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青春歌舞片,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什么?《音乐之声》、《爱乐之城》、《芝加哥》?美国好莱坞还是印度宝莱坞?这些歌舞电影以宏大绚丽的舞美,缤纷灿烂的色彩,悦耳动听的乐曲,极具梦幻特征的舞台戏剧化的呈现歌舞场面,为观众营造了一道道丰富的视听盛宴。它是音乐、语言、形体展现最极致的创作平台,是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类型。
但对于我国来说,它在国内的电影市场上仍是一个相对冷门的类型,创作上稍显薄弱。目前观众稍有印象的现代国产歌舞片,还停留在2005年的《如果爱》以及2015年的《华丽上班族》。由于缺少堪比西方的观影群众基础和电影文化传统,且这两部还都是以轻戏剧、舞台表演化为其歌舞呈现手段。此类歌舞的“失真”缺乏代入感,容易导致观众出戏,影片效果、观众体验都不甚佳。如何有机的结合故事与歌舞、人物与音乐、真实与虚幻等等问题是歌舞类型片创作的要点与难点。
中国新疆——“歌舞之乡”,它是一片拥有多民族文化、天生以能歌善舞著称,并以具有如日常生活般丰富的音乐、歌舞底蕴为强烈地域特色的“神奇土地”。对于被这片土地滋养着的人们而言,“歌舞”就是生活、就是日常。作为探索中国歌舞片类型电影的创新之作,由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的歌舞青春片《歌声的翅膀》,整合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地域特色优势,大胆突破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带您进入一个全新的、真实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歌舞世界。
影片讲述了三个不同民族的,怀揣着梦想的青年音乐人,为了寻找最纯真、最朴素的音乐本真,毅然踏上追求音乐创作“高峰”的采风之路,为观众开启了一场音乐逐梦之旅。期间还交织上演着上世纪祖辈们守边护国、无私奉献、忠贞不渝的人与事。他们一路行遍新疆大地,饱览了新疆的大美山川,突破重重险阻,增长了才干,荡涤了心灵,采撷到各民族丰富的音乐、舞蹈营养,最终找到自己,并在梦想与现实的“高峰”慕士塔格峰前创作出了饱含深情又激情飞扬的满意之作。
摄制组一路行程万里,通过镜头展现了多达八个民族的民风民俗,音乐歌舞;涵盖了新疆的草原文化、高原文化、绿洲文化、湖泊文化、沙漠文化、公路文化和城市文明,多民族的音乐歌舞样式,各地州奇特的大美风光和绚烂多彩的民风民俗。充分发掘了新疆的文化资源,把新疆的大美山河、多民族民风、民俗和能歌善舞的人民完美的融合起来,通过讲述一个青春励志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辽阔美丽、发展进步、现代时尚、团结和顺的新疆。
音乐歌舞片,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即是音乐,所有的舞蹈、歌唱、表演都需要音乐加以配合与表现,同时它还将承担起叙事、渲染、抒情等等多种艺术功能。本片主题音乐的创作先于成片制作,精度就会大打折扣,如出入点、高潮点、节奏等与最终成片不吻合;为保证原创音乐结构完整性,而忽略画面构图、景别转折、人物情绪等多种细节,从而不能保证音乐与画面情绪的完美结合等等矛盾突出。故对多达7首主题曲,30余段情绪音乐的处理与再创作是本片声音设计创作第一大难点。
以下将截取影片中一些段落实例为切入点对本片进行解读与探讨。
音乐结合画面需要再处理应用
根据原始音乐的节奏调整配器的运用,配合画面景别的变化,展现大美新疆。以展现五彩湾俊美壮阔一段为例。进入五彩湾段落音乐结构是悠扬钢琴20秒+重音鼓转大弦乐高潮持续,整首曲根据音乐配有中音鼓和低音鼓。本首音乐结构完整,高潮转折流畅,但配合精剪画面后就显得不是很到位。原始音乐的高潮点,出入点和鼓点都与画面错位。需使用原始音乐的分轨素材进行一一调整。在音乐开始的前奏段落配合汽车运动缓缓进入,当呈现五彩斑斓的全景画面时运用低音鼓轻缓点缀,从而转入音乐第二段落,当画面呈现经典的五彩湾壮阔画面时,音乐进入高潮点,重低音鼓作为画面的转换切点,同时音乐音量也达到最大。此时声画高度契合,向观众完美的展现了新疆独有的波澜壮阔之美。这段音乐的处理重点是对低音鼓音源的运用,用鼓声作为画面转承契合的重点,将情绪逐渐推向高潮。另外利用低频穿透和扩散特性,从多声道发出触及观众神经感官,提升现场感和兴奋度,犹如身临其境。记得笔者在参加首映式时,吉普车穿越五彩湾,伴随着低音鼓的震撼,听到观众席不断发出惊叹声。本段音乐调整的重点是低音鼓配合画面转换位置。
音乐随画面设计留白的情绪渲染
