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深电影人,导演宁敬武表示,中国电影人需要拍摄出更加饱含思考和生活体验的电影作品提供给观众。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升级换代,是市场倒逼,也是发展的需要。他还呼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为优秀的中小影片提供更多回收成本的渠道及展示自己的机会。
电影人要创作出更有深度的作品
在宁敬武看来,相比过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观众进到影院会多一份谨慎,因此观众更会挑选那些值得进影院观看的优秀作品。“未来对电影创作者的要求和挑战会更大。”
宁敬武告诉记者,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警匪片、武侠片、青春片等诸多题材类型的影片都曾在某一段时间内在市场中流行过,这也使得部分电影人或多或少去“跟风”、“追热点”。不过,他认为那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未来,已经不能简单地想市场需要什么题材,或者是流行什么类型。市场的不断扩大,足以容下不同类型题材的影片,而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更深度创作和表达的电影作品。”宁敬武举例说,电影《罗马》是一部小众题材的影片,是一部作者电影,但其风格化的表达,同样得到很多观众的认可。“由此可见,未来观众需要能深度消费的电影,创作者需要提供饱含思考和生活体验的电影作品回馈给市场。”
作为创作者,宁敬武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中国电影市场来到了一个更深层、更内敛的时代。每一名电影创作者都需要在自己的垂直领域更加细分和专业。
“电影人要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去创作。”他举例说,徐皓峰对武侠片有着自己的研究和见解,“他对武侠电影有着专家式的发言权,因此在武侠电影范畴,徐皓峰是不可替代的。未来,电影人要对某一类题材进行持续、深度的研究,从而转化成艺术性更高的作品。”
宁敬武把这种升级换代比作中国电影人的“重生”,比作“和过去的自己告别”。他认为这既是市场的倒逼,也符合未来和艺术需要。
“过去我们的工作机会比较多,创作节奏自然会更快,作品也就难免更粗放。未来电影人只有让作品完成度更高,才有可能获得市场接受和观众好评。”
呼吁建立更多中小成本影片的展示渠道
“像分线发行、票价问题、影院和制片方分成比例问题、影院成本过高等等问题,这些都是中国电影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宁敬武认为,未来如果这些问题能够一点点解决,中国电影产业的结构会更加健康合理,这也是在为创作松绑。
作为导演,宁敬武特别呼吁未来能够为中小成本的影片建立更多的平台。在他看来,一部电影进入城市院线是有较高门槛的,想要迈过这道门槛,对于不少青年导演、青年制片人来说仍比较困难。
“现阶段,除了院线这个渠道,中国电影还缺乏一些开放透明的其它发行渠道,一些对导演制片人更有利的平台。”宁敬武说,虽然现在也有网络平台、有付费机制,但网络平台更倾向于网络自制剧、综艺等节目。而电影频道又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平台,对于一些更个性化的中小影片,并不太适合。
在他看来,缺少给中小影片更多收回成本、展示自己的渠道,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短板。他呼吁借着这次疫情,能够思考探索建立一些平台。“例如一部小成本的艺术电影,在艺术院线或者城市院线放映一段时间后,能够进入更多其它的渠道,可以帮助他们有更多回收成本的渠道,这样能够激发更多的生产力。有了更多可以制作小成本电影的电影人,其中就会出现一些未来能够驾驭大制作的创作人。”
作品质量到位了,自然就“走出去”了
对于中国电影迈向国际市场的问题,宁敬武认为“走出去”是结果,而因在于作品质量。身为创作者的一份子,他表示现阶段“走不出去”是因为中国电影还缺乏可深度消费的内容。他告诉记者,世界各地观众的文化不同,但情感是共通的。北美市场观众也喜欢看《三傻大闹宝莱坞》,如果作品足够好,海外片商自然会购买影片的海外发行权。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遇到的种种困难,大多是因为作品力量不够大。
在宁敬武看来,过去很多中国电影人总是想拍摄大事件、大动作的作品,过于追求题材的宏大。“在海外市场中,一个家庭的情感问题就足以构成一部电影的选题。父子沟通、两代人的情感问题一样是可拍摄的题材。”他同时提到这也和观众心态有关。“市场浮躁的时候,创作者难免会寻找一些更猎奇的题材作品去拍摄。未来中国观众要看的是深度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片,解决了创作深度问题,‘走出去’就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