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3月1日,方励和他的团队已经连续20天为武汉地区捐赠和运送物资。从3月2日起,他计划开始复工。在方励看来,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中国电影人会制作出更多“走心”的作品,而电影观众的审美水平也会再上一个台阶,中国电影未来将会更加成熟、健康。
“干满20个日日夜夜,心里踏实”
在方励的计划中,3月2日是他和团队复工的日子。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20天,不仅从境外购买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而且还和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合作,将自己和他人捐赠的物资运送到武汉。
过去20天的时间里,方励团队搭起了一个通道,可以直接把募集到的物资送到武汉一线的医院。同济医院、人民医院、武汉中心医院,甚至辖区医院、社区街道的卫生机构和隔离点都可以送到。
“如果不干这些工作,我的情感无法释放。”方励在电话另一端对记者说这句话时显得非常激动。他告诉记者,在过去这段时间,每天待在家里看到无数的医护人员、平凡英雄奋不顾身地去一线抗击疫情,自己几乎每天都在落泪。“干满20个日日夜夜,这样我的心里才踏实。每一次看到自己运送的物资送到医护人员手里,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
电影人要表现的不仅是某个事件人物,更是大爱和精神
身为制片人,方励在此次疫情期间最大的感受是——全体中国人面对灾难时的团结和坚定。他认为,这次疫情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次洗礼:看到了那么多生命离世,但也看到那么多人奋不顾身。
“对于电影人,今后在创作中不仅仅是要再现某些具体的事件或者人物,更要在作品中展现中国人面对灾难时的情感和坚韧,展现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展望未来,方励认为,现在大家意识到了,平安是最重要的,情感是最珍贵的。相比亲情,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因此他认为无论是电影人,还是普通的观众都会上一个台阶。
“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未来电影工作者会创作出更多走心的电影作品,可能会出现更多优秀的有情感浓度和艺术深度的电影作品,而不是纯娱乐的爆米花电影。”方励说。
观众这几个月没有看到电影,下半年可能会迎来观影热潮。“更关键是,观众对于电影的品质要求提高了。所以未来中国电影产业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方励预测,未来市场中会有更多以情动人的电影在市场中以小博大,观众在情感上会产生更多的波澜和共鸣。小人物的故事,“走心”的故事未来会更有市场。
相对于电影产业上游,方励认为此次受损失最大的是下游的电影院。因为他们有大量的固定成本和开支。但他认为,疫情之后,会有大量优秀作品出现;观众审美也会进一步提高,未来中国电影市场会有更大的发展。
同时方励也表示,影院的经营者也应借此机会研究关于电影院如何差异化经营的问题。在他看来,尽管现阶段影院的片源是相同的,但观众人群是多层次多需求的。电影院未来更需要精耕细作、深度经营,要了解自己所在商圈社区的观众喜好,影院经营人员与电影观众成为朋友,和他们有交流,这样就可以有选择地推送电影内容。
“这种精耕细作带来的回报会在一两年之后让客流有更大的增长。未来,观众对于银幕形象情感的共鸣,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都将大大提高,观众的审美发生变化,影院经理也要观察并发现这种变化。”方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