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束焕和他的团队正在筹备一部关于抗击疫情题材的电影。“创作这部影片的目的就是想要在大银幕上塑造平民英雄,创作一个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励志故事。”
“这个故事是生活给你的,土里长出来的”
接受采访时,束焕和他的团队正在筹备一部关于抗击疫情题材的电影。在束焕看来,这次疫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近期所经历的事让我重新思考了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而作为电影创作者,此次疫情后,有太多东西值得去创作,有太多问题值得去思考。“疫情本身是一场灾难,但发生之后,我们要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这些算是从坏事中找到积极的一面。”
谈及正在创作的剧本,束焕表示此次的创作过程和以往不太一样。“这次创作是从事件来倒推人物。以前的创作是先建立一个人物,然后再想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束焕解释说,他们先要从海量的素材中构建一个结构,然后根据素材寻找、建立人物,而这个人物又凝聚着故事的主题。
他对记者说,这次创作对他来说既是一次挑战,又具有新鲜感。“疫情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情,这都是生活给你的,是土里长出来的,是编剧凭空去想、去编造所做不到的。”束焕表示故事的主场景就设置在武汉。他和团队觉得这次的创作非常有意义。
将真实事件进行电影化创作
束焕他们这次创作的主题非常明确——平民英雄。“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的重点笔墨既不是放在决策层,也不是宏大叙事,而是重点落在武汉普通人的身上。虽然不是全景式的展现,但我们希望把格局做大。”
剧本中很多故事会结合真实的新闻事件。在第一稿中会有很多新闻事件的重现。在第二稿中,人物的比重会加大。此时再从人物出发,进一步对素材进行取舍。这也就是束焕口中一直说的“从素材出发找人物,再从人物出发找素材”。
目前,束焕团队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在电影化和电影感上做文章。我们需要艺术地塑造人物、找到人物动机、加入人物关系。“虽然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但毕竟是一部故事片,不是纪录电影。”他举例说,电影《泰坦尼克号》也是由真实事件改编,但核心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是一个经典的叙事模型,同时也是一部扎实的商业类型片。“我们先要找到影片的类型、结构,让人感到这是一部电影。”
故事的内核是中国主流价值观
不同于新闻纪录片,电影作为艺术作品,要挖掘人物背后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束焕认为来自中国传统的主流价值观。
在束焕看来,这种动力首先来自中国人的善良和责任感。“中国人的善良、勇气、责任感在平时可能不是很明显,但凡如非典、汶川地震等大事面前,中国人的这些闪光点一下子就迸发出来了。尤其是使命感,面对防止疫情扩散的种种措施,每个中国人都能积极主动配合,都自觉维护这个秩序。”
在创作过程中,束焕也在始终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平凡英雄涌现出来?”束焕心中的答案是“内化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主流价值观在起作用”。他说:“中国人信仰集体主义、信仰奉献精神,包括儒家文化中的‘达则兼济天下’,这些都是我们内在的价值观。很多平凡英雄的动机自己也说不清,其实这就是内化在中国人心中的价值观在起作用。”
另一方面,从电影艺术创作的角度说,他认为电影史上塑造了很多这种“一根筋”式的人物。这些人物所做的事很多时候不需要给一个具体的理由,像《当幸福来敲门》、《拯救大兵瑞恩》、《肖生克的救赎》等优秀电影中都有这样的平凡英雄。
在束焕看来,电影人通过讲述人物所克服的困难,而让观众相信这是一个普通人。观众越看到人物的坚持,就越觉得他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人物所做的一切都是观众想去做,甚至是也能做,但却没有做的事情。“我们和这些人物相比,只是缺少情怀和决心。激发观众有却没被激发出来的潜质,这就是励志故事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