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青年演员,马敬涵在疫情这段时间没有接戏确实也有压力,但他表示事情都有两面性。“这段时间,除了多给自己充电外,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在家多陪父母,多尽尽孝心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在表演上,马敬涵最大的体会是要从形象和内心两方面着手,才能真正塑造好一个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正所谓“感受多少,才能表达多少”。
借机充实自己,也能尽孝心
疫情期间,马敬涵觉得自己的生活很规律,早上练练书法、看看书,有戏曲功底的他还会练练功,下午会找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进行业务学习。
“说实话,包括我在内,这段时间确实有一些同行会有些焦虑,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我比较乐观,因此也很享受这段在家的时间。”
马敬涵告诉记者,从自己大学毕业到工作的这段时间,很少有机会像现在这样能够长时间陪在父母身边。他认为能够留在父母身边尽尽孝心,心里很幸福。
“通过这次疫情后,我感受到了亲情、友情,也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团结和自信。今后,在工作之余,也希望自己能多做义工,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马敬涵说。
体验生活是表演的捷径
在享受生活、感受亲情之余,作为青年演员,马敬涵考虑最多的还是如何精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马敬涵看来,这次疫情期间涌现了很多感人事迹和英雄人物,这些无论对于编剧、导演的创作,还是演员的表演,都提供了大量参考和启发。“很多艺术创作仅凭想象是不够的,需要有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作为基础。”
具体到表演,这次给他带来最大的启发是真实的力量。“如果以后我有机会拍摄关于抗击疫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塑造人物需要从形象和内心两方面着手。”马敬涵进一步说,例如想塑造一名医护人员的角色,就要求演员提前几个小时带上护目镜、口罩,因为表现防护服留下的勒痕不能仅靠化妆,只有真实的勒痕才有冲击力。“当这些真实的勒痕出现在演员的脸上时,可能不需要过多的表演技巧,就能够传达给观众真实的人物情感。”
谈及塑造人物,马敬涵认为还是要靠体验生活。比如要塑造一名修车工,平时的生活经验确实能让演员大概知道他的外貌,但如果想让自己进入这个角色,了解人物的状态,还是必须要和原型人物生活一段时间。“最好能同吃同住,起码是和他一起上班。体验生活的时间也很重要,一周是一种体会,但如果可以达到一个月,就会有更深的体会。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马敬涵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剧组都流行创作人员一起读剧本,这就是一种好的创作氛围。
此外,作为青年演员,他认为要把工作都做在前面,不能不做功课等着导演指导。“从走戏开始,就要把自己能想象到的、能表达出来都体现出来。有时候不管是对错、或者是表达过了还是少了,只有演员先做到给导演多个选择,和导演一起讨论哪些地方需要舍弃、修改,这样能做到相互启发、共同创作。”马敬涵认为,作为演员,一定要把功课做到前头,用演员的行话来说就是“你感受了多少,才能表达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