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仍处于严格防控阶段,电影人坚持以居家云办公的方式复工复产,为迎来行业全面复苏积蓄力量。
青年导演路阳的新作《刺杀小说家》仍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之中,每天多方通话、线上办公成为了路阳一个多月来的工作常态。一方面要确保影片顺利完成制作、如期上映,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间观察生活、收集素材、自我沉淀也是路阳作为电影创作者的“内功修炼”。
“确实有计划要创作疫情相关题材的电影,但不是现在,还要多花几年时间”,路阳说。
将花几年时间准备抗疫题材相关创作
《中国电影报》:北京市2月26日发布了一个疫情期间的影院和剧组复工指引,似乎电影行业正在开始破冰,未来不久应该会重回正轨了。疫情期间您是怎么工作的?您觉得电影人应该如何应对疫情,或者说疫情之中,电影人能够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路阳:就跟其他普通群众一样,我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该做什么做什么,注意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有余力能够做贡献的就做点贡献。作为电影从业者,就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可以在家里独立完成的事情,坚持把需要合作的电影制作部分先停下。
整体来说我觉得不需要太悲观,在疫情影响下,今年全社会整体都会比较难,也并不是只有电影一个行业艰难。困难面前,全国上下一盘棋,大家要一起来克服这些困难、共同渡过难关。
《中国电影报》:这次疫情中,很多创作者都表示心情每天都跟随疫情跌宕,认为很多事件、很多人都值得被写进故事里、拍成电影。您考虑过进行这类题材的电影创作吗?
路阳:在疫情之后,我暂时不会着手跟疫情相关的电影,我现在在做项目后期,同时准备下一个电影的故事,大概所有精力就差不多占满了,但我们确实是有这个计划,只是希望能够多花些时间,再多搜集一些资料,不会那么快就进入。因为在这个题材下的我们创作的方向不是针对某一个事件,不那么具象。这样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很多次,我们不是要做一个纯写实类的故事,而是希望能够在影片中呈现一些思考和启示。
《中国电影报》:是对这种题材的创作有想法了,只是在创作方式上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思考?
路阳:对,肯定有很多创作者正在考虑应该从什么角度入手去呈现这样的事件。不仅是讲故事的方式,包括故事主题等,这些都需要去思考。尤其是故事主题,导演要告诉观众的是什么?故事是包裹在主题外面的外衣,重要的是里面的主题内核,这个东西很重要。
影院消费将在疫情之后得到释放
《中国电影报》:您对疫情结束之后下半年的市场变化有什么看法?
路阳:首先春节档的这几部电影受的影响肯定是最大的,作为同行我们心里也都非常替他们担心、着急,还是希望这几部电影都能够有好的市场回报。毕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全行业都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实施各项举措,该撤的撤、该推迟的推迟。我们肯定希望在电影院能够重新营业的时候,这些电影还是能够进入市场,有一个好的市场回报。因为原本今年春节档有望能够比去年有一个新的增长。总得来说,还是希望今年的电影大盘能够整体保持向上增长的态势,也期待疫情过去之后,观众会对电影消费抱有一种期待,因为毕竟春节没看上电影,那么后面可能“五一”或者暑假的时候,大家会愿意去电影院里把要看的电影补上。
《中国电影报》:有一部分创作者对疫情结束之后观众从心理上是否愿意走进影院表示担忧。您对这种情况怎么看?
路阳:我觉得还好,因为当电影院营业的时候疫情一定是完全过去了。在正常的情况下,国民仍然是有影院观影和消费的需求,这一点不会变化。包括这几天北京一些公园相继开放之后,不少游客就已经开始去游香山了。大家真的已经在家里隔离太久了,社交需求、消费需求都在积聚,需要在疫情彻底结束之后得到释放。
所以我想不用太担心电影院营业之后没有观众,还是会有人去影院看电影。但是今年的电影大盘一定会受到较大影响。疫情影响的不仅是一两部影片的撤档或是延期,今年所有电影的档期都会后移,那后面的档期怎么排片、怎么上映?这一系列问题都会产生更大的连锁反应,对电影市场档期的影响可能会一直到明年春节档。
新片《刺杀小说家》将如期上映
《中国电影报》:您的新片《刺杀小说家》已经定档明年大年初一,目前项目进度如何?档期会有变化吗?
路阳:对,我们仍然在做后期,档期没有变化。我们差不多按照制作时间倒推定档日期,认为那个时间是比较合适的。这次疫情中,项目进度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后期公司、车间也都不能正常复工,目前大部分还都在做云工作。但总得来说,影响不是很大,我们有一部分活动时间提前做进计划之中,基本能够覆盖疫情期间的时间损耗。
《中国电影报》:会不会担心原定今年春节档的影片,由于没有合适档期而一直延迟到明年春节档,您新片面临的竞争更激烈?
路阳:一般来说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今年春节档影片的成本都很高,拖的时间越长,它的资金压力越大,这也是我们同行都很为他们着急的一个原因。而且每个电影现在都很不容易,前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预算去做宣传,大家谁也不想等这个电影放“凉”了。
当然也可能其中的有些电影本身的春节属性特别强,可能挪到明年春节会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选择。或者也有影片可能会考虑其他档期的属性能否匹配,档期体量是否能够容纳影片,是否能够实现市场最大化?每个电影的考虑不一样,但是等到明年春节,我相信出品方也是不愿意的,否则他们承担的压力和成本太高。最终各方综合考虑,一定会有多种选择,寻找到对各自电影最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