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青春》(1995)是法国导演马修·卡索维茨的第二部电影,获得第4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在各大电影网站评分较高,类型标签是剧情、犯罪。片中三个主角是犹太人文兹、阿拉伯人赛义德、非洲裔黑人休伯特。他们种族不同,但都是法国社会底层的年轻人。影片呈现了暴乱次日24小时内,三个伙伴在巴黎的游荡,去呈现和思考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的坠落。影片的故事性并不强,但实现了复杂而强烈的情绪表达。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果以此解读影片,其实是一个认知过程,认知剧中人物的情绪以及影片传达的情绪,还有观看的情绪(观赏影片本身也包含认知过程)。在心理学研究看来,认知是情绪形成的基础,情绪也会影响认知过程。这里借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斯(A.Ellis)的情绪ABC理论来解读本片。A是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主体对于这一诱发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Beliefs)。C是主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s)。该理论认为A只是诱发C的间接原因,而B才是导致C的直接原因。现实中很多不良情绪来自B的非理性观念,调节B,就可能改善情绪,所谓“境由心生”。
A.三个年轻人愤怒情绪的诱发性事件是非洲裔男孩阿布德尔被警察毒打入院。巴黎发生暴乱。影片开头以真实的新闻片交代了这一事件过程。三人与阿布德尔都是法国社会的底层人和少数族裔,对事件A感同身受。
C.影片的情绪反应,包括剧中人物的情绪反应,主调是愤怒。影片开始,赛义德一出场就与社区的几个居民展开了楼下楼上的对骂,显现了这个廉租社区里躁动不安的怒火。不过,影片法文名称的意思是“仇恨”。仇恨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情绪。心理学上的情绪可粗略描述为基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的目的、愿望和观点的一种内心体验。人和动物都有情绪,但涉及社会性需求的高级情绪,是人所特有的,有时被成为情感。本片编导所强调的仇恨,作为人类的高级情感,包含复杂的情绪成分,比如愤怒、恐惧和厌恶等,在影片中都有所呈现。除了情绪反应,C的行为后果在影片结局中是人物命运的巨大改变:一直想杀警察的文兹却突然死在警察枪下,一直隐忍克制的休伯特被迫掏出枪,对准了警察的脑袋。而这正是编导想思考的,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坠落,下滑的过程与着陆的状态,这在片中化为一句惊艳了无数人的台词。
呈现持续24小时的愤怒情绪,影片的叙事和表达必然要细化上述A和C的内容。比如A的深层社会诱因、不同的个体情绪、时间线上具体的情绪刺激情景、整体情绪节奏等。对此,剧作精心布局,并隐于三人散漫的游荡和记录风格影像中。
第一,个体情绪特点与变化。文兹是三人中最愤怒的。他参加了街头骚乱,还私藏了一把枪(对这把枪的处置以及是否开枪杀人,成为驱动叙事的一条实线)。影片开始,他起床后对着镜子,来了一段自我表演,没有什么具体台词,但激荡着荷尔蒙的桀骜不驯、一腔怒气,似乎从光滑的镜面穿透而来。演员文森卡索这副青春的德性令人过目难忘。在24小时游荡中,文兹常常是那个主动挑起事端或者对刺激情景反应最强烈的那个,比如在医院主动激怒警察、在高级公寓里与史努比(赛义德的债主)拔枪对峙、抓住落单的警察信誓旦旦要开枪杀人、在华人超市对着不肯借钱的老人大呼小叫。
