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恭喜陈传兴导演的《掬水月在手》即将上映。这是一部所有中文系师生都应该浸淫的文学传承电影。而何止中文系师生,它是所有热爱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的人们都值得学习的一部佳作。
掬水是掬中国古典文学之水,而捧月之月是中国精神灵魂之月。故此,我希望所有中国人,勿论少老,皆可以欣赏之,浸淫之,陶冶国风的审美,而养育当代之襟怀。
中国文化与文明是细腻而悠长的,这本身已经说明了这个悠久的文化与文明与生俱来的魅力。
《掬水月在手》的主人公叶嘉莹先生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她在南开大学的文学讲坛上播撒、耕耘凡四十年,而她的文学素养依旧鲜活,她的古诗词讲解更形老到。
她以学贯中西的思维穿透中国汉赋唐诗宋词的生命光辉。在这部人物纪录电影当中,她的故事和学识被娓娓道来,本身就像一轮明月,观者也仿似沐浴千山月照,沉浸灵水濯缨,而这样一番陶醉不可多得。
(二)
有一种认知世界的方法叫作东方思维。在一个几乎全球西化的时代,它反而表现得无比深沉浩荡。很多时候我们所思所看也许都不深刻,哪怕满目是服饰和建筑,哪怕也歌诵明月清风、大河奔流,汤汤乎三国演义,耿耿曰孔孟丹青,但是,真正浸透在华夏五千年骨髓当中的灵性,我们日用而不知。
《掬水月在手》不是金戈铁马气象,也非雕梁画栋堂皇,但是我们会由衷敬服——这里的文明底蕴如此如血如肤,是真正的又一番深夜梦回。
中国的思维总是一种意识和潜意识的交融,这是西方的文化被逻辑改造之后所难以认知的。
逻辑的逻辑是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但在一个整体的思维结构里,两点之间网络距离最短。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互联网思维。
在我们的祖先文化中,它称之为“象”。中国文化今天与当代互联网计算机的逻辑与方法论有着真正的重叠,西方世界至今始料不及。因为如此,我们会看到整个世界。
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市场以中国为最大,以中国人为先知。
只有今天,我们深切领会了自己的文明文化和思维,只有在世界辽阔的表象、意象、象符里展开认知的游弋、意识的腾飞——我们才可能明白中国乃至东方的骄傲——未来的世界属于我们。
(三)
《掬水月在手》的叙述一是“慢”,二是“美”,三是“迂回”。在一慢二美三迂回里,中国文化整个系统是以一个“象”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
这是学习叶嘉莹先生治学之路的一次长廊漫步——慢船而上下求索;这也是学习中国古诗词的艺术体验之路——迂回而浪漫跌宕;这更是感悟东方思维的象意之美——在整体把握中叩问心灵的美的历程。
影片的价值在于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掬水月在手》采用的表现手法一如叶嘉莹先生的讲学方式——“慢”。
先生们演绎中国古典文学如叶嘉莹先生般循序渐进者不多。多数老师为着提高学生的兴趣,通常采用的是大信息量而风趣有致的方式。他们采用高亢的语调、快捷的语速、振聋发聩的肢体语言等等。
这种教学方式着重生动鲜活,一日千里,庶几轻舟已过万重山。
但是叶先生用的恰恰相反。她是“声声慢”,慢到如同一轴人生与历史的长卷,而将自己对于古典诗词的毕生追随娓娓道来。你需要的是沉下心来,和叶嘉莹先生一同漫步而信步。
一辈子,一件事,这就是一个纯粹的灵魂。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风云滔滔不也是一件事吗?当下世事翻卷,时代匆匆,我们正不妨在叶先生的声声慢里,回首古典的长河,濡净胸襟,滋养心灵,反其道而行之,所谓反者道之动,这才是文情并茂,情深而意重的精神濡染。
《掬水月在手》读的是诗词,是历史,是感情,是民族。
(四)
其次,影片的艺术手法不是通常在纪录片中惯常看到的展览馆、博物馆式的PPT解说,它充分展露了中国古典认知的方法论,那就是重在呈现叶先生与古诗词生命相融的意象。
叶先生的诗词讲座是条分缕析,中西融贯的。但是影片并没有给我们“讲课”——是的,全片带出给我的感悟首先是它的“象”,印象、意象、美美在象。
这是一门电影学的光、影、诗、史、情的整体性刻画,也是纪录片在人物介绍当中的独一无二的创造。也许懂得中华古诗词的人从中看到的是细腻,一般人从中感受得到是美学,做学问的则认知了其中的奥妙与意蕴,搞艺术的则从中肆意沉醉而辗转沉思。
应该记住导演陈传兴,这位寓居宝岛的中国文化传人,他连篇累牍于中国当代诗词创作成就的关注、跟踪、传播,在《掬水月在手》中,我以为达到了新的高峰。
这部影片实在是由“象”而至于“学”,由“学”而进入“知”。影片就是这样不住地从人物的漫长生平、学问根源,甚至家事,融入学问见解、诗词审美,又平朴而沧桑的环境,继而展现先生诲人不倦的音容、坦荡无私的风骨,尤其是传承传统的心志……
我似乎都不见段落,不闻讲坛,也不需强记,但已经与影片犹如相濡以沫一般。这样的人物传记片,近些年不说绝迹也已是罕见于银幕了。
(五)
第三, 叶先生是一位学者,影片的确很严肃地认证了作为学者的叶先生在潜心学术的道路上的水准与人格。
更为令我感慨的是,由此影片诠释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全部内在含义。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没有如外间所说已经没有大师,叶先生就是当今的大师。
而且当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也有着较之过去更宽阔的学养视野,更扎实的学问功夫,更厚重的人文关怀。
与很多中文系的老师不一样的是,叶嘉莹先生的西学功底尤深,她对三千年中国古诗词很多与众不同的见地,都深研于西方的心理学、逻辑学、文艺批评理论和哲学、美学之中,读其书就是读奇书,因为它自由地在中西文明两岸之间摆渡,没有鸿沟。
而不论是以中国古今文论作根据,还是顺手引出西方分析学、方法论,你都没有感觉半点牵强附会、生涩干枯。每一处演绎都是甘泉汨汨,每一段解释都如行云流水,这就是学者,这就是传统知识分子的能耐,是其学风所在,也是其生命精华的溢出。
(六)
叶先生的自我定位是“传承”,这个定位本身就是她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全部认知的心得所在,也是她学养的风华自诩。没有这种学术修养和历练,哪怕已经是学者也不可能如此自信。
知识分子的承传功底自然是第一的,而我们更看到在一个天翻地覆的大时代,叶先生最可贵的是她的独立人格。一如古人所说是“高尚其事”,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传统知识分子具有两大品格,第一便是这种高尚人格,第二就是掌握深切的学术方法,而且一以贯之,弥坚弥深。《掬水月在手》综合而论,正是人格论与方法论的水乳交融。看影片而获益于是,果然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