕西省委宣传部合作的《红星照耀中国》,实际上都是在整合各方的资源,不管是党委政府的资源还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资源,把最好的资源提供给创作者。
田甜(新丽电影首席运营官):
关注当下,充分发挥喜剧的力量
我认为做电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当下,充分发挥喜剧的力量。希望所有走进电影院的观众能够带着笑意和爱意走出电影院,这是我们一直做电影秉承的心态和方式方法。希望把自己当下的故事讲好,用笑的方式让大家更加充满对生活的力量、对工作的力量、对真善美向往的力量。
赵依芳(浙江华策影视创始人、总裁)
内容为王,和青年艺术家一起成长
华策从自身几十年的创作和经营经验出发,得出四个字的定律就是“内容为王”。一路上有很多教训,也有很多经验。如果题材特别重视,抓得特别准,即使制作上很艰辛,市场上不一定特别挣钱,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行业的进步意义一定是得到大家认可的。
和青年艺术家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发展,也是华策的心得。我在这里要进一步呼吁重视新人、培养新人,给新人更多的机会,给他们更大的题材、更多的投资,以及更好的创作环境。
谷良(潇湘电影集团总经理):
中国电影正在走向“提质”和“提志”
潇影61年历史始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拍红色主旋律电影。我到潇影5年时间努力解决一个问题,即主旋律电影的市场问题。
这些年,我看到潇影在努力,更可贵的是看到国有电影集团和民营电影集团一样,这几年在主流电影市场问题上取得了大的突破,这是一个好事。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中国电影需要提质》,这个“质”不仅是质量的质,更重要是志气的“志”,志向的“志”,今年国庆档让我看到中国电影正在走向提质和提志,观众也用脚投票予以认可,这是一个趋势。
龚格尔(郭帆文化传媒制片人、《流浪地球》编剧):
摆脱好莱坞想象力,找到自己的审美价值
在《流浪地球》创作过程中,我们当时遇到了很多麻烦。最大的麻烦,还是关于中国故事的问题。《流浪地球》创作的前半年,我们脑子里想象的故事,里面的人物都是外国人,造型设计都是好莱坞设计,当一闭眼想象的东西都是好莱坞的。
这是我和郭帆导演遇到的一个问题。我们的想象力都是被好莱坞塑造出来的,摆脱这个依赖,找到自己的审美价值是很痛苦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光对于团队,对于我个人都有非常好的教育作用。这个过程使我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有了不小的变化,这是科幻对于我个人挺重要的影响,也希望作品能够在未来跟观众交流的时候,帮助观众找到另外一种看待世界的看法。
◎ 第二组
陈思诚(《唐人街探案》系列导演)
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
我们刚刚经过78个工作日,结束了《唐人街探案3》的拍摄。虽然日本电影工业比较发达,但他们整个电影市场规模是不大的,这也就限制了他们整个电影工业的想象力。
比如我们这次遇到实际的困难是他们的棚非常小,最大的棚在东京,2000平方米,而且只有一个棚。所以这次不得不回国拍摄了15天,搭了五个棚,很多内景需要搭建出来。
我要奉劝大家,如果考虑在日本拍摄,还是一定要考虑诸多方面的不便,我们整个日本摄制团队、制片团队非常强大,有100多人,他们每天干的事就是维持剧组治安,不让我们剧组影响其他路人的工作,特别怕影响每一个人,也特别怕投诉,给拍摄造成了一定困难。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克服了很多困难,最后呈现出的结果还是不错的,我们拍摄了世界电影里前所未有的场景,包括涩谷、新宿、秋叶原。我心中一直铭记那句话,就是要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一定要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中国的电影。
路阳(《绣春刀》系列编剧、导演)
观众有强烈的需求要看优质的国产重工业题材电影
《流浪地球》让我很激动,它打破了旧有的认识。很多同行之前都感觉中国人不太能拍科幻电影,因为整个电影语境是好莱坞建立起来的,我们拍的话,就要考虑观众信不信、会不会买账、会不会想看,《流浪地球》证明中国观众想看,而且有强烈的需求要看优质的国产重工业题材电影。
说到电影工业一定涉及到技术,关于新的流程、新的制作方法和理念都会很深刻地关联到技术,我们一直觉得和好莱坞技术差距很大,但是不是真的这么大?其实从底层技术来说,中国和美国没有那么大差距,我们也可以做得非常好。
我希望还是尽量跟中国团队合作,是因为它涉及到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别人的还是我们的。观众对我们的要求已经很高了,如果不能掌握生产工具的话,谈何提高生产力。
邓超(《银河补习班》导演、演员)
在大情感框架内展示细腻的小情感
讲好中国故事,拍摄新主流电影中有两组关系值得重点关注:第一组关系是国与人。电影要讲中国,讲中国人,讲他们最真实质朴的情感。身处于一个大国家,亲历大时代,我们应该有大视野,把握大浪潮。我们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必须要展示时代精神,同时电影作为一门艺术,要努力贴近观众、感动观众,还需要见到人,这里说的“人”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喜怒哀乐的真实中国人。
第二组关系是大情感与小情感。香港回归、载人航天、奥运夺冠、撤侨护侨、奥运亚运,这些都是凝聚民族集体记忆的大情感,是一代代人脑海中共有的情感共同体。回家、父爱、分离、重聚、生老病死、酸甜苦辣,这些是普通人感同身受的小情感。
一部讲中国故事的电影,如果能在大情感框架内展示细腻的小情感,电影作品会带给观众从宏大叙事到微观感受的全方位情感体验,也将迸发震撼人心的力量。
白雪(《过春天》导演、编剧)
文献价值是电影非常重要的特质
我在电影学院入学时,老师提到过人民艺术家这个词。当时不明白,但在电影学院导演系四年学习中,越来越意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
