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魏巍结束了在朝鲜战场前沿阵地3个月的采访回到国内。3个月的时间里,他亲眼看见过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耳感受过敌人巨炮的轰鸣,他踏足过被炮弹深翻的阵地,他手握过被鲜血浸透的泥土。前线这3个月,令他终生难忘。
回国后,前方将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魏巍,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志愿军战士们是怎样的英勇,是怎样的顽强。在这种情绪激荡下,他写出了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发表,引发了广大人民心中的强烈共鸣。
70年时光荏苒。2020年10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也正是为了传承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国电影人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集中推出了《金刚川》、《最可爱的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英雄连》等多部类型不同风格各异的影片。
其中《最可爱的人》是一部现实题材、战争类型的动画电影,在内容上部分选取自当年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通过五个篇章故事的演绎,深度还原了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王海大队”、张桃芳等五位英雄的真实事迹。
据该片总导演李剑平介绍,影片展现了很多英雄人物,他们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代表。五个人物相互关联,五个故事相互影响,展现出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希望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告诉当下的年轻人,70年前的年轻人是怎样为国战斗的。
“动画作品是青少年观众和儿童观众接受度较高的作品类型,但近些年来,展现志愿军战士和英雄的动画电影作品几乎没有,我们意识到了这种缺失,恰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因此我们响应号召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制作这么一部动画电影,向观众介绍历史上保家卫国的战士,介绍我们最值得尊重、最值得爱戴的英雄。同时希望青少年观众通过影片了解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是理所当然的,有无数年轻的英雄儿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剑平
谈观众:
希望青少年观众通过影片更加深刻地了解,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中国电影报》:请您分享一下关于电影《最可爱的人》的创作背景。为什么会想到以动画的形式来呈现?较真人电影有什么优势?
李剑平:一方面是为了配合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有了这样一个计划,计划中包含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电影,其中动画片在面对青少年观众和儿童观众等受众的时候,会是针对性比较强的电影类型,不能缺失。所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响应整个的计划,我们想到做一部展现抗美援朝精神的动画片。
另一方面,这些年关于抗美援朝中的战士和英雄,我们在作品中展现得相对较少,故事片还好,电视剧也都有,但是像这样的动画几乎就没有。而动画作品是青少年儿童最喜欢看的类型,这项缺失确实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应该去解决这事儿,有这个机会我们就肯定愿意做了。
我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发现,其实大部分的制作人、创作者都很年轻,大家做得都很有热情,进行这么一种题材创作,我们所有参与的人也很受鼓舞,在创作的过程中又重新去看这些先烈们当年的事迹,觉得特别伟大,像我们看到这些英雄,有21岁的、26岁的、最大年龄也不过才28岁,真的是在最好的年华,为了新中国、为了幸福生活去战斗。
《中国电影报》:创作团队在制作过程中为适应新时代的年轻观众做了哪些努力?
李剑平:首先是我们的场景要强调画面的美感,包括在我们的坚持下,希望片中人物在服装、帽子以及那种毛发的质感,包括胡须的质感都尽量真实,让大家看了可信。还有就是我们在配音的环节上使用了很多年轻的明星、知名的演员,电影学院也积极参与,表演学院的一、二年级的年轻人踊跃参加。而且这些年轻演员本身对电影也特别喜欢,觉得在这里能为英雄配音激动,都很愿意来参加,他们能带动观众走进影院,帮助观众了解、喜欢动画片中的角色,这个过程其实对年轻演员的成长也特别好。
《中国电影报》:您最希望观众看完影片有哪些感受跟收获?
李剑平:首先,我觉得片名就已经很清楚了,就是想告诉观众,保家卫国的战士们是我们最值得尊重、最值得爱戴的英雄。还有就是让青少年观众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我们的幸福生活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而是因为我们无数年轻的英雄儿女,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希望影片能通过对英雄事迹的展现激励广大观众,把自己的个人命运、个人选择和国家、民族、集体的幸福结合在一起。
谈创作:
要体现出浪漫化的色彩,但又不能让大家忘了战争的残酷性
《中国电影报》:历史是相对理性与枯燥的,动画的表现形式相对于真人电影来说会更生动热血,您在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是怎么在两者之间做平衡的?
李剑平:因为动画片的题材有很多种,神话、童话、幽默、科幻、魔幻等等,真正展现现实的比较少,因为大家都觉得动画是一个很容易突破现实的题材,但我觉得我们这个题材是个现实题材。我们的动画表现得很现实。
现在动画手段的表现力很强,也有很多作品在展示现实方面表现很好。但是我们中国的动画在这方面表现相对较少,甚至大家都不敢去触碰,因为难,因为在跟现实的对比中大家容易看出问题。比如我们的故事取材自历史人物,有真实的历史支撑,所以我们在造型风格上需要贴近现实,不能过于夸张,因此我们基本上还是比较写实。只在他们的生活细节里头增加趣味性,增加反差。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战斗英雄身份的反差,体现出浪漫化的色彩。但又不能让大家忘了战争的残酷性, 像黄继光,他的反差,平常的行为,大家看到他的可爱,然后他牺牲的时候大家更舍不得,而不是说一味的就是英雄。
《中国电影报》:片头跟片尾的手绘漫画和正片有比较大的不同,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有什么特殊用意?
