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承办的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近日举办,主题为“当下电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坛分为主题演讲和沙龙对谈两个环节,通过演讲和交流的形式对当下电影产业行业复苏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本届论坛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形式,较之往年,观众多了一种参与论坛的方式,足不出户即可聆听电影人士对于电影产业发展动态的新思考。
北京广播电视台副局级干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王卫东首先阐述了论坛主题选择的缘由及背景。他表示,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球电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危机也促使电影行业加快创新升级,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在危机中遇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电影行业的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经营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调整和变化。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认为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是暂时的,电影人的脚步从未停歇,大众对电影的热情也从未退却。疫情防控以来,管理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电影项目全面复工,全国影院重新开业,行业逐渐回暖,我们终于又拨开了疫情的雾霾,再一次回到了探寻电影之美的轨道上。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陈玲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电影博物馆将与电影界同行们一起努力,抓住机遇,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学术研究、公共服务、对外交流、荟萃展示,以及促进文旅融合、电影产学研用结合方面的独特优势,为电影学界、业界的资源对接、融合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注入动力,增添活力。
近年来,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先后以电影动画、电影剪辑、喜剧电影、“一带一路”电影等为主题,通过深入研究探讨电影的创作规律、发展规律,着力凸显电影的艺术之美、思想之美、文化之美,以及电影在引人向上、向善、向美方面发挥的精神感染力和文化影响力。
《绝杀慕尼黑》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希望大家不要失去走进电影院观影的传统,因为这个对于大银幕电影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电影能够大量地上映,因为没有任何家庭影院可以与有卓越音效、优质画面、舒适的电影院相提并论。
美国著名导演蒂姆·米勒认为,电影行业面临的挑战其实和其它行业面临的挑战类似,都需要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克服。他说,疫情之后电影的创作方向、讲述故事内容会涉及到与人类相关的、联系紧密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失去亲人的痛苦、疫情当中的绝望挣扎、讲述一些在疫情中牺牲自我的平凡英雄的故事。
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指出,电影产业恢复的速度高于预期,整个暑期档重新盘活,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代表了中国电影人在疫情之下的忍耐、坚持同时又积极、努力经营的信心。同时他呼唤电影要多元化,主旋律创作引领了市场的进一步放大,但是多元化的类型电影明年创作需求量非常大,除了重要时间节点宣传的重要影片之外,还需要爱情片、喜剧片,各个类型化的商业电影,所以需要在这方面做调整,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生产数量。
电影人姚晨表示,作为一名监制,她对影片创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将继续坚持艺术影片创作,开拓更多元化的创作局面,让更多不同风格的艺术电影能够有一个空间、一个方式呈现给大家。
《烈火英雄》导演陈国辉讲到自己在疫情期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创作内容,思考怎么样讲好一个故事。同时他还帮助很多年轻的电影人在困难中树立信心,坚持他们的电影梦想。
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认为,从一方面讲,近年来流媒体平台的崛起对传统电影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作为好莱坞传统电影公司进入VOD大战的催化剂,客观上加快了他们在公司业务的战略调整,面对受全球疫情影响的新常态,电影业将如何通过对公司业务的重新布局转危为机,这是当下摆在各大电影公司面前的一大课题。
猫眼娱乐CEO郑志昊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是第一个走出了疫情阴霾的国家,疫情影响虽大,但是观众旺盛的需求没有改变,市场的基本面没有动摇。线上线下是相互引流、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关系。(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