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堪称人类历史上的魔幻之年。我们在这一年见识了病毒、灾难和厄运,也见证了勇气、光亮和希望。从步履维艰的2020年到仍然充满未知风险的2021年,有两部电影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心情:《滚蛋吧!肿瘤君》和《温暖的抱抱》。不得不说,在新年档期推出,后者是非常聪明的。在交织着期待和不安的过渡时期,人们确实需要温暖的拥抱来安抚内心的紧张和不确定。影片在最后提议观众相互拥抱,不仅非常契合节日气氛,也有效达成了银幕上下的互动交流。截止到本文写作的1月3日,上映4天的《温暖的抱抱》累计票房已超过5亿,位列《拆弹专家2》和《送你一朵小红花》之后。尽管豆瓣上的评分低至5.6,各种差评也层出不穷,但高居不下的排片率和不断上涨的票房却证明了普罗大众的倾向。
鲍抱(常远饰)是个强迫症患者,他对计划和整洁的执着不仅让他自我隔绝,也把自己逼到崩溃的边缘。在他决定实施分秒不差的自杀计划的时候,意外地被宋温暖(李沁饰)阻止了。阴差阳错中,性格迥异的两人组成“起死回生”乐队,一起参加了唱歌选秀比赛。
鲍抱对计划和整洁的执念,表面上看是对理性和规矩的热爱,其实是对真实生活的恐惧。这种恐惧的源头来自原生家庭,他的父母就是两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拒绝拥抱,拒绝真实的情感交流。而因他而起的创伤记忆(父亲死亡,母亲发疯)更是让他远远地躲开人群,缩在由手表、闹钟、消毒液搭建的真空世界里。
看起来乐观开朗的宋温暖其实也有“病”——前男友王为仁(乔杉饰)的伤害。而她“治病”的方法是在公开选秀时演唱歌曲《骗子》,揭露王为仁的真面目。为了治“病”,宋温暖需要鲍抱的帮助。而鲍抱也在与宋温暖的交往过程中接受了真实生活,治愈了强迫症,两人在甜蜜的拥抱中重获新生。
疾病是一种隐喻。就像雪莱、济慈赋予结核病一种精致的文雅,韩剧中那些年轻貌美的女主角也让白血病变得罗曼蒂克起来。失忆(《拆弹专家2》)、抑郁症(《如果声音不记得》)、强迫症(《温暖的抱抱》)是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象征,而爱情,则成为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温暖的抱抱》改编自韩国电影《计划男》。原作入选豆瓣上“2014评分最高韩国电影”榜单。虽然说不上是惊世之作,但有着韩国爱情片特有的充满生活质感的细腻。相较原作,《温暖的抱抱》在叙事上有不少硬伤。
《计划男》中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发展铺垫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男主韩在锡(郑在泳饰)一开始并不喜欢大大咧咧、生活邋遢女主李智媛(韩智敏饰)。同意与她组成乐队参加选秀,其实是因为想获得他心仪的另一个女孩的芳心。在女主的过往情史被曝光之后,男主质问女主找他来组队是不是想利用他。即使后来两人都发现了对方的可爱之处,暗生情愫,也没有马上表白,而是在等待中默默靠近。两个有精神疾病/情感创伤的成年人,不可能像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那样爱得不问缘由,《计划男》尊重了这一事实,书写出的爱情故事令人信服。
《温暖的抱抱》中爱情基本属于简单粗暴的“空降”。影片中用了一个升格镜头来表现鲍抱对宋温暖的一见钟情。这个一见钟情就支撑起着鲍抱容忍宋温暖的各种越界和折腾,直到宋温暖也按照剧本爱上他,两人修成正果。和不少国产爱情电影类似,《温暖的抱抱》中的爱情叙事肤浅潦草,既经不起情感逻辑的检验,也存在低估观众智商的嫌疑。尽管爱情电影的主题就是要不断确认爱情具有无远弗及、无坚不摧的天生神力,就是要成为现代人相互救赎的巨大力量,但要让观众认同这一点,给出一个坚实的叙事逻辑非常重要。
其次,《计划男》对心理疾病和心理治疗的表现虽然也有喜剧成分,但总体比较贴近现实。尤其是男主在舞台上回忆童年创伤的一场戏,不仅合理地解释了男主心理疾病的起因,也从侧面反思了父母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这一教育问题。《温暖的抱抱》中则是用漫画式的方式塑造了一群心理疾病患者,他们的疯癫表演虽然带来了喜剧效果,但却削弱了观众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尊重和同情。
《温暖的抱抱》延续了开心麻花喜剧惯有的狂欢气质,如暴雨般密集的笑点让观众从头笑到尾。同时,加入音乐剧元素也使影片多了些抒情色彩。但是,这种“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喜剧风格,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笑闹阶段,既没能像《驴得水》那样奉献出深刻的黑色幽默,也缺少了《半个喜剧》那种观照现实的敏锐洞察,观众们在起身离开之后,会把笑声像用过的包装纸一样丢弃在座位上。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曾提出对喜剧的希望,高级喜剧带给人的“笑”不应该仅是感官上的快感,更应该让观众在电影化的叙事中体会到丰富的社会意蕴与审美意蕴,让观众在喜悦的同时,也有感动的瞬间和回味的空间。作为新人,常远的处女作已经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但作为“开心麻花”喜剧品牌的构建者之一,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带来更高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