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颇具电影质感的网剧《十日游戏》在爱奇艺迷雾剧场上线,该剧精良的制作、多线叙事的手法以及一个又一个的悬念与反转,都为观众带来了看电影般的“爽感”。这部剧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绑架游戏》,在国内所有改编自东野圭吾小说的影视作品中,《十日游戏》几乎是口碑评价最高的一部。更有评论称《十日游戏》揭开了国产悬疑剧的新方向。
在《十日游戏》收官之后,本报采访了这部高口碑悬疑剧的总编剧王沐(编剧代表影片《少女哪吒》和《灰烬重生》),他从IP改编与落地、国内悬疑类影视的创作趋势、影视创作者的自我成长三个角度,还原了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诞生历程,也勾勒出一位具有作者意识和自我表达的创作者在行业中的成长路径。
保留核心情节,
本土化落地先要做到真实
《绑架游戏》作为东野圭吾早期的经典小说,改编压力和改编难度可想而知,从日本小说到国产剧集,王沐需要跨越中日文化差异、小说与影视之间媒介差异的双重门槛,一不小心就可能“费力不讨好”。但这一次,在经典IP改编的路上,王沐在摸索中找到了那把钥匙,“我最大的体会和经验是要放手去做,不要被原著束缚住。”
小说《绑架游戏》的电影版剧本和网剧剧本都由王沐操刀,“最初通过韩延导演的引荐,制片人杨一柳找我写这个小说的电影剧本,在写的过程中,又拿下了剧集的开发权,于是我同步开始做这个戏的剧版编剧。”王沐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来龙去脉。整个创作过程中,王沐带领团队一遍遍读原著、捋清改编思路。最终,当第一稿大纲和剧本放在东野圭吾手上时,“他要制片人向我们转达,这是他认为改编的最好的一个版本。”王沐回忆起东野圭吾对剧本的评价,心中颇为感慨,“对于原著作者东野圭吾来说,改编并非一字不动,他从剧本中看到‘原来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会是这样的’,反而感到很惊喜。”
在《十日游戏》中,王沐保留了原著“假绑架”的核心情节,对人物性格和故事基调做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原著中“全员恶人”的设定让整个故事充满暗黑压抑的底色,但在王沐手中,这个故事具有了人性的暖意和温度,每个人物都在其中寻找到最终的救赎。“小说跟影视完全不一样,小说可以极尽暗黑、极尽丧,因为它不直接呈现画面,它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但影视是一种更大众化的媒介,影视的呈现会更被主流价值观左右。”正是从这种清晰的认知出发,王沐找到了从东野圭吾的原著小说到国产影视剧之间的改编关窍——“落地”与“真实”。“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留住小说中的反转与变化,男女主人公之间情感关系的变化是非常核心、非常动人的地方。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人物、这个故事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价值语境中变得更加真实可信。”王沐说。
悬疑的未来趋势是指向人心与人性
《十日游戏》是王沐作为总编剧的第一部剧集作品,第一部剧集能与导演臧溪川及五元文化的团队合作,让王沐感到非常荣幸。此前,王沐一直专注于电影创作,先后与李霄峰导演合作了《少女哪吒》、《灰烬重生》(又名《追·踪》)等影片,获得过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编剧提名。在2019年平遥电影节上,王沐的导演处女作项目《温柔壳》获得了创投单元创意大奖;在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温柔壳》斩获创投单元三亚关注大奖。
从《少女哪吒》、《灰烬重生》到《温柔壳》,王沐在具有作者表达、文艺气质的大银幕作品中一步一个脚印,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气质。从人物入手、注重人物内心情感是王沐一直以来的创作强项。这一次,剧版《十日游戏》的创作中,王沐在悬疑的外壳下,将人物的刻画做到了极致。“制片人找我来做这部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重我此前的文艺电影创作经验,他们希望能够做出一部不一样的悬疑剧。我要在这个类型框架下发挥我的特长,把所有人物做实、做好,做成能够打动观众的、真实可感的中国人,”王沐说。