赛义德的愤怒情绪强度低于文兹,而且变化不大。只有在警局遭受警察羞辱和虐待时,他亢奋的情绪才一度低落。他积极而卑微地讨生活,不像文兹和休伯特那样有较多的内心反省和思考。而基于生理需求的情绪是他的“强项”,片中多次出现性话题的热聊,基本由赛义德发起。充斥着脏话和性趣味的言语和兴奋语调,正是他们的青春状态,也是愤怒情绪的宣泄。这些性话题的开启,基本缺乏具体的情绪刺激情景,说来就来,不过有青春荷尔蒙背书,来就来吧;而且在叙事上这些尬起热聊成为情节转换的润滑剂。
休伯特的情绪复杂度高于前二者。他上过学,当过海军,自己做生意,贩毒吸毒,承担养家重担,他的情绪调节能力强于两个伙伴。他在最后掏枪对准警察之前,情绪强度都低于两个伙伴。他的情绪包含愤怒,但更多是痛苦,是一种长期压力形成的“心境”(心理学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影片多次用近景或特写呈现休伯特沉默的样子,尤其是在家分割毒品和吸毒的细节,在MV式的艺术处理中,以迷醉化解痛苦的状态弥散着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休伯特和文兹的情绪状态形成鲜明的互补呼应。文兹在次日6点交出手枪前的情绪是“我反抗”,愤怒情绪是反抗的心理工具。而交出手枪时,有一点“我承受”的情绪转向,强度降低。休伯特的情绪变化正好倒过来。最后他在文兹被杀的刺激下,产生了鲜明的应激反应,他变成了“我反抗”。文兹持续24小时的情绪状态属于“激情”,是爆发式的、猛烈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而休伯特的最后变化则是“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的异常情况下产生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呼应变化,在影片最后爆发出令人震撼的情绪感染力,也会让观众产生“应激”情绪反应,并表现为心率、呼吸、血压等生理特征的变化,或者面部、姿态、言语上的各类心理学表情变化,比如目瞪口呆、言语唏嘘。
三人情绪的青春特征。除了前述的性话题处理,三人的情绪表情都带着这个年纪和身份的特征,比如连篇的脏话粗话,语速较快,音调激昂,一次理发被文兹和赛义德搞得像吵架一样,或者像二人RAP,但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对话方式,是他们的青春躁动模式。偷车后不会开车的情况让大家牛皮吹破、颜面扫地。真正拿枪对着警察脑袋时,文兹终究没有勇气和胆量开枪。这些反映了青春的幼稚和阶层的无力,情绪易冲动,而在激情情绪状态下,更易发生“意识狭窄现象”(心理学现象,即智商下线,行为失控)。
第二,时间线上的情绪变化与节奏。如果把电影的情绪处理看作“情绪渲染”,那么它与故事叙事相协调,有其结构和节奏。在本片中可以看到一般的心境唤起或者生理唤醒(即开始的暴乱新闻和赛义德的出场)、激情点拨、应激激发,形成情绪的多维度状态和感染力。
本片的情绪节奏与叙事节奏一样,在1小时处形成分水岭。这类影片创作容易陷入沉闷,本片前1小时的情绪主要通过设置情节细节或者说具体的情绪情景,在情绪维度上拆分、细化、呈现。
情绪强度上,前1小时基本维持了中低强度。比如在呈现暴乱第二天的各方反应,尤其是暴乱主要发起和参与方——底层少数族裔青年人的状态,挖掘事件A的深层社会诱因,呈现廉租社区少数族裔的家庭与生活状态,展示不同个体对暴乱的态度分歧(长辈与年轻人之间、三个伙伴之间等)等。情绪紧张度方面,设置了四处情景:三人第一次看枪、医院与警察冲突、阿布德尔哥哥开枪袭警后的警民冲突、文兹与史努比的持枪对峙。情绪快感主要由性话题、拳击话题、社区青年打碟骂警察、厕所聊天来实现。情绪复杂度有两个重要情景,休伯特在家吸毒和厕所聊天。
最后半小时是高潮与结局,情绪强度、紧张度、快感度明显增强,而且情绪起伏巨大。全片共有四处开枪,三处安排在最后半小时,且情绪强度远远高于第一次(即远景呈现阿布德尔的哥哥开枪袭警)。第二次开枪在1小时12分左右,文森亲眼看着黑人同伴开枪射杀了夜店的黑人门卫。镜头和剪辑的艺术化处理强化了文兹的震惊感。此后,三人因为没赶上回家的末班车,决定偷车。一个失意醉汉的加入让这个情节变得紧张中夹杂着幽默,情绪的快感前所未有,成为本片的精彩桥段。在看到阿布德尔死讯后,文兹举枪对着落单的警察时,在休伯特的激将下,情绪紧张度提升。最后的两声枪响是全片情绪的爆发。
