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
业界认为,“科幻十条”的出台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指导,解决了科幻电影这个类型发展的诸多迫切需求,对于科幻电影创作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科幻电影的发展也可以反过来促进电影工业体系的布局,使其进一步完善、进一步细化,为一些关键环节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助推器”
《若干意见》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科幻电影发展正确方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培根铸魂、彰显中国价值、传承中华美学,植根当代中国创新创造,把握科技前沿、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努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中国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表示,这一政策的推出,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不仅覆盖了电影的内容创作、拍摄制作、放映及票务等直接领域,更延伸至人员安全保障、技术标准建立、保险金融服务、产业环境支持等多个相关领域。
让郭帆最激动的是,他看到了对科幻领域人才的支持和培养,以及用科幻来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教育。《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强科幻电影人才培养,推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等,向科幻电影人才倾斜。“这其实是我们做科幻电影的初心所在。”郭帆说。
《流浪地球》编剧、制片人龚格尔表示,这次有好几位科幻迷第一时间就给他截图发了过来,心里很激动。大家心情都一样,对科幻电影更期待了。“喜欢看电影的人更期待好作品,我们这些科幻创作者更加期待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大展身手。”他说。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科幻十条”的出台对于科幻电影创作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导向的作用。接下来还需要一系列具体政策的落实、落地,才能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
《若干意见》还要求,要加大对科幻电影剧本的培育力度,鼓励扶持原创,促进科幻文学、动漫、游戏等资源转化,丰富科幻电影内容创新源头,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可持续的科幻电影剧本供给体系。
饶曙光认为,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习惯于看过去、看眼前,不习惯于看未来,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幻电影的发展。近年来,科幻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领先于科幻电影的发展。他表示,科幻文学为科幻电影提供了故事和文学基础,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影工业体系,才能保证科幻电影的制作能力与文学想象力相匹配。
解决了科幻电影发展的诸多迫切需求
《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促进科幻电影发展联系机制,由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牵头,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文联等单位有关部门参加,联系机制日常办事机构设在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办公室。
同时,将建立科幻电影科学顾问库,吸纳专家院士和科技工作者参加,为科幻电影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支持等科学顾问服务。
龚格尔介绍,之前《流浪地球》刚上映时,科协的老师们就跟我们一直开会研讨,他们对我们的问题和痛点很清晰。以前在写剧本和做设计时,并不太清楚该去哪里找哪些老师来做指导。而科研工作者也不太有把握,这些科幻创作者是否能尊重基本科学准则。
“我想有科协等机构的支持,我们可以跨领域的建立互信。这一点一定会对影片有更好的支持作用。”龚格尔说。
经过近20年的电影产业化发展和改革,中国电影产业在其他方面都突飞猛进,但是科幻电影一直是弱项和短板,其问题就在于,我们缺少科学这方面的素养,缺少这样一批的创作人才,以及缺少对于科幻电影这个集中打造的这样一个土壤和环境。
业界认为,“科幻十条”贯穿于整个科幻电影,从剧本创作、制作,再到发行、放映等各方面全过程,另外它不仅是电影方面的事情,还结合科技、财政、金融、税收、保险以及海关等等电影之外的各方面,为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土壤和环境。
郭帆表示,明显感受到这次政策制定非常的专业,解决了科幻电影这个类型发展的诸多迫切需求。这离不开科协等机构大量扎实的调查研究。“包括我在内的诸多科幻电影创作者,一定会受益匪浅。我期待中国科幻电影可以在这片肥沃土壤中自力更生、茁壮成长,为观众带来更好的科幻电影。”
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
此次发布的《若干意见》,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均有覆盖,并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龚格尔表示,在这次的政策中,我看到了对整个科幻类型的上下游支持,以及比产业链更宏大的全局关注。通过科幻类型电影的工业化摸索,不仅科幻这个类型受益,整个影视产业的资源库也能得到丰富,其实这很迫切。以前一说科幻电影,真正有影响力的还是好莱坞占大多数。因为好莱坞有最好的技术,制造最不可思议的视觉奇观,现在我们也要大步追赶,因为中国观众值得拥有自己的文化想象力产品。
郭帆表示,电影的诞生本身就是源自于技术突破,从会动的洋片到飞驰的火车,直到现在3D的璀璨星空,技术一直是电影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可以说,想要讲述最新、最有吸引力的故事,就一定要在试听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才可能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想象力需求。建立高工业规格影片,可以让创作者更加无拘无束的创作,为观众带来更前所未见的试听感受。
“我期待我们可以用最吸引人的表现手法,来讲述我们对这个宇宙的理解和思索,与更多人一起产生共鸣。”郭帆说。
饶曙光表示,科幻电影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想象力,更取决于制作能力,取决于电影工业体系是否能够支撑科幻电影的制作。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对这一类型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同时,科幻电影的发展也可以反过来促进电影工业体系的布局,使其进一步完善、进一步细化,为一些关键环节提供人才支撑。
饶曙光说,科幻电影的发展还有赖于整个社会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的接受程度,需要进一步培养人们的科幻意识,培养人们向前看的意识,鼓励人们能够超越现实生活,考虑人类未来的发展,这也属于科学文化的培养。
据统计,《流浪地球》上映后,当年立项的科幻题材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近300部,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的小说成为创作者追求的目标。影院复工之后,最先在影院产生票房号召力的,也是《星际穿越》等科幻类影片。饶曙光建议,科幻电影的创作和制作不能搞“大跃进”,不能“一窝蜂”,需要长期进行项目的孕育,储存一个、推荐一个,争取有更多成功的科幻电影项目推动电影市场发展,完善电影工业体系,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思维方式的有效转变,让更多人乐于接受面向未来的科幻电影。
业界认为,科幻电影要回到所有的影片本身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就是塑造好人物、讲好故事,最好是能够讲一些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方面意识的故事,在这方面,《流浪地球》其实已经给我们塑造了很好的一个标杆。
据悉,《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已经正式立项,重映版《流浪地球》有望增加新的内容,且不单纯是加片尾花絮和旧素材的增补,还将有新创作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