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1968年大选年的美国社会,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媒介对于社会现实的介入更加无孔不入。比照当年同样混乱的美国政治生态,对于什么是一场政治秀、什么是一场阴谋,当年是借助广播、报纸和电视建立的事件文本,与尽可能多的民众互动。现在互联网与新媒体带来了更加充分的媒介化或者说再媒介化的环境,这份互动变得更即时,更碎片,更多变,也为建构一个历史事件的叙事文本增加了难度。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不仅仅是一场重要的民权事件。它就像美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枚钉子,每当这个年轻的国家濒临政党倾轧、信仰崩塌和文化撕裂的社会动荡时,这枚钉子就会隐隐颤动,隔空传来当年用鲜血和生命置换出的一波波声浪:“全世界都在看,全世界都在看……”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左翼运动反抗国家权力泛滥的标志性口号,也是最近的热门影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于新冠疫情最严重的这个国家,新一轮的平权运动和新保守主义思潮是如何在又一个关键的大选年里上演起似曾相识的戏码。1968年的大选一波三折,它的背景是越战不断增加的伤亡人数与反战浪潮,各个党派和组织掀动了此起彼伏的平权运动,以及与此同时不断出现的枪杀与流血事件。今年,新冠疫情不断激增的感染和死亡人数与白人警察过度执法导致的抗议活动在全美各地不断升级,美国两党的选票也从来没有的充满紧张、对峙与悬念。所以不难理解,以古喻今的这部“冲奥”影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为何会放弃在影院全面上映的机会,与Netflix 合作,赶在10月16日在流媒体上与公众见面。
此片是好莱坞“金牌”编剧艾伦·索金执导的第二部影片,剧本启动早于2007年,原本斯皮尔伯格准备指导,并打算在2008年的大选前上映,却阴差阳错地推迟了12年。如何发挥纪实影片的最大媒介效果?就是让它深刻介入现实,把上映本身变成一个超越于文本的媒介现象,在公共媒介空间充分发酵。不求影响选票,但求售出更多的影票。可以说此片从立项之初就明确了这个方向,去实践电影的双重媒介价值。
影片中这场历史上著名的不公正庭审,发生在大选年之后,是尼克松新任政府对上一年震动世界的芝加哥流血事件进行的一场以正视听的法庭政治秀。这场接近6个月的漫长审判,为艾伦·索金的电影中重现,要实现以上媒介目标,在文本层面需要解决三重叙事题目:如何看待那场历史性的庭审?如何通过那场庭审抵达芝加哥那场著名的民运骚乱?如何从当下现实出发看待那场庭审中民运各方的文化冲突与政治立场?可以说艾伦·索金的影片为这样复杂而艰难的三重叙事,提供了一个经典样本。没有用取巧的视听技术遮蔽历史话语,如同艾伦·索金的剧作一直以来坚持的那样,也没有回避他个人的理想主义、左派立场和精英视角。
高度凝缩的戏剧时刻
艾伦·索金善于创作传记电影。《史蒂夫·乔布斯》选择了乔布斯生前三件关键性产品的发布时刻,他相信乔布斯“改变世界的前一秒”的高光时刻,蕴含着他传奇一生的巨大势能,他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会反复出现,从而带来高密度的历时性的戏剧性,是塑造复杂人物与揭示隐秘情感的最节省的结构方式。有意思的是,人物高浓度的戏剧时刻,有时候往往被艾伦·索金置于法律诉讼的叙事压力下,这种压力不仅可以捕捉和串起过往的戏剧时刻,还为过去时间带来重新审判的视角,从而在传奇与真相之间形成张力,完成一种将人物落地的双重叙事。《社交网络》如此,《茉莉牌局》中也是如此。到了《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中,诉讼线索,直接具象为如舞台剧一般,一群身份各异者混乱失序、冲突不断的庭审场面。
