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展现民俗景观、记录民族特性
少数民族题材创作有着特殊意义
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中国影协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马维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海洲,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周安华,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中国电影艺术中心副研究员周夏,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龚旭东等专家学者与潇湘电影集团副总经理欧阳翀、导演韩万峰、编剧杨正兴等创作者围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展开讨论,交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经验,探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规律,强调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背景下讲好中国少数民族的故事,讲好中国少数民族“人”的故事。
李道新坦言:“我们需要表达自己,需要大量的文艺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来让后代记得我们曾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记得我们的故乡,留住我们的回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历史中,都能够感受到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责任感和巨大价值。”
侯光明在发言中谈到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特殊意义,他表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 “原生态”立足,或壮阔瑰丽的自然生态景观,或眼花缭乱的民族风俗风情,这些令人着迷的“原生态”现象则赋予民族最本真、最原始的状态,远离雕饰性、虚构性、功利性而自然存在,因此简略而纯美。
在马维干看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丰富多样,为解读少数民族族群记忆和族群情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影像文本,中国的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应该继续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聚焦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留、保护和传承。“讲好民族故事,特别是讲好某一个民族的故事,不仅是拍给本民族的人看,甚至不仅是拍给我们中国人看,所以要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用世界观众容易接受的故事架构,用便于表达的呈现方式去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民族故事。”马维干如是说。
坚持母语创作、低姿态关注边缘文化
“韩万峰现象”引专家热议
潇湘电影集团和韩万峰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珍视态度以及创作影片所体现出的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获得了与会专家的肯定。与会嘉宾把潇湘电影集团这种以中小成本为策略,以少数民族母语为主要语言创作,反映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现实思考的影片称为“中国少数民族母语电影”,把导演韩万峰的坚守称为“韩万峰现象”。
饶曙光对“韩万峰现象”进行了阐释:“韩万峰导演的这些电影,用本民族非专业演员和本民族语言完成电影对白,描写本民族社会生活与思想感情,不仅将独特的语言特征与思想情感、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也为一些面临语言消亡的少数民族保留下了准确的常用语标本,既体现了电影创作对原生态、真实性的美学追求,也展现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责任担当。”
周安华在发言中也提到,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增长迅速,获得很多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潇湘电影集团和导演韩万峰能够花时间、精力来致力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掘和梳理,去描述、记录当代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是非常可贵的。“在世界范围内,对边缘族群和边缘文化的表达都是电影在题材变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趋向,而潇湘电影集团的少数民族题材系列电影能够以平民现实主义的视角,来低姿态的关注少数民族族群,勾勒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生活变化的生动印记,实属难得。”
王海洲特意点出了在影片中选用少数民族母语对白的问题,“语言这个事情很重要,其中不仅牵扯到经济的问题,还牵扯到文化的问题,是一个民族成长、成立、自立的重要基础,往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展现本真的民族原生态生活,传达出少数民族质朴而美好的民族特性。”他表示,潇湘电影集团和韩万峰创作的系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选择民族母语进行对白,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更是一种保护。
周夏则对少数民族题材系列电影中的多个女性角色印象深刻,她表示,韩万峰导演的12部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很多都体现出了对女性在当下生活境遇中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的女性跟汉族其实是相通的,无论是彝族、羌族、侗族,她们所面对的抉择困惑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启示意义。”
重视人类学价值、进行类型化尝试
专家全面建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
专家们还结合具体影片和创作思路,分别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在情节、人物、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并提出建议。
赵卫防认为,在接下来的电影创作中可以把发挥少数民族特性作为一种创作元素,是对目前已经日渐饱和的创作类型元素进行丰富和创新。他还表示,要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在电影创作中的优势,利用少数民族元素等能够形成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构建独特的电影风格。
饶曙光认为,对少数民族电影及其价值评估应该有更高的站位,应该更全面地认知并且建构更加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不仅要重视少数民族电影的票房价值、市场价值,也要重视少数民族电影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更要重视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价值、人类学价值。他表示,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既要挖掘呈现民族文化,也要面向现代化,从而实现“民族文化叙事”与“共同体叙事”的平衡与统一,有效建构“共同体美学”。
龚旭东建议在今后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中,要注意对于现代化生活背景下少数民族生存状况与心灵状况的展示和挖掘,通过对传统和现代、农村和城市、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情感和信仰等矛盾的直接展示,来表现出少数民族对全球化社会形态的理解和态度,以及在其转化过程中传统习惯的流失与消逝。
刘大先认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应该进行类型化和商业化的尝试,努力拓展电影的受众面,在可看性和观赏性上下功夫,“我觉得韩万峰的尝试特别有意思,《屋顶上的马奶节》实际上是将一个中年危机的故事跟少数民族题材结合起来,《西兰姑娘》实际上是将一个纯爱的青春爱情故事跟少数民族题材结合起来,《天边加油站》是将一个扩展家庭的故事跟少数民族题材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一个发展方向。”
欧阳翀和韩万峰也在会上分享了少数民族题材系列电影的创作历程和心得体会,并表示将积极吸纳专家意见,在接下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拍摄和创作中,取长补短、精益求精。杨正兴则介绍了花瑶族影片《父母的城市生活》的创作思路,他坦言,在少数民族地区完成自己的艺术理想有一定难度,“必须得到这个民族的认同,才能进入这个族群,走入他们的文化,走进他们的精神家园。”
韩万峰表示,他对14年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道路感触深刻,其中有成功有眼泪,有欢乐也有痛苦,但更多的是在多民族文化体验中感受到的快乐。“感谢今天各位专家的鼓励和建议,后边的路我会更加自信,更加成熟,更加有抱负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