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2020年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中国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强大精神支撑。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所谓“中国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020年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强大精神支撑。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电影创作轨迹,优秀的电影作品始终与“中国精神”一路同行,用电影的语言艺术诠释了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精神。
电影中的民族精神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70年的中国电影也是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在大银幕上的纵情抒写和表达,借助革命历史题材、领袖题材、英模题材等丰富多元的创作题材和类型,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十七年电影”被认为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第一个高峰,“长影”集体、“北影”集体、“上影”集体、“八一厂”等创作集体全面集结,多题材、多类型的创作集中涌现,以产业工人、农民、革命战士为代表的“工农兵”形象成为大银幕上的主角。中华民族在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在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光荣的革命文化。《白毛女》(1950)、《南征北战》(1952)、《渡江侦察记》(1954)、《平原游击队》(1955)、《董存瑞》(1955)、《上甘岭》(1956)、《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林则徐》(1959)《聂耳》(1959) 《战火中的青春》(1959)《青春之歌》(1959)、《红色娘子军》(1961)、《甲午风云》(1962)、《小兵张嘎》(1963)、《英雄儿女》(1964)、《烈火中永生》(1965)等影片充分诠释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其中,《白毛女》以其强烈的感染力赢得了数以亿计的观众的认可;《董存瑞》克服了以往同类题材概念化和公式化的创作倾向,塑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革命战士形象;《平原游击队》延续了长影军事惊险片的创作传统;《南征北战》是我国第一部富于史诗特点的战争影片;《小兵张嘎》成为中国儿童片史上的经典作品,也代表着这一阶段电影创作水平趋于成熟的标志。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守正创新 通变集成——新中国电影70年的历史与美学》中提出,“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在秉持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旗帜,以虽不完备却很鲜明的艺术风格打磨并浇筑了那个时代的英雄神话,这种影响力穿越银幕内外,激活了一代人的英雄情结,更成为数代人无法磨灭的红色记忆。”
战争电影是记录共和国历史,彰显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的重要类型。20世纪80年代的战争题材影片跳出了既往以革命战争为主的单一模式,呈现革命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人物传记片并行发展的势头,前者以《南昌起义》(1981) 、《西安事变》(1981)、《血战台儿庄》(1986)、《七七事变》(1995)等影片为代表,后者包括汤晓丹导演的《廖仲恺》、丁荫楠导演的《孙中山》(1986)等。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丁荫楠导演的《孙中山》集中体现了第四代导演的影像风格和诗化历史的创作特色,特别是片中旁白的使用,为历史传记片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南昌起义》的创作者在重大历史抉择关头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闪光点和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对一些革命领袖形象的塑造,真实可信、清新脱俗,是中国战争电影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当代电影》杂志社长、主编皇甫宜川在《中国战争电影史》中充分肯定了《南昌起义》在中国战争片创作中的地位,并将中国战争片的发展归纳为四次高潮: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的“怒吼式”战争片;十七年电影中的“讴歌式”战争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反思式”战争片,以及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娱乐式”战争片。
1987年初召开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电影发展方向。1987年4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4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立。此后,该小组正式更名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在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开国大典》(1989)、《百色起义》(1989)、《焦裕禄》(1990)、《周恩来》(1991)、《开天辟地》(1991)等多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应运而生。之后,又陆续涌现出《大决战》(1991-1992)、《蒋筑英》(1992)、《重庆谈判》(1994)、《七七事变》(1995)、《大转折》(1996)、《大进军——解放大西北》(1996)、《孔繁森》(1996)、《长征》(1997)、《鸦片战争》(1997)、《大战宁沪杭》(1999)、《横空出世》(1999)、《国歌》(1999)、《我的1919》(1999)等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电影。
进入新世纪,随着电影市场化、产业化不断深入和多元投资主体的进入,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大银幕表达呈现更加多元化的态势,《太行山上》(2005)、《集结号》(2007)、《我的法兰西岁月》(2004)、《东京审判》(2006)、《八月一日》(2007)、《建国大业》(2009)、《可爱的中国》(2009)、《沂蒙六姐妹》(2009)、《建党伟业》(2011)、《 辛亥革命》(2011)、《 忠诚与背叛》(2012) 《 听风者》(2012)、 《建军大业》(2017)等影片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丰富了革命历史题材、伟人传记题材创作,进一步弘扬了中国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电影界推出《建国大业》等一批精品力作,开创了明星演绎历史名人的创新制作模式,实现了新世纪以来主旋律影片市场化的最有效探索,直接带动了《建军大业》、《建党伟业》等影片的创作生产。2019年,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献礼影片集中推出,这些影片通过对明星制、类型元素、百姓叙事的综合运用,完成了从主旋律影片向新主流电影的创作升级,在弘扬中国精神的同时,实现了献礼片和普通观众的互联互通。
中华民族向来有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敢于斗争。这种精神,同样表现在动画片、奇幻片等类型和片种,如近年来在市场和口碑两方面取得广泛影响力的《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降魔篇》、《 西游伏妖篇》、《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之女儿国》、《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这些作品,大都在中国传统经典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发掘,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2019年市场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就从“哪吒”的经典角色设定和当下主流观众的生活体验寻找共鸣点,提炼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情感主题,表达了角色对命运的不屈与反抗。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在谈及影片时曾表示,“让哪吒以一个现代化的人格出现在传统美学的大氛围中,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森严的礼教等级观念,但却恰恰展示出了现代青年人对于秩序的反叛,让影片更容易被青年人认可和接受。”
(下转第8版)
◎链接·中国精神的电影化呈现
“井冈山精神”
代表作品:《井冈山》
导演:李新
编剧:曹硕龙/刘仁得
主演:王震/王之夏/张辛元/洪涛/许建国
类型:剧情
上映日期:1993
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电影作品,再现了秋收起义到1928年4月28日井冈山胜利会师的历史画卷。
“长征精神”
代表作品:《我的长征》
导演:翟俊杰/王珈/杨军
编剧:陆柱国
主演:钟秋/王嘉/王心刚/王伍福/王霙
类型:剧情/战争
上映日期:2006-10-18
片长:95分钟
十五岁少年王瑞(钟秋 饰)全家四口跟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湘江战役时,父亲被炮火击中,临终前嘱咐儿子:跟着走。遵义会议后,担任警卫的王瑞目睹了毛泽东、贺子珍(赵琳 饰)夫妇为革命大局丢掉刚出生的女儿,他更加坚定了自已的战斗意志,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红军取得了娄山关战役的胜利。通过凉山地区时,竹妹子(王嘉 饰)英勇牺牲,王瑞失去了第二个亲人。飞夺卢定桥战斗打响后,姐夫肖德昌(齐奎 饰)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大渡河中。在卢定桥头,毛泽东发出的感叹激励了王瑞一生……
“西柏坡精神”
代表作品:《走出西柏坡》
导演:李歇浦/梁山
编剧:任仲伦/汪天云等
主演:古月/郭法曾/孔祥玉/王伍福/王健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
上映日期:2001-06
片长:136分钟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前驻扎的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和各级作战参谋在这里研究战事,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从此,中国革命史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