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源自于20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经过战争期间的孕育及在战后重建过程中的发展和进化,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写实主义电影流派。新现实电影以真实社会环境中普通人的生活为落脚点,利用纪实的手法为我们打开了二战后底层人民生活的画卷,同时也由此引发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战后重建的思考。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电影理论的更新,在短短的几年后,标准意义上的新现实主义影片就从电影史上销声匿迹,虽然它消失得很快,但其在辉煌时刻产生的影响至今都能在各国影片中寻觅到。
一、新现实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40年代初,在法西斯统治笼罩的阴影下,意大利文艺界的电影工作者们逐渐萌发了利用电影作为武器来反抗法西斯压迫的想法。为了反对独裁政权控制下的法西斯官方电影“白色电话片”,同时也为了表达对以“制造梦幻”为乐的好莱坞工业影片的强烈不满,他们开始拍摄一些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电影,如维斯康提的《沉沦》等。与此同时,《电影》杂志的编剧们也吹起了战斗的号角,提出“新现实主义”的理论:巴巴罗教授在杂志上点出了电影“写实”的要求。这一时期,具有反抗意识的电影作品以及饱含真实色彩的讨论,在电影工作者的心里埋下了新现实主义的种子。随着墨索里尼政府的倒台以及法西斯的节节败退,意大利的电影工作者们开始探讨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新的制作方式,通过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等途径表达自己对新现实主义的理解。此时,《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应运而生,不仅奠定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基调,对以后的世界电影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二战后,意大利作为战败方,深受重创。电影艺术家们期望利用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深刻反思的内涵和“真实”记录的特点,帮助他们的民族从战后的碎砖瓦砾中站立起来。因此,新现实主义电影开启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48年维托里奥·德·西卡的经典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诞生了,电影绝大部分镜头采集自街头实景,用细腻的叙述方式、感人的情节展现和独特的创作理念以及展示风格,真实的记录了意大利人民在战后的彷徨,又在骨子里深深地印刻着奋斗的希望。
进入50年代,意大利人民生活状况大有改观,其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有所改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注重的围绕反法西斯斗争以及其统治下的社会悲剧两个要素逐渐失去了它处于主流电影中的位置。过多的政治化表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显得格格不入。除此以外,新现实主义常常只关注贫困的底层普通人与日常的生活。为了追求真实,即兴组织情节,忽视编剧,表演和人工素材的作用,这些偏执的做法比较严重的影响了影片的魅力。新现实主义在经历了几年的兴盛后,终于在1955年后被更新的形式所取代。
二、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
为了达到写实的目的,实现体现真实的宗旨。新现实主义作品包含6个基本的特征:
1.记录性。新现实主义电影多数以新闻报道或纪录片的形式拍摄,题材和内容来自于真实生活。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主要强调法西斯的战争罪行和人民群众真实的反法西斯斗争,从百姓的角度揭露战争期间与战争结束后带给意大利人民的黑暗和痛苦。因此,在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蓬勃发展时期,着重刻画当下社会中最底层的人们的真实现状。在这些不加修饰的真实记录,具有强烈的进步性和社会意义。《偷自行车的人》将记录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剧本的创作就来自于编剧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电影毫不掩饰地展示了那个时代意大利的基本社会环境以及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状态。真实地记录了战后重建时期,意大利底层人民失业、缺乏物资的艰难生活。
