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左)和奥利弗·斯通
“不想当作家的导演不是好出租车司机”,这句话用来形容当代好莱坞最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导演之一的奥利弗·斯通或许恰到好处,这位美国导演早年求学于纽约大学电影系时曾经干过开出租车的营生,但是影迷更熟悉的则是他暴力张扬的影像风格与对战争题材、政治电影的深刻把握。有人说斯通的电影拍出了当代美国人的历史,有人说他徘徊于纪录片与光影炫技之间的影像风格过于错综复杂,有人说他的政治观点与创作倾向充满了对政府权力机构的不屑与反抗。从早年的《萨尔瓦多》、《刺杀肯尼迪》到近十年推出的《小布什传》和《斯诺登》,我们看到他敢于挑战高难度敏感题材的勇气胆识;而《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和《世贸大厦》则让观众看到斯通对美国历史、美国人以及美国政府关于身份和权利的反思,如果用衡量欧洲导演的标尺来看,斯通的作品不乏美国式的人文关怀与深刻批判,愤世嫉俗与不屑一顾的暴烈气质在诸如《天生杀人狂》等作品中一览无遗。与此同时,作为一位典型的自由派创作者,他对好莱坞粉饰太平的影片风格嗤之以鼻,始终没有停止对不同社会形态与思想冲突的比较与探寻,创作足迹从越南、菲律宾到古巴、墨西哥,包括近年来在俄罗斯进行的纪录片拍摄,我们看到了一个似乎越来越激进的奥利弗·斯通。
近一个月以来,伴随新书《追光》(Chasing the Light)问世,媒体焦点再次聚焦到这位年逾七十的好莱坞影人,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记者代表们纷纷向他发问,毕竟在探讨和批判战争、暴力以及美国政府方面,斯通称得上是一位“老资格”。结合今年以来美国在疫情与选情局势的双重围剿下暴露出的诸多社会冲突与问题,我们更想听听这位从不盲从的激进导演的心声,通过对话回味他的经典作品,发掘从《野战排》、《萨尔瓦多》、《华尔街》到《斯诺登》等作品中蕴含的时代诠释力,今昔对比,展望未来。于是这场由众多外国记者与斯通线上进行的圆桌会议显得别开生面。本文内容皆来自斯通的线上访谈,在记者们精准而犀利的提问中,斯通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自早年以来创作的心路历程、逸闻趣事、政治观点与社会观察等内容。
出生于“婴儿潮”的奥利弗·斯通经历并见证了二战后美国的强大崛起和波涛汹涌的社会思潮,度过了追求自由解放与个人主义情怀的青春期。《追光》是斯通于今年发行的个人自传,刚一推出就收获了众多好评,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不满20岁的斯通就创作了第一部回忆录小说《一个孩子的夜之梦》,按照他的说法,后者是他自小培养起来的写作成果,记录了一位文学青年的每日点滴。那是一个激荡的时代,家境优渥的斯通怀着愤世嫉俗的叛逆心理从耶鲁大学辍学,受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的影响,他只身前往越南,在西贡教授英语,这里成为斯通创作生涯的起点,也是他绕不开的命运转折,短暂的教学经历之后他回到国内,怀揣作家梦想的斯通处处碰壁,于是1967年,刚满21岁之际,斯通毅然决然地应征入伍重返越南,战争的腥风血雨对斯通的创作思想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他质疑战争、控诉战争的反战思想一以贯之。斯通在书中用将近一半的篇幅回顾了自己早年的人生经历与创作生涯,越战经历为他关于人生这个话题划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不停思考这场战争究竟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他为拍摄《野战排》和《生于七月四日》,带着创作团队深入菲律宾的热带丛林,既是创作,也是求索;他扛着摄影机来到中美洲拍摄《萨尔瓦多》,探索的也是同一个问题,政治权力为个人命运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与影响。
从斯通的自传和访谈不难发现,越战的腥风血雨洗礼与七十年代的剧本创作锤炼为斯通在八十年代取得的电影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野战排》诞生之前,他已经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编剧,《午夜快车》、《疤面煞星》等片即由他执笔。而1986年的《野战排》一片则充分让观众见识到奥利弗·斯通的导演实力。这部越战题材的反战影片出自斯通这位越战老兵之手,以前所未有的真实感洞穿了美国人的心灵,残酷暴力的影像之下是导演对政治权力操控个人命运的控诉和反抗,质疑战争与暴力的合理性。从思想性看,80年代里根时期的好莱坞电影如今饱受诟病,比如同为越战题材的《第一滴血》,其背后是保守主义与右翼政府权力机构的支持与褒扬。而斯通则是一位敢于揭开美国伤疤的抗议者,以一种强硬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政治、社会乃至世界的关切。这一创作核心议题贯穿与他的诸多作品之中,难能可贵的是斯通对不同题材和环境保持的开放包容态度,他曾自言,自己的政治立场一开始很保守,但是去过很多不同国家之后,他开始持有不同立场,开始回归历史事实,而电影也更加激进了。这一点可以从他2016年推出的《斯诺登》一片看出来。
斯通坦言,2013年斯诺登事件爆出之后,自己处于一种如饥似渴的创作状态。以一人之力勇敢揭露美国政府监听内幕的真实人物事件与斯通长久以来的创作议题简直不谋而合。尽管这是一部美国阵容的电影,但是斯通从一开始就遭到好莱坞的排挤,没有美国公司敢投资此片。《斯诺登》实际上是一部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共同投资的合拍片,其取景地甚至不在美国,片中的所有美国外景实际上是在德国慕尼黑拍的。斯通似乎很有迎难而上的劲头,经此一役反而更加坚定了这种挑战敏感题材的勇气决心,他目前在俄罗斯进行的一系列纪录片拍摄或许是其下一个创作阶段的重点。
在探讨现如今纷乱复杂的美国政治局势时,斯通的政治题材影片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他曾经在《刺杀肯尼迪》和《小布什传》中先后以美国总统作为主题。媒体记者也关心并好奇,如果要拍一部关于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影片,斯通将会是绝佳导演人选。斯通本人对这样的问题表现得相当严谨。他自言,前有《小布什传》的创作经历,W·布什的故事线到2004年为止,但是对导演本人而言,小布什的总统历程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走入了一个由其父老布什布下的回环,因此对影片来说是可以画下句点的。但是眼下的特朗普的总统历程还没有看到终结和回环,而且作为一位自由派创作者,斯通认为特朗普本人远比演员更加虚实难辨,“要给一个自己还活在故事里的人拍故事实在太难办了。”
与美国选情紧密联系的另一个社会问题是美国疫情,针对各种甚嚣尘上的说法乃至谣言,记者们希望听到他的观点看法,毕竟在他的电影中不乏政府阴谋与权力操控的描述。论及此话题,斯通不改自己咄咄逼人的批判抨击态度,“要相信美国政府放出来的官方内容实在太难了”、“美国非常、非常、非常需要换一拨媒体”、“现在正是风暴来临的时刻”。
我们不难看出奥利弗·斯通是用一种开放态度正式世界范围内的种种问题趋势的,“美国人喜欢说西方世界秩序,但是这只惠及西方。这是要全世界适用的的法律和秩序,其中包括俄罗斯和中国……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把中国视作威胁的这种恐慌。”
(作者为华裔电影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