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6日上午,在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期间,中国科幻电影创作高峰论坛在郑州举办,科幻作家韩松,世界华人科幻作家协会主席陈楸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编剧、制片人龚格尔以及科幻作家江波、宝树等以“打造新时代的科幻电影”为主题进行讨论。
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不但繁荣了中国文学,也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当代科幻作家“四大天王”之一,韩松坦言自己一直对科幻文学情有独钟,也关注国产科幻电影领域,但从没想过科幻电影会受到如此礼遇,在一台电影节上能够有一场专门的论坛来讨论科幻电影,“这场科幻电影创作高峰论坛本身就太科幻了!”韩松笑着说。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喇培康看来,科幻电影作为电影百花园的一个类型,在宣传科学,普及科学,引导人们学习科学、尊重科学方面,以及在启迪心智,发挥想象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银河奖、星云奖双料得主,作家江波认为,不管是从写作角度,还是从电影创作来讲,保持一颗初心是能否出优秀作品的重要因素,“在创作前要想好为什么而创作,需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总不能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婆媳’矛盾是热点,那么我们就拍一部‘太空婆媳剧’吧,这从出发点来看就是错误的。”
《流浪地球》被视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硬科幻”大片,影片中末日来临前的北京、被冰川覆盖的上海、地下城中的年味、中国式的交规提醒都让恢弘的科幻场景本土化。“《流浪地球》都过去快两年了,为什么后续没有优秀的国产科幻片?《三体》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拍出来?”面对这一问题,龚格尔有点为难地说,“拍摄科幻片是一个系统工程,《流浪地球》前期经过了多年的筹备,幸好有刘慈欣老师的小说打底,如果没有这部小说,光是构思让观众信服的科幻故事就得花费很久时间,即便是好莱坞也是需要多年时间来打磨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流浪地球》是一部带有实验性的电影。”
科幻片《信条》是前段的热点,但“看不懂”也是很多观众的心声,像《信条》这种很多人都看不懂的电影是好科幻片吗?陈楸帆认为,一部好的科幻电影应该给观众带来好奇心,《信条》在主题挖掘上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片,但是在观众理解度上提高了难度,让观众不能很好地沉浸其中,这方面是有欠缺的
陈楸帆说,科幻应该是有预见性的艺术表达,也是可以和现实进行很好的结合。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呈现人类情感状态是最重要的。上古神话也可以进行科幻表达,我们要做的是探索一种新话语体系,逐步建立中国科幻电影在国际上的探索权。话语权,这才是文化出海的真实表现。
科幻作家宝树认为,《信条》如果把时间穿越的主题和人性结合起来,可能比现在的谍战主题效果更好,“情感永远是影视取材的宝库,还有人类记忆,历史题材……这些都可以是科幻电影的主题。”
“目前国产科幻电影总会让观众感觉到疏离感,主要原因还是国人在科技上的不自信。”江波说,不过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这种不自信会逐步消失,无论在太空、深海、自然等领域,我们会拍出越来越多的科幻精品电影。
(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