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就要过去,中国走出了沉重的阴霾,依旧迎接着艰难的挑战。
中国电影市场与国家的情形同进退,今天它是全世界最好的市场,因为北美的疫情,中国电影市场2020当下首次超过了北美。
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的位置也因而凸显出来。当然还无需骄傲,因为还没有理由欢呼胜利。如果今年的票房如人所愿达至300亿元,还真的是取得了大胜利,但是,300亿暂时未能断然下注。
轻舟未过万重山,尤其是国庆档期之后市场的难度再次骤然加大,即使是国庆档期几部寄予期望的影片也都没有拿下预期的票房,院线压力依旧很大。
不是轻易庆贺之时,倒是认真思考之际。在中国的全球博弈方兴未艾、外部环境压力空前严峻的今天,应该明白电影对于全局有着怎样的政治与经济意义。
在美国目前整个电影产业处在停摆当中,其次,大部分档期和后续影片已经计划同步上网。明年能够有多少大片登上影院大幕的确不甚乐观。
也因此不能寄予更多的期盼,明年的好莱坞大片一定还要比今年少,且不说电影之外的因素。本着改革开放的初心,我们不希望看到已经有二十五年历史的分账大片被腰斩,尽管分账大片不等于就是美国影片。
平常年份看,美国大片占分账大片的比例应该在80%以上,因此中国电影市场上国产片的担子也将沉重起来。
从向世界开放的战略角度看,分账大片的意义首先不仅仅在市场上。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倒退,很关键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不能回到封闭老路上去,而保持向世界开放的姿态当中,很重要的是向世界优秀文化开放,在现代化的征途上重塑伟大的中华文明。
电影在其中能够担当多大的责任不言而喻。世界优秀文化从来是不能与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划等号的,因为世界也是多元的。同时,我们懂得自己的心态如何,便会使得自己看到世界如何。
譬如我们的心态是开放而健康的,就会更多地看到开放和健康的东西,我们的心态是封闭和保守的,就会把世界也看成是封闭和保守的。
如果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电影完全划等号,其实无法说明我们的分账大片制度如何促进了整个国家电影产业的健康进步。
如果明年的分账大片数量堪虞,希望我们的心态能够放平缓,祈愿世界和平并且回到健康的依旧是全球化进取的状态。作为信号,也因此今天我们无法轻松地以为中国电影市场世界第一,可以载入史册,似乎天下就是我们的。
就市场来说,平均一天两个亿,我们才能回到2019年的水平,实际上国庆档之后,现在每天也就几千万元进账了。
尤其担心的还是国产片的生产如若看不到分账大片作为参考坐标,不是数量占优的问题,而是观念会失去参考的量度。在改革开放历史抉择中本来一直不能忽略的从分账大片中获得观念营养的,今天可能变成一个单向的度。
中国电影作为从本土文化和本身经历出发的作品,有着接地气的好角度,但是也因此无法代替譬如俄罗斯电影的深厚现实主义加浪漫主义的风格,无法代替譬如欧洲电影的作家人道主义社会哲学思考和更加文艺的个性化追求。
无法代替很多中小型国家的电影譬如黎巴嫩的《何以为家》、泰国的《天才枪手》以及伊朗的《一次别离》的人民及民族情怀,当然,如美国的中小型影片独特的人性角度,譬如《绿皮书》和《血战钢锯岭》,还有譬如日本的《小偷家族》等等一经出手就是经典的共同价值。
进口影片当然也无法代替中国电影,而对于当下中国观众更不可缺失的便是上述进口影片的意识观念角度,即不可丧失世界人民的文化、文明、道德人性、审美借鉴等等与我们的交流、兼容、学习、沟通。
在今天的复杂局面下也不要以为市场操控把握大了,万事大吉。其实失去更多竞争性的进口影片,能否凭内循环提升文化的水平与价值,就要好好探讨文化创新的规律,和电影创作的规律了。
从以下三个方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下来国产影片的生产。首先是地域上要注重多种文化并存而且鼓励思想解放。国产影片目前有着地域特色的品种包括内地电影、香港电影、台湾电影、合拍电影。下来更要注重多民族地域的如内蒙、西藏、新疆的电影,开发南方的大湾区电影,在合拍上鼓励与东南亚国家、欧盟国家更多的联合出品或者联合摄制。
内地影片有着强大的宏大叙事冲动,因应着大陆四十年、七十年的翻天覆地,电影人的眼睛里人文题材俯拾皆是。而各个其他领域恰足以形成补充和多元。天南地北的辽阔才是四海一家的大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正出发。
不是任何电影都要一个味道,迎合一个市场的。迎合会有一时的票房,但是没有了新鲜的特色与营养,不利于改革开放。伟大的历史时代总是八面来风,全世界的优秀文化涌进国家来、国家成为凝聚力空前、向心力空前、展示大中华团结振兴局面而不是孤立与孤芳自赏的,所以电影市场上一定首先要鼓励在更多的地方出品上扶持、开放、引入。
其次,意识形态的管控、引导、主流,与百花齐放方针本应有机结合、和谐统一。真正的意识形态局面是朝气蓬勃的,是多种艺术流派和创作风格并存的,也是在探索社会现实以及主流价值观上直面人生的。
因为当下的行政机制,利用国家及各地政府资金争拍同类题材主旋律的现象正在涌起,也佳作叠出。我们既要有《我和我的祖国》、《夺冠》,也要有《哪吒》、《少年的你》,还要有《误杀》和《我不是药神》、《八佰》等等。
所以,再次是鼓励某一些探索类型的,风格味道不一定合符市场口味的,但是却是有着独特的艺术品味的,譬如《冈仁波齐》、《掬水月在手》那样不同凡俗的影片。
《冈仁波齐》有浓郁的藏民族文化,但它在市场上引起的不是猎奇,是针对我们久已浮躁不安的茶壶沸腾式的社会情绪,有了一抹平静且温暖的黄昏。《掬水月在手》弘扬的民族传统诗词中历历过往的弱德之美,习惯宏大叙事思维模式的人们对之则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艺术家是承载不同使命的,也是秉持使命所支撑的探索与坚持的人,市场未必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但是艺术精神的价值是沉淀在社会和时代的激流当中的。
如果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的电影产业依旧停摆,中国市场一枝独秀的话,拍出更多更好的电影,兼顾市场和艺术双丰收的创作,也许就是今天中国电影能够给与世界的最大贡献。
这样说并非扯得太远,中国电影人是有机会的,只是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觉悟。2021年很快到来,这一年中国已经能够看得到出品一流大片了,我们更希望看到有中国的《寄生虫》、《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何以为家》及《飞屋环游记》等等思路和风格都不一样的中国电影。
包括山西、陕西这样相对东部还落后的西部地区现如今都成立电影学院了,中国电影意图纵身一跃的世纪貌似来临。为什么不展开更多的讨论,放飞更多的梦想呢!
两支队伍要尽快到位并且出发,一支是创作团队,一支是行政管理队伍。观念、思想、创作与政策水平、眼光和执行力就是可能的最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