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现在才看了电影《别告诉她》,是因为我对于“中西文化冲突”题材电影已经有点疲劳感和不适感。或许是一直在做“中外合拍电影”工作的缘故,接触了一些这类影片,并发现不论是大成本的跨国制作,还是小成本的独立制作,都很难把复杂的文化命题、电影的艺术语言和市场的回收期待,这三者结合到位。这些影片的命运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无力的尴尬!
这几年,亚裔题材电影不断涌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例如,以3000万美元成本,却在全球获得2.38亿美元票房,从而点燃北美市场的《摘金奇缘》,还有漫威的《尚气》、Netflix的《星际牛仔》和《虎尾》等影片。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电影《别告诉她》是好莱坞公司25年来投资的首部纯正华裔美国电影(华裔演员、50%以上的汉语台词)。”这部影片被称为“黑马”。
它有一场戏触动了我。或许这是我有心写点东西的原因吧。碧丽(本片导演饰演)的表哥大婚在即(这个婚礼是为了向奶奶隐瞒其已是癌症晚期而制造的一个幌子,目的是让移民在外的和守在长春的家族成员能有个合理理由聚回来跟奶奶做最后的集体告别。),新娘不慎把细小的耳环丢失在房间的地板上。大家在忙着帮她找耳环,碧丽却和妈妈(早年跟碧丽爸爸就移民美国,辛苦打拼了一辈子)在一旁激烈地争吵。这场戏只是用了前后景这样的朴素视听手法,同时搭配基于真实移民生活感受的台词,透析了移民的心理困境以及移民家庭成员关系里的深层矛盾。尤其是在异乡常年生活的人会容易体会到这样的状态,即一边是现实生活以琐碎无序的状态往前滚进,而每个人的内心却被文化冲突、成长痛楚和亲密关系间的交流缺失等多重困惑无休无止地折腾着;一边是在亲密的家庭成员由于一些深层的无解的困惑而引发激烈争吵时,周边的人和事却依然以它杂乱肆意的模样不停地意外地弹出。在这场戏里,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个人生活的冲击。这个力量会留在心里头一阵子,也会自然地产生一些反思。
但是,回到关于这类影片难逃无力尴尬之宿命上,我们一起来看看西方评论对影片《别告诉她》的分歧,我们便可对这一宿命,感知一二。
首先,一部分西方评论媒体给予了影片正面的关注。例如,《伦敦旗帜晚报》发表的题为:“《别告诉她》是一部搞笑,感人的影片,它注定获奖”的评论说,“我期望在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颁奖台上见到演员卢红(导演的亲姨奶)美丽的脸庞。影片给观众带来了欢笑,悲伤和振奋。”同样,《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认为:“在影片第一场戏结束之前,你就会掉泪。” 还有,英国电影杂志《小小白色谎言》的评论员CAROL GRANT是亚裔(菲律宾),她认为影片引起了她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思考,“中美合拍电影通常都忍不住通过消除或抑制文化的特殊性来争取虚假的普遍性,试图让作品适合任何观众(通常是白人的代号)。而《别告诉她》避开了这一点,它的表达非常精确和清晰,含蓄地让观众产生共鸣。影片保持了一种家庭电影式的松弛,让人感到舒服。”
我看这部影片的感受与上面的评论不同。我觉得影片有强烈的设计感。故事改编自导演的亲身经历,导演选择了“临终告知权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这个极其严肃的沉重主题,但她没有把这个主题放在流动的真实生活场景里,来自然地打开和逐层地逼近问题的内核,而是为了这个概念性的主题,搭建了一个“主观化的舞台”,建构了大量的假定空间,营造了老套的仪式感。导演的调度和表演的处理,甚至叙事话语本身,都是概念先行。家族危机时刻的情感碰撞和流露是沉痛的、但它若要感动别人,对别人的生活产生深刻的意义,那它应该还是充沛的、具有生命力的,但是在影片里,这些情感却被块状地镶嵌到设计感极强的镜头设置和叙事段落里。这些以抽象概念所支撑的戏让人不断地跳出戏,不断地丢失了对故事真实性和叙事诚意的信任。
其次,一部分西方媒体对影片的文化误读和负面评论也来势凶猛。例如,《芝加哥读者报》评论认为:“ 影片大多场景仅仅是平淡无奇地、用陈词滥调来讲述家庭、传统等这些大家所熟悉的话题。影片镜头仅仅是直白观察,没有包含用以传达深意的潜在话语。对于那些没有看过中国电影的观众,或许会觉得片中所描写的中国式家庭仪式会有点意思。”同样,美国电影网站《决定者》发表了题为“《别告诉她》不是《我的盛大希腊婚礼》的中文版,而是一部恐怖片”的评论。评论认为:“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的全是痛苦。它是一出描述古怪文化的闹剧。这部片子讲述的是第一代移民到美国的古怪中国家庭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受到道德庇护的种族,缺失了传统。它其实是一部恐怖片。妈妈对碧丽不经意的残忍态度,根源于婆媳不和、 妯娌不和这样野蛮文化传统的沿袭。碧丽和酒店服务员的尴尬对话,以及在晚宴上兄弟姐妹们争论着中美教育的相对价值,这些都传达了一个现象缩影,即文化永远伴随着带有毒性的民族主义,围绕着财富战争这种外在迹象而建立起来。”
关于西方对中国电影的误读,已经是一个老话题。回顾“中国故事”努力“走出去”的历程,也可以说是努力弥合中西文化误读的过程,其实已经历过了第五代寓言式叙事、第六代个体化叙事所开启的社会边缘人物在现代语境下的生存困境等叙事模式的多重尝试,在这之后,若还在重笔描写“东方文化的异族性和陌生感”已经不再是世界观众(主要指西方观众)的诉求点和共鸣点。这部影片导演具有华裔移民的生活背景,也在一些西方电影里有些表演的经验,为什么在选择了这样一个传统性题材的时候,没有尝试让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更考究,更创新一些,来避免这样的低级误读呢?这也就是我一直不敢看这类影片的原因。
最后,西方媒体对本片也有一些中性评论。例如,《悉尼先驱晨报》发表了题为“漫长沉痛的告别”的评论。评论称,“《别告诉她》洞察了一个移民家庭里的文化变迁和误解。他们都小心翼翼地在欢乐的气氛中掩饰自己的悲伤。比如在婚礼上合唱Kill Me Softly。在西方,一个人的生命是个体自己的,而在东方,一个人的生命是集体的,属于整个家族和社会。影片对传统与革新两者之间永恒的相互关系做了巧妙的阐释。影片结尾的启示性不够,让整体影片显得不温不火。”还有,《纽约时报中文网》也发表了题为 “《别告诉她》:一个家族谎言背后的中式亲情”的评论。
不管评论有何分歧,华裔题材独立电影《别告诉她》以300万美金的预算,获得北美票房1760万美元,全球票房1960万美元。2019年7月12日,在北美4家影院上映,就以首周末8.8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刷新了2019年美国单影城票房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