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安导演在电影上的建树,很多人如数家珍。这位横扫世界最顶级奖项的华人导演,从未停止创新和挑战自己。2012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踏出尝试“电影与科技”的第一步;《比利·利恩的中场战事》又探索了3D、4K画质、每秒120帧的领域;再到2019年发行的《双子杀手》在融合4K、3D、120帧、高动态范围和广色域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与CG的合作。李安无疑是在世界电影舞台上,走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近日,李安在第58届美西南中华科工学会的年会论坛上,接受了以“好莱坞的未来”为主题的独家专访,为广大观众缓缓道来“科技与电影”融合的独到见解。
在李安的谈话中,能感受到温逊谦和的他,对事物观察的敏锐度和非一般的睿智。他是极具才华与天赋的导演,但是这样的他曾表示“我真的只会当导演,做其他事都不灵光”。与电影的结缘从娘胎里就开始了。李安的母亲曾在怀孕阶段,最难抗拒的两个嗜好就是看电影和啃甘蔗。在李安还不会走路时,母亲便推着婴儿车进电影院。自小的耳濡目染,默默的形成了一个对电影的崇拜与向往,就连当年填写大学志愿表时,面对理、工、医、农、法、商等科目,都提不起兴趣,只对父亲说了一句:“我都不喜欢,我想当导演。” 也许就是这种从小的信念感,支撑了李安在刚起步做导演时的那段艰辛岁月。他的好友张正良也曾回忆,多年前看望居住在纽约的李安时,他住在合租的废弃仓库,环境极为简陋,但是整个墙都是分镜表和他的心血创作。就是这样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支撑到李安遇上处女作《推手》,才有了后续的佳作。
实际上,李安表示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守旧的人,但是在电影领域的探索中,他从未停歇。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每拍新片总希望能触摸一些新技术。他的好奇心驱使他去探索新的电影技术,让观众眼前一亮,这样才能给他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电影行业乃至电影院、放映系统都在被改变。面对当今的世界,他和任何人一样困惑,所以他要面临未来,并且思考他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数字化会让电影有一个更真实的感受。它需要一个维度,伴随而来的是如何去做到这样。这很像你在做梦,如何把梦和现实连接起来?这个问题曾经困扰着李安。从电影学校到专业的电影导演,接触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高级,所以他认为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十年前,李安开始尝试制作3D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样的新技术超越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但是又和过去拍电影有关系。一个眼睛看和两个眼睛有视角的看进去以后,整个思维的程序就会变得不一样,给观众带来的视听刺激也会不一样。通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不仅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还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然而,仅仅是这样的成就并不能满足不断前进的李安。2016年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更是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热议。他作为世界影史上第一位以120帧每秒的高帧率制作电影的导演,这是80多年以来都没有出现过的。“帧”其实是电影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如同多年前的翻书动画,由一张张图片组成,当翻动时,因视觉的短暂停留而感觉图像动了起来。所以我们在观看电影时,每一个镜头和画面是连续的,就是每一秒给出的帧数较多的原因。一般来讲,传统电影和电视的帧率是每秒24帧,然而李安这次运用的是每秒120帧,让观众看画面的感觉更加真实、清晰和连贯。
李安表示,24帧只是一个开始。他认为如何让双眼看到多维度的图像,至少是60帧。这种新技术的运用也关乎是要做什么样的电影,才决定多少帧率的制作方式。而且不是他发明了120帧,这只不过是24帧和60帧的倍数。选用这样的高帧数也是在视觉上创造这个故事最为合适的视觉呈现方式。但是这样的尝试并不简单,李安也越过了一座又一座困难的“大山”。首先这样的技术尝试从未有人做过,即使是技术人员,也不能清楚告知这个该怎么做;工作流程极其困难。因为没有实验室,只能创建很多新的图像处理工具。一步一步开发和研究,才能呈现出最终的效果;并且提升做到120帧不仅仅是提升帧率这么简单,还需要同步的改变帧速率、景深、打光等其他技术层面。除了电影制作的难题,还有电影放映的难题,这样的高帧率电影要求最高规格的影院系统CINITY,但目前只有极少数的电影院具备这个规格。即使难关重重,李安还是表示希望通过他们的经验,可以创造出相对于简单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尝试这样的方法。
这样的前瞻性和实验性对于未来行业发展而言,是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无论是保持原有的传统方式,还是不断创新和尝试,最主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对于李安而言,一直尝试新的技术能带来新鲜感和刺激感,这是他在飞速发展的当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他也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可以有更多电影人投身于此,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也期待李安导演在未来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像他的名字一样,领军着世界电影人在“永安号”上乘风破浪!(作者为华裔电影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