两两对列的群像
影片片头用五分钟组接了众人前往芝加哥前的表白,再加上首场庭审前的一分半钟长镜头,就以机智高速的对话、犀利幽默的剪辑以及清晰连贯的调度,高效地结构出两两对列、个性鲜明的人物群像。如最重要的两组被告:“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成员与青年国际党(异皮士),前者知性谨慎、遵循规则;后者肆意妄为,荒诞不经。具体到个人,学生组织的海登与戴维斯,一个才华四溢咄咄逼人,一个清秀安静藏愚守拙;异皮士的霍夫曼与鲁宾,一个投机取巧、智慧诡辩,一个轻信他人简单多情。同样主诉官与辩护律师对列,两个主诉官与两个辩护律师也各不相同。这其中还包括两个黑豹党领袖、两个被卷入的民运人士、一个国家终战委员会的成员也是以父子方式勾画人物的。
政治秀与反政治秀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的庭审戏场场都不缺戏剧性,表面上看其中的戏剧冲突主要来自于满腹偏见、傲慢失控的大法官与因争取话语权而“藐视”法庭的反战人士之间不断升级的对抗,实际上主导审判的却是政治对于司法的剥夺,是强调“法律与秩序”的尼克松政府的保守主义语境下,新任总检察官推动的有着明确政治动机的有罪设定,是一场有选择的示众。
剧作设定里,这一点霍夫曼远比海登看得清楚。所以法庭上的混乱还联系着被告们在法庭外的不和。在频陷瘫痪的第一场庭审后,是几组被告之间的巨大争议。怎么对待这场审判?怎么看待这个法官?怎么呈现个人形象?怎么认识抗议活动的目标?怎么定义进步运动的胜利?
海登主张在正当的司法程序中最大程度地争取正义与公平。霍夫曼则认为在国家机器无视公民的平等、尊严与生命的前提下,法庭是秀场、集会是秀场、反战游行也是秀场。司法机关无视美国的立国之本,要公然进行一场滑稽的政治审判,那么他们同样可以利用媒体放大它的荒唐。
视觉呈现与主题弥合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视觉呈现与它的批判主题达成了高度一致。在庭审戏的现时空间里中,无论是总检察长的办公室,还是在庭审现场,处于在反战立场上的角色,无论是七个抗议人士、无辜卷入的黑豹党领袖,还是辩方律师,以及还有着一点职业良知的年轻主诉官,影片都没有给出他们的主观镜头。也就是说在1960年代的那场政治审判里,他们都是被告。
同样,重审1968年芝加哥的暴乱事件,影片在时空呈现上交织着黑白纪录片、交叉着卧底警探引导的闪回片段,还有着主诉官的陈述、辩方律师的推论与霍夫曼在大学的演讲,几个角色却都没以时代被告的主体性身份陈述那场事件。只有在结尾的时候,一份实况录音带放在了海登的面前,他无法回避地看到最终那场流血事件,他的冲动、口误与偏执带来的灾难。
也正是这样的时空呈现方式,经过六个月庭审,人们共同见证了这个法庭上的姓名歧视、种族歧视、所有的辩方动议被驳回、关键证人不许出庭,无视黑人需要律师的请求以致于当场捆绑羞辱人格等等意识形态越权法律的行为后,所有的被告逐渐认识到自己之所以是被告的原因。霍夫曼肯定了海登的才华,海登也看到霍夫曼“哗众取宠”后面不是图财而是智慧。影片结尾霍夫曼代表被告方作证,严肃起来,妙语连珠,征服全场。而海登在总结陈词里放弃了个人申诉与被释放的机会,完整地宣读了这150天的庭审中死去的年轻战士的名单。所有人因共同的反战意志重新站在了一起,无视法官再次响起的气急败坏的锤子声。不管庭审结果如何,将撕裂的社会重新弥合,将国家正义与民主理想的信念重新唤起,这才是影片要达到的叙事目的,也是导演积极回应美国当下现实的左翼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