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
本报讯 4月29日,国家电影局召开电影系统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主持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对电影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析当前电影行业面临的困难和形势,对下一步推动我国电影在疫后更好更快发展作出安排部署。王晓晖强调,冬天总会过去,春天已经到来,只要广大电影人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就一定能排除万难,再创中国电影新辉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向电影强国目标迈进。
会议指出,疫情发生以来,电影界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投身抗疫斗争,努力开展行业自救和帮扶纾困。广大电影工作者秉持“中国电影人不能缺席”的理念,组织开展电影抗疫宣传,积极发声鼓劲,踊跃捐款捐物。各级电影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发改、财政等部门出台扶持政策,拿出“真金白银”纾解企业困难,释放积极信号,提振行业信心。
电影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主会场现场
会议分析了疫情对电影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从短期看,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全国电影院暂停营业,制片和宣发基本停滞,目前估算全年票房损失将超过300亿元。从中长期看,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将对电影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带来深刻调整,产生全方位、持续性的深刻影响。从国际看,全球电影产业遭受重创,各国电影界都在调整自救。疫情对电影产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是在倒逼电影产业改革升级。
会议指出,我国电影发展长期向好的条件和环境没有改变,电影渡过难关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电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我们最坚强的政治保证。从经济环境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电影产业迅速恢复提升具有坚实基础。从电影自身看,我国银幕数全球第一、票房全球第二、产量全球前三,电影产业根基雄厚。从国际历史经验看,电影具有独特的光影体验和社交属性,“口红效应”突出,有明显的逆经济周期特征。中国电影仍然处在黄金发展期,投资不会离场,人才不会离场,观众不会离场。
王晓晖强调,要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推动电影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要采取更多新招实招管用的招,为全面复工复产做好准备。要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把短期纾困和长远发展有机结合,尽快出台财税政策的落地细则,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用好金融服务,与有关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合作,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担保和保险机构加强融资担保支持。对电影院要给予特殊扶持政策,积极协调出租方减免租金,推动电影专项资金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各地购买发放电影票券。
王晓晖强调,要坚持“内容为王”,进一步激发创作生产活力。要着力保障重点影片的创作生产,做好重点选题规划,鼓励优秀制作团队、创作人才强强联合,不断推出优秀影片。要抓好全面小康题材影片,加紧推进建党100周年重点影片。要统筹抓好抗疫题材影片创作,把握好格调、掌控好基调、保证好质量,多弘扬正能量。要推动题材类型多样化,鼓励现实题材、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要加大电影艺术和技术创新,营造现代时尚的观影体验。要稳定人才队伍,加强培养培训。
王晓晖强调,要进一步深化电影产业改革,着力支持电影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国有电影企业健全双效统一的体制机制,扶持民营电影企业健康发展。要探索院线重组做大做强的有效方式,鼓励跨地区兼并重组,继续稳步推进人民院线、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点播影院发展,推动影院提高经营能力,迎接好复业后的补偿性观影消费。要维护院线电影“窗口期”规则,坚守契约精神、强化诚信意识。统筹好线上供给,同时加强对院线电影网络播出和网络电影发展的通盘规划,积极利用互联网推动电影发展。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世界故事,创新电影国际交流,鼓励加大中国电影海外院线发行,持续稳步推进中国电影走出去。
中宣部电影局和直属电影企事业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和有关电影行业组织、部分在京电影企业的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分管电影工作的负责同志和有关电影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