正是这种看重人物、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创作思路,让观众对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印象深刻。“把人物做实只是让故事‘源于生活’的第一步,人物身上‘高出生活’的那部分则需要有扎实的人物前史做支撑。”在“人物前史”的挖掘中,王沐与团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包括这些人的性格、原生家庭、成长经历等,每一个部分其实都已经做得很实,”不仅如此,在拍摄阶段,王沐甚至会与导演共同规划戏中的人物的生活场景,为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呈现提供更多细节。
只有走进人物内心,把他们面临的困境与挣扎剖开,观众才能够对人物产生同情与共鸣,进而相信整个故事。
在王沐看来,悬疑只是一种叙事的办法,在当前市场上,指向情节张力和视觉冲击的“硬悬疑”类影视作品已经走到了极致,未来,指向人物情感和内心的悬疑作品将为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十日游戏》是以爱情关系的变化来作为悬疑中比较重要的元素。当前爱奇艺迷雾剧场第二部热播剧集《隐秘的角落》则是以亲情关系、友情关系等来架构悬疑故事的作品,在人物关系的发展和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上充满张力,剧情的紧张感恰是来源于此,我也非常喜欢。还有公司正在做带有科幻色彩的悬疑剧,可以说,在悬疑的类型框架下,大家都在探索更多可能。”王沐认为,“未来我们可以往人物内心、人性关系里去探求一些悬疑表达,并结合一些其他类型,比如爱情、婚姻、亲情等不同元素去做融合。”
电影版继续寻找作品与现实之间的情感连接
从入行开始,王沐就保持着高度的创作敏感性,“我觉得自己算是比较幸运的,有很多新编剧一开始就完全按照市场需求去接项目,忽略了真实情感的投射。”王沐谦虚地将自己入行以来的经历归结于幸运地遇到了导演李霄峰、韩延、臧溪川等出色的创作者。当然,在影视行业里,每一次崭露头角的幸运都有千万倍的付出做基础。
对于王沐来说,每一个剧本的背后都有着上百部小说、几百部同类影视作品的积累作支撑。认清套路,再去反套路;认清类型,再去反类型,这是王沐作品呈现出的品质与追求。《少女哪吒》中,他在青春片的框架下书写少女内心情绪的细微变化;《灰烬重生》里,他在悬疑中找到十年时代变迁的脉搏;在《十日游戏》里,他将人心与人性抽丝剥茧,将国外IP换上了彻底的本土色彩。无论是做电影还是做网剧,无论是做编剧还是做导演,王沐始终忠于内心、忠于创作,“创作者需要受制于环境,但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很难写出一部好作品。”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社会的变化为很多事情提供了重新探讨的可能性。创作者需要寻找的是一个真实的变化,而不是存在于想象空间的变化。”王沐认为每个创作者都要寻找到一条走近社会现实、发现社会变化的途径。对于王沐来说,最有效的途径是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空间中,“最开始做《十日游戏》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先去了趟杭州,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适合在杭州这样的一个城市里面展开,它们有着共同的气质。在杭州的那段时间,我白天在老城区跟人聊天、吃小吃、爬山,晚上回酒店写剧本大纲,差不多一周写完了一稿的大纲。我白天走过的地方、看到的人物都让我写的东西显得更真实、更具象。”
最终,《十日游戏》的拍摄地放在了武汉,那座城市的热烈与喧闹赋予了故事更强烈浓郁的生活气息,王沐也再次根据这座城市的气质对剧本进行了一些调整,让剧作与影像充分融合。除了网剧版《十日游戏》,王沐与制片人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电影版的开发工作。在剧集改编成功打响第一枪之后,相信电影版《十日游戏》也很快将与观众见面。
在现实与创作之间,让自己永远保持浓厚的兴趣、充沛的情感是一位优秀创作者的力量源泉。王沐从编剧转型导演的首部作品《温柔壳》已经准备了两年,预计今年年内将会正式开机。王沐坦言首次执导影片的压力,“身份的转换会让我跳出原有的编剧视角去看待整个项目,要考虑的问题更多、肩负的责任也更大了。”面对这些压力,王沐自有一套应对方法,“多读书、深入思考、为自己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在相对合理的环境中进行创作。”而这,也是王沐送给所有新手创作者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