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8版)
◎ 让动画回归到以电影本体为主位的创作模式
加强传统文化构成与主流观众的相关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从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题材开掘层面看,除了传统文化题材的展现外,现实题材创作进行了诸多尝试。例如基于家庭现实题材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耳朵图图》、《小猪佩奇过大年》,表现了普通老百姓对美满家庭生活的追求;《昨日青空》展现了几位小城高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幸福与痛苦,蜕变与升华。
国产动画电影还逐渐拓展至“罗小黑”、“雪人奇缘”、“小猪佩奇”、“年兽”、“兔侠”等动画形象,也有对“阿凡提”、“黑猫警长”、“灰姑娘”等经典动漫人物的全新演绎,有《西柏坡》、《冲锋号》、《四渡赤水》、《少年毛泽东》等红色题材动画影片,更有《未来机器城》、《超蛙战士》科幻题材动画电影。
同时,国产动画电影在创作手法上也进行了创新与拓展,《大护法》保留了东方画风和意蕴,同时具有更加现代的情节设置和网络化的台词风格,是对国产成人动画的一次实践;《昆塔:反转星球》则对国产科幻动画进行了全新的尝试;而《玩偶奇兵》、《豆福传》、《阿唐奇遇》等作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摆脱了“纯低幼”的创作手法,希望将正能量传递给观众。
宋磊表示,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电影与观众相关性来源的差异。喜羊羊、熊出没、赛尔号,是靠电视动画或者游戏构成与观众的相关性,从而吸引观众来看,这个总体上天花板会比较低,受到作品原始媒体形态生命力的影响也比较大。大圣、哪吒和姜子牙,是靠经典名著这样的传统文化构成与观众的相关性,天花板会比较高,理论上看所有中国人都可能成为其受众,也不太会受到先验作品的影响。但他们的问题在于,影片都是讲神话中的人物,看个鲜、看个特效还可以,但说到底还是距离观众比较远。魔童再怎么降世对我们这个世界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代入感不会太强。
他建议,未来的国产动画还应该继续提升这种相关性的程度,也就是更多地描写今天这个世界、我们周围的人物的故事。这时可以把神话故事当做一个背景,而不是要描写的对象本身。
饶曙光认为,中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者需要尝试多元化、差异化的艺术创作,“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观影群体年轻化和电影院线城镇化的趋势当中,18-30岁的年轻观众和中小城市的观影群体正在成为支撑电影票房的新力量,但眼下,这批新的观影群体的观影需求和心理并未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关注的焦点。”
面对观众群体的结构化转型,饶曙光建议:“让动画回归到以电影本体为主位的创作模式,在创作中构建不同的文化认同感与价值聚合感,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的审美偏好,结合市场的灵活性与消费的多样性,突破既有主题的限制,尝试多元化、类型化的动画创作。”
◎ 数十部国产动画电影“蓄势待发”
有望冲击50亿元“天花板”
受疫情影响,目前电影行业尚未完全复工复产,影院还没有正式营业。但疫情期间,电影人的工作没有停歇,积攒了《中国女排》、《紧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封神》等300余部优秀影片。动画电影方面,原计划大年初一上映的《姜子牙》、《熊出没·狂野大陆》都将择期上映;《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的新片《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深海》有望在年内上映,《新封神:哪吒重生》已瞄准暑期档。续集作品《大护法2》、《最后的魁拔》、《贝肯熊2:金牌特工》、《小公主艾薇拉与神秘王国2》、《白蛇2》、《阿里巴巴与神灯》,以及《海底小纵队》、《许愿神龙》、《俑之城》、《直立象传说》、《奇妙王国之魔法传奇》、《山海经之小人国》、《木兰:横空出世》、《魔法学院》、《你好霸王龙》、《东方神娃之神魔对决》、《黑脸大包公之西夏风云》、《星游记之冲出地球》、《红松鼠米高》、《星际侠探》、《呆瓜兄弟》等国产动画电影都已“蓄势待发”。《心灵奇旅》、《刺猬索尼克》、《丁丁历险记2:太阳的囚徒》、《海兽之子》、《精灵宝可梦:超梦的逆袭·进化》等进口动画也有望与观众见面。
宋磊表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直接的影响,一来政策可能对排座条件会有所要求,二来观众可能对线下观影仍有所忌惮,因此票房短期内产生爆发可能不现实。这个时期,他认为不利于那些希望获得5亿元以上票房的动画电影取得好成绩,一些中小投资的影片如果利用好可能会有不错的结果。
当然中长期看,中国的动画电影市场依然在持续扩大,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真人电影还是“哪吒”50亿元的动画电影票房纪录都可能被打破。
宋磊表示,同时我们也要格外关注线上市场这个新市场,网络电影的发展会非常快,中国的网络电影市场很可能迅速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动画电影在其中也会有不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