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后影市的短暂平静,被10月23日登场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彻底打破。三位导演如“三驾马车”,以步兵、飞行员、高炮手三重视角完成了平行交叉的三段式叙事,合奏出一曲兼具史诗感与层次感的“血与火之歌”,成就了关班长、张飞、刘浩的“金刚川三结义”,从而完成了该作品的“英雄主义三部半”。
从隐喻到化身的三国形象变迁
早在2013年的《厨子戏子痞子》就借戏子之口两度以“三国戏”进行隐喻。一是初见日本人时用京剧《空城计》进行“自我介绍”,将被日军封城之北平比作被曹军包围之西城,以诸葛亮之神机妙算暗喻厨子、戏子、痞子“三个臭皮匠”天衣无缝的配合;第二段是戏子审问日本人时的京剧《击鼓骂曹》唱词,通过自比三国名士祢衡不屈威武展现中华儿女抗日决心。
在《八佰》中,导演先让一马当先护旗牺牲的端午与单枪匹马杀进曹军的赵云,在小湖北的眼中合二为一;再让戏班班主借“戏中戏”道出赵子龙这一英雄符号所指代的是全体八百壮士,借此完成从个体到群像的英雄塑造;最后让齐家铭点明“赵子龙护的是国”,并用皮影戏《长坂坡》来为众将士提升士气,灯影中单枪匹马的常胜将军护国救主,烛光下孤军奋战的八百壮士保家卫国。黄忠的形象也现身片尾,为掩护战友撤退,年纪最大的老铁在飘雪中面对日军总攻,在仓库楼顶声嘶力竭舞刀高唱京剧选段《定军山》。这一刻,历史、文学、戏剧与电影形象达成四位一体的重叠,抗战老兵化身杀敌老将,阻击日军的仓库屋顶则成了冲杀曹军的定军山顶。至此,赵云与黄忠两组完整的三国形象成为英雄人物高光时刻的化身与符号,组成了电影叙事的重要环节。
如果说《八佰》对三国形象的借鉴停留在点和线,那《金刚川》就将三大男主与对应的三国形象“三点成面”。关班长为了把生还的机会留给张飞,将他连哄带骗赶到了隐藏炮位,最终为了吸引敌人火力,打光炮弹后用信号弹帮张飞定位敌机时牺牲。关班长这个带有关云长影子的义士形象跃然银幕,不仅来了段即兴改编的京剧《甘露寺》选段,就连台词如“张翼德在国人心中是何等的高大威猛”都是为了丰满张飞的形象,以欲扬先抑的方式让其完成角色成长,从开头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的“假张飞”在目睹关班长牺牲后怒发冲冠化身成为舍命相搏、勇猛莽撞的“真张飞”。这才有了张飞单挑敌机时“你莫跑!做个了断吧”的怒吼和用生命喊出的相声贯口《八扇屏之莽撞人》,金刚川才得以化作当阳桥,据水断桥、瞋目横矛的猛张飞才得以“重生”,从而达到人物形象与三国形象的无缝对接与合二为一。
与张飞前后脚牺牲的刘浩是四川人,对应建立蜀汉政权的刘备;刘浩牺牲后,其部下旁白“对岸炮位是护着俺们过桥的”,对应关羽张飞保驾刘备;三人牺牲顺序也对应关羽、张飞(为关羽复仇而死)、刘备(为关、张复仇而死)的死亡顺序;同一天牺牲的结局更对应“桃园三结义”的誓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至此,导演让历史与“历史的历史”融会贯通,将英雄与“英雄的英雄”合二为一,书写了无巧不成书的“金刚川三结义”。三男主的人物形象、角色关系与刘关张的历史命运、文化典故达到了结合,历史、文学、戏曲三重媒介中的三国英雄形象与电影英雄人物进行了重叠,跨时空的国族叙事与民族文化完成了传承。
神话与现实桥梁的英雄主义“三部半”
从《厨子戏子痞子》开始,到《老炮儿》再到《八佰》和《金刚川》,导演主创“自觉地探索某种具有统一性的美学风格,在近似的题材中表达一以贯之又逐步深入的思想主题”,并将这种精神上的内在联系归结为一种大时代的小人物身上深明大义、践行道义、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由此真正进入主流电影视野。
在民族/人性寓言《斗牛》和《杀生》后,将目光转向响应大时代召唤并投身大时代洪流的小人物。《厨子戏子痞子》中的“燕京四侠”超级英雄般的能力和以假乱真的伪装颇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该片在“虚构意味的英雄神话”这一电影类型基础上“借鉴了‘特战英雄电影’的‘孤胆英雄’策略”,展现了兼具商业性和作者性的个人英雄主义,使得“英雄性审美”开始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力量。
《老炮儿》对腐败官员、黑恶势力和社会问题的揭露无疑具有批判现实色彩,讲规矩、重义气的主角六爷虽然只是普通老百姓,但这个小人物所坚持和抗争的已然超越了好莱坞和香港电影中的江湖道义层次,成为了大时代社会公理的守护者,并在主流价值语境下获得了江湖决斗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其单人单刀冲向敌阵的迟暮英雄形象甚至有了未来《八佰》中单枪匹马杀进曹营的赵云影子,带有新现实主义色彩的抗争命运与生活的个人英雄主义由此显现。
《八佰》则将舍身为国的民族主义、三国形象的理想主义与龙马精神的浪漫主义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让灯红酒绿的苏州河南岸看客视角如“中国民族性的一面镜子”般映照出北岸浴血奋战的英雄群像之高大伟岸。在“回归‘十七年’英雄电影‘英雄性审美’的历史经验支点”这一基础上,导演将近年来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制作水准“硬件”与近年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民族主义思潮“软件”合二为一,凭借化身为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辉的三国形象的英雄群像塑造,和对于马、狼、狗、猫、鼠等动物的浪漫主义隐喻,完成了具有商业、工业和作者三重属性的集体英雄主义创作。
从个人英雄主义到集体英雄主义的《厨子戏子痞子》、《老炮儿》和《八佰》三部作品已然构成了从类型风格到思想主题都具有一致性的“英雄主义三部曲”。正在热映的《金刚川》则全面继承了《八佰》从相辅相成的多线视角到民族主义的英雄叙事,再到三国形象的人物塑造以及龙马精神的动物隐喻,加上中国新主流电影主力军郭帆在特效技术和吴京在人物塑造上的助阵,传统英雄主义电影的“2.0版”——新英雄主义电影就此诞生,英雄的雕像也如《八佰》仓库楼顶的“八百壮士”护旗群像和《金刚川》的“血肉长城”人桥群像般得以重塑,英雄自身则成为神话传说和平凡现实之间的桥梁,承担了国家价值和大众想象的相遇,连接了神(成为民间信仰的三国形象)的曙光与人(对英雄进行想象与崇拜的众生)的希望,正如恩斯特·卡西尔在《神话思维》中所云,“神、人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消失了;英雄在两者之间扮演了中介角色”。片尾美国老兵的话也印证这一点,“我知道你们不信神,但你们却创造了神迹,那不是人类能完成的事,但是你们却做到了”。至此,参考电影大师费里尼把合拍片算作半部的设定,加上《金刚川》这“半部电影”,构成了“英雄主义”三部半。
(作者为CCTV-6《中国电影报道》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