李剑平:在每个故事的开头交代历史背景是很难的,我们希望有一个整体的交代。就需要用一组漫画来介绍历史背景,入朝作战整体的一个面貌,在大的形势下为了保卫祖国无数英雄儿女踊跃去当志愿者,这个是点主题的,选出这几个英雄就是代表前面这些千千万万的英雄。这组漫画比较严谨严肃,颜色上也比较深沉。
片尾漫画特意找了跟它风格不一样的、比较轻松的,表现我们是一种很幸福的生活,所以它的色彩也比较鲜艳,比片头更浪漫一些,画风也更轻松一些。
在内容上选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罗列已经全面了,我们既然片名用《最可爱的人》,还是希望跟原文是有些联系,所以也通过联系取得授权,漫画基本上是对文字画面的表现。
当然这里头没有限定年代感,其实刚开始也想着要不要做今天的高铁,但是没有刻意的表现,有一个是上海江边高楼大厦是有今天的影子,包括学校红领巾,主要是想表现平淡的生活场景里,而不是说展示发达的物质社会。
谈英雄:
看了影片观众就会明白,那个时候,谁都有可能是黄继光
《中国电影报》:您是基于什么原因最终选择了讲述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王海大队”、张桃芳这些战士们的故事?
李剑平:一个80分钟完整故事的制作周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任务时间比较紧,而且你不能把这些所有英雄都放在一个大的故事里头。所以通过讨论,大家决定从最著名的事迹中去选。
在之前的纪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里头提到了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等几个英雄,这些英雄的形象在课本里头大家也都很熟悉,所以很容易就定下这三个人物。
然后考虑时长等因素,最后确定一共展现5个人物,再考虑到不能片中展现的都是牺牲的英雄,或者说都是上甘岭战役,并且结合青少年的兴趣点,所以我们定下了一个关于空战的“王海大队”。
还有为了类型的区别,所以选择了很著名的狙击手的故事。影片中前三个英雄是牺牲了,后两位英雄现实中也是一直生活到战后,包括电影在策划时王海英雄都还在世。
《中国电影报》:五个篇章故事是否有内在联系?
李剑平:首先,考虑到影片的情绪发展,片中五个篇章的故事是一个越来越激昂的过程。前三个故事战斗惨烈,到了邱少云的潜伏,是一个很悲壮的氛围,包括黄继光很英勇地去堵枪眼。到了第三个“王海大队”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处于一种相对战斗的状态,不是说我们只是被别人打,而是我们也要英勇反击击落敌机,打出中国空军的威风。到了张桃芳就已经更成了我们的主动性了,我们英雄一个人干掉了200多个敌人,到了最后一枪枪狙击的时候,实际上大家已经很兴奋了,最振奋是我们把他们王牌狙击手都能干掉。
其次,五个英雄有一个时间顺序,更是有一个传承的过程,互相激励互相学习。比如杨根思在第一仗牺牲了,他的事迹影响了邱少云,又影响了黄继光,因为黄继光是看到杨根思在人民日报的报道,很受激励。
在黄继光的故事里也提到,他跟首长说话的时候就说我要去上战场,首长说你作为通讯兵也是战争的一部分,如果你都去打仗,谁来传令咱们指挥战斗,在这时候黄继光就看到报纸上的宣传,镜头交代了。然后首长也跟他说你在志愿军哪个岗位都能成为英雄,不是说非得去拿枪杀敌。但是他最后还是拿枪杀敌,这个战斗岗并不意味着说他本身是干这个通讯兵,他遇到情况他就是要上前的。所以其实这就是互相影响的过程,展现了志愿军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整体的,不是个人的。
《中国电影报》:这些英雄其实在我们课本上都有体现,您怎么看待“我们为什么要看课本上有的故事”这种问题?
李剑平:首先是课本的展现并不全面,只讲到邱少云和黄继光,另外我们还关注了很多从战场上归来的英雄,比如今年8月份刚刚去世的王海,有很多人其实不太了解的张桃芳等等。因为他们也一直比较低调,大家并不了解,包括杨根思的名字,大家对他的了解实际也没那么清楚,所以通过这部影片可以让观众重新再回顾一下。
此外,相对于课本上的讲述,影像的方式更有说服力,比如看过影片后观众能更加深刻理解黄继光为什么会舍身堵枪眼,看了影片观众就明白他的前因后果,看到战友一片片倒下,他肯定会有那个决心,那个时候,谁都有可能是黄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