以“马上冬不拉”一段为例,此段落是展现哈萨克民族。远处冬不拉的琴声轻轻地回荡在草原上,随着冬不拉琴声突然变大、节奏加快,引出如扑面而来的几十匹狂奔的草原骏马,马背上是挥舞着冬不拉琴的草原俊男。音乐以快而铿锵的拨弦声催动着镜头在奔跑马蹄与牧民身姿间交替切换,当冬不拉琴声到达高潮时,奔腾的马群慢镜头划过画面,音乐随景别变换戛然而止,留下回荡在草原的马蹄声和青草的芳香。这里的音乐中断与慢速夸张的马蹄声融合在一起,并制作成山谷间回荡效果,用夸张的形式渲染哈萨克草原风情,同时也为紧接着草原歌舞对唱留出转换空间。
此段中音乐使用了纯粹民族乐器冬不拉的民间弹奏法,音乐配合画面运动速度、节奏来展现草原牧民的热情奔放。在实际拍摄、制作中由于音乐会先期录制好,后期再与实拍画面贴合完成。在本片中,尤其是有动物演员的参与,很难让两者的节奏相吻合,虽然剪辑师很费力的通过调整画面来配合音乐节奏,但在后期录音师看来还有不小误差的,这就需要录音师在编辑声音时对音乐进行再调整,又不能损伤音乐节奏,所以后期录音师常常是一拍一拍的调整,每一节拍均是按照毫秒级进行微调,以求音乐节奏点与视觉动作高度吻合,有时需要删减音乐以达到音乐高潮点与画面张力高度吻合。
生活与艺术的融合——干湿声合理运用,还原真实日常
以歌曲《来撒来撒》一首为例,克里木饭馆门前,老板克里木边唱边向游客介绍新疆美食,作曲提供的原唱是由本片导演演唱,在音乐棚里录制并制作成标准CD形式,作为歌曲欣赏无瑕疵,但结合到画面中演员带喜剧化的表演,就明显不生活化,尤其是演员边做动作边演唱,缺乏与画面配合的真实感。观众可以接受舞台上的完美演唱,但电影是生活的再现,应该更接近日常生活,故需要用分轨素材重新调整了原唱音高、音调、频率等很多细节处理,使演唱音色与演员说话时音色基本保持一致(尽管人在说话和唱歌时的音色音高会有很大区别,但在电影表演上使之趋同一致,会让观众感觉更真实)。
从感官上说,歌曲在经过后期各种技术处理后,尤其是人声由干声变为湿声后(简单理解就是加混响)人声会变得圆润,听感更好。但同样的问题,电影画面中演员是在实景中表演,背景、服装、化妆、道具都是真实的,完美的演唱会与人物动作表演脱节,会让观众有假唱感,容易出戏。虽然干声真实,且与对白语言音色最接近,但缺点是缺乏圆润,气息明显,不适合整首歌曲使用。故采用干声渐变湿声的方法,歌曲的第一小段用干声,用真实带入。之后随镜头运动及景别变化,让歌声干湿性自然过渡,同时利用外景街道环境声效配合着干湿声的转换,将完美歌声完全融入演员表演,即干声演唱时有正常的环境背景声,随着歌声转湿声后背景环境降到很小,达到由真实干声转到完美歌声的艺术效果。到歌曲的结尾是4个主人公的入戏打断克里木大叔的演唱,完美结束。
本首歌曲的处理重点是采用干湿音色转换,强调与真实完美结合。同时将演唱者音色与演员台词音色调整一致,也是追求还原真实的日常。
声音效果音乐化的交互使用
本片故事中呈现了两个不同时空,原创音乐对此并没有很好的处理方式,制作中通过对同一旋律、同一乐器在音乐节奏上进行变化的方式来构建这两个不同时空,如塔城歌舞中男主经由手风琴合奏跳转回忆片段,同一段旋律进行不同节奏的演奏,音乐间的无缝衔接,使年代感瞬间迸发并交织时空。
以进入喀什古城一段为例,四人进入古城,由强劲带有爵士风、电子乐风的音乐带入千年古城,鲜明的声画对比凸显出了古城的现代风貌。画面用一连串极具维吾尔民俗风事件(传统打铁、打馕、弹棉花、碾药茶、筛干果等等生活场景),以呈现古老传统文化。
所以需要通过音乐将碎片画面串联为整体,紧密配合音乐节奏,旋律,让动作音效贴合画面,与音乐一起完美的协调统一。通过对音乐和音效的调整,你不会感觉到音乐的存在,但又让所有的动作表演带有着音乐的韵律。
本段在艺术效果设计上是配合音乐节奏快速切换一连串动作事件。
其声音重点是突出民俗事件真实效果声。在前期现场声音采集时,为保证这些非常独特的原汁原味声音,采用了多只话筒来完成近场实声和空间声场同时录制,在后期编辑时,参照画面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对齐。在与音乐结合时为避免动效音响音色与音乐音色重叠,产生叠音变形,于是通过压缩效果器让动作音效响度增大,同时对影响重叠的单音通过频谱分析提高或降低对应点频率达到突出音响效果,从而保证音乐连贯性。
而该段声音的处理重点则是强调动作音效与音乐的和谐统一。
声音本身是可以讲故事的,在电影中,声音要配合剧情把画面呈现的情节,通过还原真实、同时满足观众听觉,并且用夸张和完美的声音来感染观众。让声音回归真实世界,让声音在影片中没有痕迹的展现给观众。
画面、音乐与其它所有声音元素的有机结合为本片的成功奠定基础,在本片的前期创作和后期的精雕细琢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可以深入探讨,期待您亲自前往影院观影体验。希望我们从细节出发,一毫一厘的不放弃,能够不负您的殷殷期望,为您送上一份完美的视听盛宴。
(作者系天山电影制片厂副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