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6月初,在北京又发生了局部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情况确实从客观上让中国电影产业的复产复工,尤其是电影院的重新开业不得不暂时放慢些脚步。即便如此,每一位中国电影人都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就此丧失信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电影工作高度重视,这是我们最坚强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仍然关心关怀电影发展,今年4月份在杭州调研时专门就电影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强调对电影要给予支持,要研究扶持政策。
电影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尽管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但“投资不会离场,人才不会离场,观众也不会离场”。
就政策层面而言,从十七年前开启的电影产业化改革,到《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再到全国电影工作划归中宣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改革发展举措等都为中国电影产业不断明确方向、夯实基础、注入活力、提振信心。
从产业层面看,中国电影产业从2003年不足10亿的全年票房收入,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来到近643亿元。同时,全国现有院线影院12000多家,全国银幕总数达到7万多块,稳居世界首位,数字化水平全球领先。
在创作方面,电影《战狼2》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单片累计票房均超过50亿元;《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美人鱼》、《我和我的祖国》和《我不是药神》单片累计票房超过30亿元。《夺冠》、《紧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急先锋》、《熊出没·狂野大陆》、《封神》、《749》、《寒战3》等一批优秀国产电影正整装待发。
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产业化以来,培养了吴京、宁浩、郭帆、徐峥、陈思诚、韩延、忻钰坤、饺子、田晓鹏、文牧野、薛晓路、饶晓志、曾国祥、路阳等一大批导演新力量,他们正用年轻一代电影人的视野和观念做出全新的表达,为中国电影注入了很多新的题材类型和艺术元素。
在观众方面,猫眼电影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好转,近九成观众期待回到影院,人们对于影院观影的安全感和消费信心与日俱增。而产业化以来培养的年近20亿人次的全球最庞大的观众群体,无疑是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坚强依靠。
(详见第2-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