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内连续翻译了几本关于美国的非虚构图书,他们都致力于描述美国的衰落,尤其是底层令人悲伤的状况。一本是哥大新闻学院老师杰西卡·布鲁德的调查报告《无依之地》,一本是耶鲁大学博士J.D万斯所撰写的自传《乡下人的悲歌》,还有一本是《下沉年代》,这些书对于美国现状的局部或整体做了描绘和剖析。前两本书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改编后的电影与原著同名。
由非虚构文学改编成的电影,应该有一个相当强的现实表达的诉求,所以这两部影片,不仅仅让我们做艺术欣赏,而是有传达知识的功效,我们经由此来看美国的现实,也可以看这些人是如何解释美国底层社会,并去评价它的。在当下,知识界思想观念和对世界的认知有着巨大的撕裂,这些阐释美国社会的影片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启示?
刚刚发布的奥斯卡提名名单,《无依之地》获得了多项提名,而《乡下人的悲歌》也有两项提名,不过是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化妆两个相对次要的奖项。之前看美国影评人批评 《乡下人的悲歌》是朝着奥斯卡的方向拍摄的,导演是好莱坞资深导演,拍摄过《美丽心灵》、《对话尼克松》。但是显然,最近几年,“过于好莱坞”的影片往往并不讨喜,《无依之地》相对不那么好莱坞,却显然获得了更多认可。
我相信这两部影片的接受过程中,背后也有更复杂的心理。《乡下人的悲歌》的原著出版的时候,正是川普上台前后,人们经由本书来解释川普的上台。本书里面对于美国中西部铁锈城市里人们下沉的生活的解释,不是批判政治和社会结构式的,而是将他们没有希望的生活归结为“乡下人文化”的原因,作者J.D万斯出生于肯塔基,生活于俄亥俄州西南部铁锈城市,以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他讲述了福利社会对于当地的穷人生活是起到了多么坏的腐蚀作用。作者的家人以前都是民主党的信奉者,后来在一夜之间发生了转变。但他对于自己命运和家乡当地文化的解释,很多读者在公共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电影《无依之地》的制作和出品则是在拜登上台前后,其原著似乎与当下的时代精神又不谋而合,因为这里对于那些流离失所的美国游牧族的解释,则显然是从整个社会结构和资本主义系统的弊端来解释的。其中呈现的是群像,有众多的人物,但是每个人物的命运作者都给予了清晰的解释,他们大多由于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房地产出了问题,或者工作机会丢失,大多从中产阶级的生活跌落到了最底层,然后买了房车,或者改造了厢式货车,过起了车轮上的生活,在这些人的眼里,是整个资本主义系统的败坏带给了他们厄运,所以他们反对美元霸权,反对房地产金融暴政。
但是原著和电影对于事实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杰西卡?布鲁德和来自中国的赵婷对于游牧族现实的阐释存在着微妙的偏移。这与原著与改编者必然存在的缝隙有关,更多的当然也与他们观看美国社会的视角以及政治态度的强弱有关。当我们看电影版《无依之地》,影片开始部分给予人们的感受是非常难过的,这完全不符合中国大部分人的想象。尤其是摄影在这个部分做了很多美学上的处理,据说多使用了自然光和弱光,有些地方的照明是LED灯完成的,这给人视觉上很压抑的感觉,它用来配合电影中对游牧族艰难生活的讲述,其实是很吻合的。一般在这个部分,我们的观众往往就开始产生很多的不适。
但随着“科恩嫂”扮演的芬这个角色的行动的逐渐展开,观众却慢慢释然了。芬这个人显然是有力量的,她在生活中非常主动。她给自己的车起名叫先锋号,电影也让我们看到她其实是可以居住在妹妹家,但是她主动选择了放弃。她遇到了一个喜欢她的男人,也可以和对方一起过一种安稳的屋檐下的生活,但是她都放弃了。她喜欢大自然,喜欢更为自由的生活。她的放弃还由于她的情感世界,她深爱她的丈夫,所以无法爱上另外一个人。电影的改编似乎是必然地进入了一种情节剧化的情境中。但是看到这里,观众会觉得好多了,因为他们会发现芬的这种生活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自由的精神,这一切是她的主动的自由的选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难得心性和境界。
但若以原著为坐标,这个部分恰恰是有点浪漫化了的,开头的部分反而更为尊重原著。这是同时看过原著和电影的朋友普遍的感觉。当然,我们可以从作品的一致性上,来看这种处理的来源,比如我们很容易看到《骑手》和《无依之地》的相通之处,都是底层社会人群的生活,但是空间辽阔,有着独特的自由和宽广的西部气息。显然导演有其对于美国的感受和想象。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是无法要求这部电影和原著过于重叠,我们只能去做比较,去描述这个不同,并不能说这是影片的不足。
而芬的生活也不是那么简单。这条线是虚构出来的。创作者将芬的前史安排在内华州西北部黑石沙漠边缘的恩派尔小镇上,这个小镇因为石膏产业而存在了100年,不久前因为房地产萧条,这种建筑材料销售不动而停产,小镇于是瓦解了。芬的丈夫去世了,他们的房屋也无法居住了。芬在流浪之前,还是将部分家具放在了小镇上。她离开后,这里仍然是牵挂。她无法开始新的生活,因为她知道,如果完全放弃了恩派尔小镇,她和丈夫没有孩子,而丈夫童年的时候连父母都没有见到过,她的放弃就等于彻底抹除了丈夫在世界上的痕迹。但是,她也不能不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她应该如何自处呢?
这当然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这个悲伤和美国社会的某种衰落交织在了一起,它讲述了这种衰落对于个体的生活和精神的深刻影响。这就是电影,我们肯定不能要求它像社会调查一样,更不能说它美化了这个世界。另外,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很多人是不愿意听到美国社会衰落这样的说法的,因为我们在他者身上寄托了太多理想,我觉得这可以理解,但还是要正面现实,去直面《无依之地》的这种描述。当然,同样,我觉得我们也不必将这个衰落当作一种映照自信并带来我执的东西,因为就实际情况来说,美国最底层游牧族的比例是非常小的,而且他们最差也有一辆车,每月有四五百美金的政府救济,换算成人民币也有三四千元。若评价这部影片的人都是大学教授或者都市白领,那么必然会夸大其悲惨,这就是中国典故里的以上驷对下驷。若从本质真实的角度来说,也许这部电影中的描述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