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历史,那些在时间的忘川河里久经磨洗的砂砾偶露峥嵘;缅怀英雄,那些在岁月的褪色布上重笔勾勒的背影分外清晰。
硝烟散尽人未去,金戈跃马残阳中。70年前,那场中华英雄儿女视死如归抵御强暴、同仇敌忾反抗侵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黯淡褪色。近日,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人们抚今追昔、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的情怀燃烧,特别是回顾当年战事的《金刚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最可爱的人》等影片先后走上银幕,唤醒了一个特殊年代的集体记忆,形成“万人空巷、尽说朝战”的盛况。
金刚川,对于中国人来讲有些遥远和陌生,在河流纵横的朝鲜半岛也只是一条普通河流,远不如清川江、长津湖、上甘岭等蜚声驰名,假如没有70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它依然只是金刚山下一条时而湍急时而平静的平常的河,然而造物主却无意让它置身事外,它在不自觉中成为一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让我们循着电影《金刚川》的足迹,穿越历史幽眇的隧道,再次回到硝烟滚滚、枪炮轰鸣、人嘶马叫的战争现场。金城战役前夜,我志愿军战士集结于金刚川河岸,借着夜色的掩护,在波涛汹涌的河面,在敌机的疯狂轰炸下,争分夺秒抢修一座通向对岸的桥,以确保我方人员辎重迅速开赴金城战场。接到任务后,志愿军工兵连全体官兵不惧困难、不畏牺牲,立即投入工程中,与多番前来扰袭的美国侦察机和战斗机斗智斗勇,在火光冲天、桥面数次被炸毁的险恶环境中拼死竭力,付出极为惨烈的伤亡代价后终于保障了桥的畅通。“人在桥在,人亡桥亡。寸土不让,血染碧江。”——这是一个关于“大桥保卫战”的悲壮故事,更是一场气壮山河的“家国保卫战”。
影片制作者在短短几个月内去构思和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故事,显然时间紧张,因此只能避开恢宏场面、史诗对决的寻常套路,也没有在长津湖、上甘岭等经典战役上过多停留,而是从“金刚川上架重桥”这一战争“序曲”“前奏”中找到灵感,小切口、深挖掘,却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人们观罢影片不由得联想:一个偏离主战场的局部战斗尚且如此,则最后的战役——金城战役之酷烈可想而知,借用文学中“暗示”、“含蓄”手法,留给观众不尽的余响和慨叹。可以说,用“主题突出、选材精巧、人物鲜明、节奏紧张”评价这部战争片并非溢美、不失公允,这也是该片独具一格、特色鲜明之处。
不追求传统战争片浓墨重彩和宏观叙事,而以小角度、微透视进行深入细腻的刻画,凸显人物形象的生动饱满。影片不是对英雄个人形象的工笔细描,而是对群英谱的简笔勾画,着眼于“集体”而非“个人”。抗美援朝战争是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极大爆发的时期,无数志愿军战士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习近平总书记说:“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在影片中张飞、关磊、刘浩、闫瑞、高福来等普通士兵身上都表现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张飞和关磊的兄弟情、战友情、生死情,那种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家国为重仁义为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贵品质和凛凛风骨,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张飞拖着残肢断腿艰难而坚毅地坐上炮台,拼尽全力与敌机同归于尽,被烧成焦炭还保持向敌机开炮姿势的特写镜头,真是令人惨然泪目!
影片坚持“写实主义”,通过对普通士兵、对“小人物”的观照更好地表现“真实感”。除了主角特写镜头外,对白的精心设计、方言的糅杂运用,对“敌人”形象去脸谱化、去程式化,也可谓匠心独运、煞费苦思,更从侧面映衬我志愿军战士血肉丰满、形象突出。
除了题材内容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人物形象塑造有力外,这部影片在艺术技巧上也可圈可点。从开机到杀青,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这样一部战争大片,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
三位导演通力合作,博采众长而又力求风格统一,毫无拼凑嫁接之嫌,这种合作拍摄模式也是业界一种新的探索尝试。四个片段三个视角表现同一主题,在国产电影中这一手法新颖前卫,颇像传统诗歌“赋”的铺陈,重章迭唱反复渲染主题,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当然,最大的创新点乃是以我方工程兵、敌方飞行员、我方高炮班三个不同视角来展现金刚川上架桥这同一主题,如何衔接过渡而不显重复拖沓,的确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是最考验导演功力之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道菜难以调和众味,一部片更难众口一词。《金刚川》上映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鸣,这是好事,一部作品既能收获鲜花和掌声,也就要有直面质疑和批评的气度。
有的观众对非线性多角度的表现手法尚能接受,在《敦刻尔克》《1917》等战争大片中也似曾相识,但认为在角度切换处可以更加流畅,在场景再现时要留意去重复。有的观众指出金刚川战斗与史实有较大出入,认为影片对这次战斗的地位作用有夸大之处,而当时的敌我力量对比也没有影片中形容的那么大。有的观众对“关磊”这一角色设定表示不解,认为过于表现他的英勇和情义,“过犹不及”,反倒成为逞强好胜的“兄弟义气和匹夫之勇”,有损我志愿军组织性强、纪律如钢的形象。有的观众认为最后的“人桥”片段有打“悲情牌”之嫌,让人产生志愿军不是“真正打败打服敌人”而是“靠牺牲感动折服敌人”的不好联想。
可见,改变大众习惯的叙事方式,培养观众对新手法的接受度;历史题材创作尤其是严肃题材的改编,尊重史实而又不是单纯对历史的摹写复印;对英雄人物恰如其分的表现,对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平衡影片创新与观众接受,使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这都是今后影视界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必须面对的问题。
但,总得需要时间去摸索和积淀,总得有人“敢吃螃蟹”、“导夫先路”。当前中国电影正步入工业化“蓝海”,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太需要尝试和探索,太需要创新和突破,而《金刚川》这么一部大题材电影,敢于向要害处发力,敢于在阵痛期“破茧”,不能不说是承载了巨大的勇气和责任。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其价值意义远不止于本身,它的衍生价值和溢出效应更应该被重视。这就要求影片既要“入得其中”又要“出得其外”:不仅有好的题材、故事、情节、构思、场景和对白,使人观影时酽然沉醉,产生身临其境的“即视感”甚至庄周梦蝶式的“物化”,而且更要追求以作品的思想艺术感染人打动人,令人回味无穷,深受感触启发。
《金刚川》这部电影,让我们领略了什么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什么叫“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这既是影片带给我们的精神震撼和情感共鸣,更是中国军人历久弥新、永不磨灭的巍巍军魂,是留给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内容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票房表现兼顾的角度来讲,《金刚川》是一部值得推荐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影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金刚川,国士殇;身为尘,气犹长!70年前,他们的躯干倒在旷野沙场上,倒在晶莹白雪中,倒在静默青山里,倒在追求光明和自由、反对黑暗和奴役的漫漫长途;70年来,他们的精神活在历史教科书里,活在时代光影画卷上,活在人民风骨血性中。英雄往矣,流芳万世,他们叫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烈士殁矣,浩气长存,他们是人民子弟兵,是天地间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