电影的情绪渲染除了情绪刺激情景的设计,还要通过全部的视听艺术手段来完成。本片在这两方面都做得较好。整部影片在主体的记录式风格中融合了鲜明的艺术化处理手段。在视听语言上,影片的黑白色彩、摄影、剪辑尤为突出。画面效果有鲜明的对立感、逼迫感、展示性、隐喻性。比如以横移的长镜头、近景景别展示漠然的警察和冰冷警车。三人第一次看枪的第一个镜头,快速向前推进摄影机,文兹迅速转身,举枪对准观众。之后休伯特玩枪,以慢动作处理。这些镜头在黑白影调下加强了明暗对比,光线处理精致,虽然情景本身没有刺激强度,但影片渲染提升了观赏情绪的强度。影片大量使用近景和特写,常有逼迫之感。文兹看黑人在夜店开枪时,影片没有用常规的反打镜头,而是把文兹的面部表情(特写)与开枪场景(远景)并置在一个画面中,情景展示与情绪惊愕同步传达。影片还特别在意三人的身影、行为与巴黎城市的关系,多处画面以精巧的构图和光影来呈现浮华城市中的三个“浪荡仔”。
ABC理论中B是人对诱发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本片对B的呈现有点有面有深度,影片让休伯特和文森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争论,集中体现编导的反思。因为看法不同,个体情绪才发生差异。文兹认为阿布德尔快死了,能不暴动吗?但赛义德反驳说,不会为了一个小流氓去惹麻烦,所以他没有那么冲动。休伯特认为仇恨只能带来更大的仇恨,他不会轻易行动,但也尽量包容文兹的冲动。
在呈现主角三人以及周围很多人的看法和态度之外,影片在51分钟的地方设计了一段“厕所聊天”,是对B的深度挖掘。文兹和休伯特争论如何打破他们这种人的生存窘境,情绪相当激动。而厕所间里走出一位矮小的老人,面部沧桑、鼻子奇特,有点像奇幻片里的形象。他从容地给三个年轻仔讲了一个故事,他的朋友如何在开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因为顾及尊严和礼仪,在下车如厕时被冻死在草原上。影片借这由这个老人,讲出了人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社会逻辑,为了活着,有些人、有些时候不得不放下尊严。这种生命体验的外在情绪是愤怒,更是一种悲哀。老人讲述的态度,尤其是面部表情和语速语调,传递着他的情绪状态,是“愤怒的呵呵”。一个如此深刻而痛苦的探讨,激荡在如此“坦率”“浓郁”的场景中,传达出极为丰富的语义和情绪,幽默和反讽意味浓郁。以文学化语言可以表述为“愤怒飞溅屎尿屁”或者“愤怒不过是屎尿屁”。如果说三个年轻仔的24小时愤怒是“我反抗”,反种族歧视、反贫富鸿沟,争取基本人权,是对理想的追求;老人的故事则在讲“我承受”。这也可以解释文兹奶奶的态度,担心孙子参加暴乱,将来进不了天堂。而文兹妈妈埋头缝衣,根本无暇表示态度。虽然三个年轻仔没听懂老人的故事,但是观众实现了情绪认知。无论是“我反抗”还是“我承受”,在情绪适应功能上,都是人类情绪进化的结果,以完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文兹和休伯特在凌晨2点57分又谈起这个故事。在巴黎街头的寒夜里,扯淡般的闲聊却如灵魂拷问,而他们是“迷失在宇宙里的蚂蚁”。
弗洛伊德认为,情绪是“一个欲表露的源于本能的心理能量的释放过程”。所以情绪有动机功能,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更有力地激发机体反应。调节情绪时,除了认知调节,还可以适度宣泄。电影的创作和观赏都可以达到这些效果,丰富情感、提升情操、宣泄情绪,所以电影被称为工薪者的“心理诊所”、影迷的“精神乌托邦”、西方政客眼中的“奶头乐”。《怒火青春》的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愤怒情绪的表达;因为基于真实社会事件创作,它更是当时法国社会特定群体的情绪或者时代情绪的认知和反映。一个文明的社会应当洞察人们的情绪状态,从总体上进行关照并付诸行动,以适应人类群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