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6日,作为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学术单元中的重要一环,“任仲伦:站在导演背后”大师班在平遥电影宫举行,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和到场的青年电影人分享了自己的从业经验。他表示,相信电影,相信中国电影,中国人热爱电影,中国电影会越来越好。
“站在导演背后,帮助他们完成创作,这才是我们这些人的贡献”
平遥国际电影展创始人贾樟柯在大师班现场介绍时就表示:“他曾掌舵一个如此大型的国企(上海电影集团),又经历中国电影产业化迅猛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可以说,他们这一代人引领了艰难的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进程,同时也推动中国电影向更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任仲伦回顾了自己职业生涯中制作、策划、投资影片项目的经历,与在场的青年电影工作者坦诚分享经验。从《高考1977》、《西藏的天空》,到《盗墓笔记》、《攀登者》,任仲伦分享了自己作为出品方和创作者的合作原则。
“我们上影好比就是一种电影的重要力量,但我们更愿意站在导演背后,去帮助导演完成他们的创作,我觉得这才是我们这些人的贡献。我们不要站到导演头上去,也不能蹲在导演的脚下,我们就站在背后,肩并肩地形成一个纵队然后往前走,这才是最美妙的。”
他表示:“我们跟导演合作都是相互成就的,包括当时跟陈凯歌的合作,跟吴宇森的合作,跟关锦鹏的合作,跟李仁港合作,都有一种良好的关系。形成这种良好关系的前提是尊重艺术家就是艺术家,八面来风,一家作主,在剧本阶段编剧作主,在创作阶段导演作主,你是一个站在背后的人,永远不要站在前面去,你可以在影片的预算上、影片的美学风格上发表自己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一进到创作阶段那就创作者作主。”任仲伦说,“我到过导演的片场,冻得要死,但在片场我从来不发声,我就站在背后,看他跑来跑去,看他坐在监视器后面。我就站在那里看,看完了以后三个字:辛苦了,然后撤退,我也冻得差不多了。”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锻造强大的中国电影,这是必由之路”
在回顾自己的制片生涯时,任仲伦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坐在导演前面”和“站在导演背后”。“那时我们意识到需要人才,需要资金。尤其是一个国有电影企业,只有把大门打开,吸纳各种资源,用开放倒逼改革。”2003年,任仲伦执掌上影后,“与国际接轨”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战略。
“我们最早引进了超大银幕,最早投资了外国电影,最早引进了美国的一些特技特效技术。”任仲伦表示,所有的布局只为一个出发点,即让中国成为一个电影强国做点企业应该做的最初的部署和探寻。
长期以来,任仲伦一直奔走在“把中国电影带向世界”的路上。上影也成为与海外合作最广泛、在国际获奖最多的中国电影企业之一。“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海外的市场营销经验、制作经验,慢慢提升我们的能力。”任仲伦说。
任仲伦表示,上影在与国际合作的道路上走得比较早,获得了许多好的经验。回望中国电影近年来的发展,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是完全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不是口号,是一种实践,实践以后才锻造了今天强大的中国,也只有改革开放才能锻造强大的中国电影,我觉得这是必由之路。”
“我特别看重导演通过影片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让世界听得懂中国故事。”任仲伦认为,中国新一代的导演和作品能在国际获奖,也代表中国电影在国际的影响力。在世界格局中,中国电影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发展,提高中国电影在全球的影响力。
“中国观众热爱电影的传统依然在,所以中国电影的生命依然在”
在评价平遥国际电影展时,任仲伦说,平遥国际电影展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年轻人推到中国电影重要的位置,在五年、十年后,这些“生力军”将变成“主力军”。“今后中国电影的C位应该是年轻人的。”
任仲伦寄语年轻电影人,要传承,要创新。“我觉得传承和创新都特别重要。一些好的导演,像贾樟柯导演,艺术影响力很大,社会影响力很大,就要利用你们的影响力,共同为中国电影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更加有力量的局面。”
他还表示,相信电影,相信中国电影,中国人热爱电影,中国电影会越来越好。“我把上海电影一百年历史稍微梳理了一下,当时上海电影的成功实际上有两类人,一类是投资者,还有一类就是上海市民,上海市民那么如痴地酷爱电影,是支撑上海电影发展很重要的有生力量,同样,中国观众热爱电影的传统依然在,所以中国电影的生命依然在。”
(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