当我拍摄自己处女作时,我关注到了这样跨境学童的群体。我觉得既然已经知道、发现了这个群体,如果不把它拍下来,其实是我的失责,所以我就做了两年的调研,来拍这个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我开始去面对观众、走向市场。现在在整个大的环境下,大家的判断标准似乎是以票房为标准。但是对我个人而言,票房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我觉得电影非常重要的特质,就是具有文献价值。所以,在《过春天》的观影过程中,有很多大学的社会学科老师会邀请这部电影进入到他们的讨论范畴。
无论是过了多少年之后,可能大家再回过头来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它会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文献意义,这可能会在现实主义的故事当中比较凸显。
徐磊(《平原上的夏洛克》导演)
中国有很伟大的叙事传统
怎么讲中国自己的故事?目前有人在特效或者是技术层面上向别人学,还有同行也愿意从趋势、模式上学,比如说三幕剧的模式或者分成多少个节拍等等,这些都是好莱坞总结出来的很细的东西。
但我觉得,中国有很伟大的叙事传统,我在想是不是中国的故事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节奏去讲。即将上映的《平原上的夏洛克》就在做这样的尝试。
张大磊(《八月》导演)
创作的心态要慢下来
我本人是受以前电影影响比较深,我觉得有时候要回归一些传统,这和我们讲的“新”其实也不相悖。我指的是在创作心态上,我们生活是新的,看到的东西是新的,但新和经典不冲突。
此外,我认为可能要稍稍做一些与市场的“逆行”。我承认电影肯定是商业和艺术的融合体,但是作为新导演应该先选一个先做好,要不然你先把它做成一个像样、合格的艺术品,或者你就把它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
如果两个同时去完成,可能就会影响它成为一个好作品。或者说,我们可以先把节奏慢下来一点,这不是说影片节奏,而是说心理节奏和创作的心态慢下来一点,因为我觉得现在真的太快了,每天都会不一样,所有的东西都会瞬间流走了。
创作者慢下来,电影内容才会更大程度地沉积下来,因为观众是被动的,我们给到,观众去吸收,我们慢下来、沉淀下来,观众看到之后,他们才会慢下来、才会沉静下来。
闫非(“开心麻花”导演)
探索用喜剧的方式传达时代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喜剧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是说怎么样讲主流的喜剧,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和考虑的,我们觉得传达时代精神,用喜剧的方式有难度,但我们一直在摸索、一直在攻克这个难题。
◎ 第三组
周迅(演员):
提高演员自身的审美以及对于剧本的判断
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觉得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打开自己的视野,提高演员自身的审美以及对于剧本的判断,也可以通过视频或文字等不同的方式给观众提供启发和经验。《表演者言》中有多位演员谈到作为演员如何创造自己的角色,如何看待演员的价值,这个已经存档为视频和书,也希望能够给在校学生更多启发和经验。
陈坤(演员):
希望给所有热爱表演事业的演员更多机会
2017年,我和周迅、陈国富导演一起创立了山下学堂,这是一次初心的回归,因为我们认为演员是终身职业学习者,这也是一次表演教学的实验。
新力量对于我们自己来讲,是每个时代都会提的话题。“新”就是每个人要从自己内心里做创新和挣脱束缚。“力量”则希望所有人都关注到年轻演员。请所有投资方、导演、编剧都要关注那些年轻孩子的成长,因为我们这一代是被上一代给予机会成长的,同时我也希望给予更多创作机会,给所有热爱表演事业的演员更多机会。
佟丽娅(演员):
从电影银幕回溯过往的时代,感受到时代给我们的力量和感动
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最想要做的就是应该在自己有限的表演生命中,创作出真正反映时代和服务时代的作品。在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我在里面饰演了一位参加朱日和阅兵飞行员,当电影上映以后,走到很多地方,都会听到身边在哼唱《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的旋律,在网上大家也可以随处看到大家对这个电影故事的讨论,这就是大家对时代的共鸣,我们也能够从电影银幕回溯过往的时代,感受到时代给我们的力量和感动。
这部电影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也让我们年轻一代的电影人看到了创作中的方向。小成本电影突破了商业片和文艺片的界限,给予了演员更多的表演空间,而小人物的筋骨和国家情怀的温度也让爱国主义主题成为了观众共同的价值追求,引领了主旋律电影作品的新风尚。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样的作品中来,与中国电影人一起展时代风貌、扬中国精神。
杜江(演员):
愿做中国电影勇攀高峰、严以律己、勇担使命的普通一兵
我经常感叹我们这些演员能够生活在新的时代、奋斗在新的时代,真的很幸运。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自信地展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可以投入100%的真心真情,为美好的现实生活、为越来越优秀的观众而创作,踏踏实实地体验生活、潜心表演,真真正正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做一个不愧于祖国、不愧于时代、不愧于观众的演员。
中国电影正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国产电影市场的商业价值正在逐步转化为思想价值,电影的社会意义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电影演员,肩上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除了拍好戏,我们还要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去帮助更多人。
今天能作为演员代表抒发自己的初心和感悟,我觉得非常荣幸。在此,我也立下军令状:在未来继续潜心电影创作,愿做中国电影勇攀高峰、严以律己、勇担使命的普通一兵,为中国电影发展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下转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