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上映的电影《拆弹专家2》提前燃爆元旦档,上映后连续6天票房冠军,以劲爆的场面、流畅的叙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口碑票房双赢。
《拆弹专家2》由邱礼涛导演,刘德华、刘青云、倪妮、谢君豪、姜皓文等实力派明星主演。毋庸置疑,该片是近年来国内动作、悬疑、犯罪类题材影片中的佼佼者。影片讲述了邪恶组织“复生会”对香港进行恐怖袭击,前拆弹专家潘乘风(刘德华饰)因一场爆炸案被警方怀疑牵涉其中,因受脑部创伤而失忆的潘乘风一边逃亡一边查明真相的故事。
可以说,《拆弹专家2》的成功,给同类题材影片在创作思路、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等方面提供了经验与启示。通常,此类题材影片常见的创作思维模式是:主要英雄人物身份确定后,故事围绕人物设置事件,平铺直叙,通过正邪双方的博弈升级,在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以同系列影片《拆弹·专家》为例,故事讲述爆炸品处理科高级督察章在山(刘德华饰)在执行卧底任务期间组织了犯罪团伙系列炸弹引爆,并将犯罪组织一网打尽。若干年后,犯罪团伙卷土重来,围堵拦截香港红磡海底隧道。章在山义不容辞,将犯罪团伙绳之于法。这一种类型的影片,倾向通过表现匪徒残暴和疯狂,以彰显正义警方的无畏与英勇。因此,与之复杂的生活现实相比,该类影片在表现正邪双方和人性善恶方面,往往缺乏可信度和真实性。
《拆弹专家2》在创作思路上别出心裁,从发展、变化与差异中把握住人物性格,从而使观众看到的不再是平面、刻板和老套的英雄形象,而是立体、丰满和具有人性的平民英雄。影片充分运用了预叙、闪回、倒叙等叙述手法,以情节发展的连续性为依据,设置悬念,环环相扣。
电影开场气势不凡,它预设香港国际机场遭到恐怖分子袭击,核弹爆炸,瞬间赤鱲岛被火海吞没,生灵涂炭,万劫不复。紧接着在黑场中,目睹如此重大灾难事件,观众悲悯之情油然而生,此时画外音给出了核弹爆炸的原因:愤怒可以摧毁一切。“愤怒从何而来?”带着这样的疑问,观众顺利地进入到电影作品的视域中。
人们探寻“我是谁”的过程是复杂与艰辛的,它必将经历数次“我不是谁”的试错过程。观众在观赏影片的两小时内,则与电影主人公潘乘风在一同经历寻找自我的过程。
影片“男一号”潘乘风曾是一名优秀的拆弹专家,自信、自律、自强。他与董卓文(刘青云饰)同是香港爆炸品处理科高级督察,也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在一次拆弹任务中,两人默契配合,成功拆除了炸弹,潘乘风让刚得知母亲患癌症的董卓文先离开现场,自己完成扫尾工作,却不慎被藏在微波炉内的另一颗埋伏的手雷炸伤,为此,他失去了一条腿。成为残障人士的潘乘风并没有自怨自艾。他戴上义肢,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耐力开始康复训练。这一段落,邱礼涛导演以交叉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潘乘风从适应义肢,扶着把杆走路,正常行走,抗阻肌肉恢复训练,再到长跑、原地起跳等一系列的过程片段加以连接,使观众对潘乘风的体能恢复过程获得了完整的印象,让每个片段的内在联系变得清晰可见、不言自明。
潘乘风性格极度自律自强,异如常人地迅速恢复体能,其内在行动源自他对“拆弹专家”的身份认同:回到拆弹工作一线,继续他的 “拆弹事业”,成为他在康复期间克服一切困难的心理支撑点。 “拆弹专家”的身份,已经成了潘乘风的执念。所以,当得知自己复职后被安排到文职岗位,他才真正意识到无论多么努力,都会永远告别 “拆弹专家”生涯,余生相伴的却是 “残障人士”的身份。极度自律自强的性格让他变得激进偏执:从“拆弹专家” 变成了“炸弹专家”,种下了愤怒的种子。潘乘风与有着同样心理扭曲且满怀愤怒的马世军组建复生会,谋划了一系列爆炸事件,造成惨重死伤。
阻止悲剧发生的关键在于消解“愤怒”,真正能消解“愤怒”从来不是外力,而是人的内在自我觉察。潘乘风意外失忆,让他出离了愤怒的世界,回到客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在一次次闪回中逐渐拼凑记忆,在善与恶之间游走。正当潘乘风游离不定时,他目睹了复生会里一名狙击手以玩弄游戏的方式连续射击阻止董卓文拆除破坏力强大的C-4炸弹,并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射杀了两位警员。潘乘风在这样的极端情景中萌生向善之心。
潘乘风这个复杂多变的人物是通过扮演者刘德华的表演使其成为可见形象,生动丰满。众所周知,刘德华是位优秀的演员。他在电影《无间道》系列中,也曾将亦正亦邪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拆弹专家2》中,“潘乘风”名字暗示其多变的复杂性:他是“拆弹专家”时,如春风得意,扶摇而上;他是“炸弹专家”时,对社会的愤怒让他成为了“疯子”;当他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换整个香港的平安,终于如名字那般“羽化乘风”。刘德华紧紧把握人物的内心行动线,牢牢捏住角色的独特个性,以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作为塑造依据,用表情和眼神揭示人物在规定情景中的典型状态。值得点赞的是,刘德华极其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物不同阶段的心理节奏,成功向观众递进式地展现了人物身份多次出现反转的曲折经历,张弛有度、顾盼生辉,抑扬交错、文武不乱。
博尔赫斯曾说过,任何命运,不论如何复杂漫长,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潘乘风在经历了自我探索的过程,抛开了过往种种误解与执念,回归到人之初的纯真状态——本善。影片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最后一分钟”,潘乘风选择了用生命诠释“拆弹专家”的使命和责任,从而回归人物善良、忠贞、执着的本性。
《拆弹专家2》在善与恶的追问与解答之中,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剥茧抽丝、高潮迭起,逐渐升华了主题思想,发人深省。影片让观众切身地感受到潘乘风悲恸的命运,也如同一面镜子,让走出影院的观众反观自己的现实生活,久久不能平静。人的一生漫长而艰难,不免经历短暂的“厄运”,但双眼不可被“恶意”蒙蔽。无论身在何处,其实选择真善美的主动权一直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正义和善良,终将战胜一切。这正是《拆弹专家2》的立意所在。
(作者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艺委会文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