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8版)
◎ 打造稳定电影品牌 “前作就是续集的宣传片”
系列电影的开发,往往基于首作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作就是续集的宣传片。”一个成功的系列电影,在梁君健看来要具有亮点,“首先是要有鲜明特征、有成长性的人物。比如《唐人街探案》系列的神探二人组,比如《叶问》系列中的叶问,人物很饱满,可以激发出一个又一个故事。第二是要有鲜明的类型特点,比如爱情、功夫、动作等,类型要比较稳定,不能来回切换。”
当首作成功打开市场后,续集作品不管是在前期寻找投资、后期宣发,还是正式上映时,无疑都会比单打独斗的“新面孔”更吸引投资人,更贴近观众,也更容易在影院端占据排片等竞争优势,从而撬动更大市场空间。就拿《唐人街探案》来说,即使前两部相隔三年之久,从贺岁档跳到春节档的同时,电影票房同样上涨了20多亿。第三部更是已经拿下超40亿的票房。这并不是个例。《拆弹专家》第一部2017年上映,收获票房4亿的同时,也赢得了不俗的口碑,去年底,原班人马的创作班底打造的《拆弹专家2》上映,一举拿下超13亿的票房。
对于片方来说,系列电影提供了稳定的票房保证。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剧本中心主任柏平认为,“系列电影提供了票房保证。这些系列电影都具有较好的口碑和市场效益。其中不少第二部、第三部系列电影的票房大大超过了第一部,也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经典影片和品牌。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创作模式。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一种借鉴方向,形成了一种电影现象,助力电影工业化和电影生态建设。”
显然,就市场来看,“观众对于系列电影认可度较高。尤其是动作、冒险等重类型、以工业化美学为基础的系列片,观众能够从中找到熟悉感。”梁君健说,不仅仅是国内,国外的漫威系列、“碟中谍”、“007”等等,观众都比较喜欢。在富海芳看来,观众对系列电影还是很欢迎的,特别是能做系列的电影,第一部票房肯定不错,观众的认可度较高。很多续集虽然不如前作,但凭借第一部的影响,趁势还是能取得不错的票房。
众所周知,系列电影在好莱坞已经非常成熟,第一部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为后续系列电影的开发降低了风险,所以好莱坞非常乐于打造系列电影。在柏平看来,“一方面是培植了一个强大的IP,另一方面也为后续衍生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比如《星球大战》,而这一点也尤其体现在动画电影上,比如《冰雪奇缘》、《冰川时代》等。中国系列电影未来的方向也将如此。”
当然,在电影市场逐渐以品质说话的今天,观众对系列电影的接受度,关键还是要看后续系列电影的质量,“质量决定一切”。柏平说。
饶曙光认为,像《战狼》、《拆弹专家》、《唐人街探案》系列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品牌影响力、拓展力都在不断提升。
比如《唐人街探案1》出来以后,饶曙光一直看好,认为可以成为中国电影难得一见的可以有效拓展的系列电影品牌。因此,饶曙光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曾当面对陈思诚导演表达了这个想法。
但是也有一些系列影片,急于兑现眼前的红利,实现利益最大化并且“落袋为安”,结果造成了系列电影的“断裂”,品牌效益的丧失。
比如《四大名捕》、《澳门风云》等系列,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系列电影品牌,但是由于后面的创意和制作都没有跟上去,创作和生产也都难以为继。
因此,开创一个系列电影的品牌不容易,维护和拓展一个系列电影的品牌就更难,毕竟“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饶曙光说。系列电影,开发了两三部后,很容易陷入“后继无力”的困境。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柏平认为,续集的再开发需要保持故事的连续性和新颖度,既要保证故事和前作有连续性,同时又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构架一个不同的故事,提高续作的新颖度,才能吸引观众。二是需要保持主创的连续性和新颖度。很多观众均是基于导演、主演的因素去观看系列作品,而往往主创因为档期、片酬等各方面的因素,不能在续作中出现。同时新出现的反派是否有新颖度,是否足够吸引观众,也决定着系列电影的成败。尤其是续作的口碑,很多系列电影往往拍了两部就拍不下去,主要是因为第二部口碑达不到预期,市场效益也不理想,收不回成本,进而直接影响了续作的开发。
◎ 加强品牌培育拓展 国产“电影宇宙”初显
系列电影想要实现可持续创作和生产,在饶曙光看来,重中之重是培育和拓展品牌,保持优良的口碑。对于创作者来说,要“爱惜羽毛”,潜心创作,不要急功急利。
在创作方面,“最好风格延续统一,尽量保持阵容,有创新创意,不要想着蹭热度,赚快钱,浪费IP。”浙江星光院线总经理富海芳说。
那么如何保证续集的质量?“首先要抓住前作观众最关心的情节或者人物。上一部作品中人物的最终解决会是什么?下一步又将遇到何种问题?这是观众关心的话题。也因此,很多系列影片会在片尾留下彩蛋。”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开辟另一个天地。柏平认为,“系列电影不能沿用上一部同类型的情节和场景,必须在故事和场景上开辟另一个天地,开辟新的更大的困难,设置更大的更难对付的BOSS,才能有新奇感,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风格统一,这也是系列电影成功的法宝之一。“保持统一的基调。在整个影片的风格上,需与前作保持统一的基调。”柏平认为,另外系列电影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演员和角色往往捆绑在一起的,当观众熟悉了这个演员,贸然更换演员是很“危险”的。“有趣的人物不能丢。前作中一些有趣的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不能丢,最好是原班人马扮演,这些人物是观众最关心的。《速度与激情3》因为换了人物和故事,被沦为整个系列电影中最差的一部。”
系列电影是类型电影的再生产,是电影品牌的培育和拓展。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系列电影可以说是IP的另外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IP。饶曙光认为,如果过于强调原创而轻视IP或者妖魔化IP的话,也会影响和抑制系列电影的发生、发展。
饶曙光认为,原创和IP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不可或缺,完全可以实现一个良性互动,而不是有我无你有你无我。我们需要讲点辩证法,树立辩证的思维,辩证的方法。无论如何。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影规模的不断扩大绝对也离不开IP。电影院对电影的需求量不断在增长,也必须要有更多的系列电影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观众的需求。市场需求也好,观众需求也罢,都可以说是“群众利益无小事”。中国电影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系列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IP。
《唐人街探案》系列导演陈思诚认为,从电影本体考虑,好莱坞近年来最卖座的前十部电影中,大部分是系列电影,因为系列电影更容易与观众建立长久的情感互动。从电影之外考虑,特别希望系列电影能助力中国电影更加产业化。如果盈利模式永远只靠票房收入来支撑,电影产业很难发展壮大。“中国电影需要更多IP化基因。如果不具备这类基因,我们的内容本体跟其他行业很难实现交互。未来应该有更多电影可以与游戏、旅游等行业交流融合,将内容生产的脚步跨入其他产业。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其实,好莱坞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拍摄了8部电影,成为魔幻系列电影中的经典。国产系列片中,《战狼》、《拆弹专家》、《唐人街探案》拍摄了两三部,已渐入佳境。拿《唐探》系列来说,首作是唐人街背景下的“侦探+喜剧”故事;续作又碰撞出了世界名侦探大赛的概念,让故事具备了空间性和时间性,也就有了建设“唐探宇宙”的基础。第三部,则跳出了唐人街的局限,开始了多视角风格呈现。“唐探宇宙”规模初显。
“电影宇宙”包含多个系列电影,是一种共享世界观的电影概念。它的重点已不是故事,而是庞大的世界观。在陈思诚的构想里,未来的“唐探”主线电影,可能会接近于“复联”的感觉。此外,乌尔善的《封神》、郭帆的《流浪地球》以及“哪吒”、“西游记”等系列,都有建立“电影宇宙”的潜质,为国产系列电影可持续发展助力。
无论是从电影产业的规模,还是从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系列电影都是不可或缺的。饶曙光说,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花大力气来调整深层次的电影观念,推动电影工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推动电影企业规模尤其是电影制片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完善电影制片人中心制,推动系列电影得到更好的拓展和发展。稳定的电影品牌就代表着这个品牌有一套稳定的生产创作和消费逻辑。建立稳定的电影品牌,形成稳定的观众群,以此来传递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全方位推进电影强国建设,是当下电影人需要长期思考且不断努力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