2.实景拍摄。“把摄像机扛到大街小巷上去”是新现实主义流派最响亮的口号之一。在影片的拍摄场景上直接展示了这个流派的“与众不同”,如取景地通常选择为事件发生的真实地点。如《偷自行车的人》中,所有的镜头全部是街头实景,没有在影棚里进行过拍摄。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对于影片的拍摄手法也力求还原现实,如自然光照明。《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中,即运用自然光的美学追求,将罗马街头的阴沉昏暗、教堂里的暗淡光线等都做了真实的呈现。除此之外,还有平实的拍摄角度、稳定的镜头语言等特点,都力求真实。
3.非职业演员。10年代开始,已经产生了以卓别林为代表的电影明星。到了40年代,职业演员几乎已经成了电影的标配。而此时的意大利,却反其道而行,新现实主义“还我普通人”的口号在此时响起。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代表,参演的人员全部使用非职业演员。非职业演员的运用,将“真实”二字发挥到了极致。使用非职业演员给影片带来了强烈的纪实风格和生活气息,这一特征从始至终地贯穿新现实主义。
4.长镜头的运用。长镜头的本质是展示一个整体,不可分离。因此长镜头的连贯性和纪实性,与新现实主义电影想表达的“真实”相得益彰。相对较长时间的影像呈现,能够更真实和全面地将演员的动作与感受呈现出来。如《偷自行车的人》中,长镜头被大量使用,摄像机围绕着自行车的事件紧紧地追随在里奇的身边,其中经典的长镜头如下:在成功当出玛利亚的六床嫁妆后,里奇看着当铺的营业员爬上极高的货架存放当出的物品,镜头跟着该营业员一级一级地往上爬。长镜头的运用,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真实”美学特征进行了最贴切的展示,是表现新现实主义最忠实的拥趸。
5.叙事特征。传统的叙事特征来源于戏剧,一般而言,事件的发展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构成。新现实主义电影为了达到“真实”的目的,刻意避开了这些渲染剧情的方法,打破传统的叙事风格,对故事不进行刻意的编排和设计,而是按照故事发展经过自然而然地平铺直叙。再以《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等电影,即是某一事件为开端,真实地、顺其自然地,以生活性的进展为故事进程,极大地淡化了传统的叙事格局,环环相扣又显得十分自然而真实。
6.方言的运用。新现实主义电影广泛采用地方语言,增强了新现实主义的纪实性,期望将观影者融入电影的故事中,增加共情感。方言的运用与实景拍摄一样,都是为了增强影片的现实感,从形式上让观影者身临其境,在当时的背景中更易让观影者感同身受。时至今日,我国新现实主义电影仍旧保留这一特征,包括在一些纪实美学影响下的作品,也采用地方语言为观众带来真实的感受。
将新现实主义电影进行解剖,可以认为这六个特征无一例外都期望可以遵循纪实的原则,从现实中找到题材,用纪实地拍摄手法和技巧,尽最大可能还原现实讲述真实的故事,表达现实的人物情感和社会精神。
三、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内涵以及影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特色鲜明的美学特征,是对好莱坞工业影片的一次抗衡,也是对传统戏剧电影的一次挑战,创造了纪实类型的电影作品。它是一次从内涵到形式的一次美学革命。
新现实主义电影由于其独特的纪实美学和对社会环境的真实叙述,以及在战后重建时期贴近饱受战争摧残的人们的心理,因此能够在二战后发展迅速。但二战结束后,新现实主义电影逐渐与当时人民的精神追求以及审美情趣相背离,进而离开了电影史的舞台。但它产生的巨大影响,仍旧星光熠熠。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新现实主义在不断更新迭代中,为“新浪潮”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在巴赞的倡导下,法国“新浪潮”在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为己所用。导演们追求的是所谓纯粹的“真实”。但区别于新现实主义电影,不少“新浪潮”影片都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不再是重点关注社会性、政治性的问题,从微观上见微知著表达电影人对于传统道德的思考。除了法国“新浪潮”之外,好莱坞电影在60年代的嬗变等都深受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新现实主义对世界电影影响深远,在其外延的不断变化中,其核心仍旧是对普通民众的关怀与纪实本质。除了对电影理论和思潮的影响,世界范围内不同时间的不同国家,也都受到了它深刻的影响。同样作为二战轴心国的日本,一些文艺工作者也在战后开始了对战争的反思。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门,日本电影人找到了新现实主义发展的契机。日本电影在吸收了新现实主义的内涵同时做了本土化的策略,与本民族风格融合进行了创作,《东京物语》就是代表性产物。时至今日,伊朗依然在对新现实主义进行着本土化探索新解的读。《一次别离》是伊朗电影对新现实主义美学的延伸与诠释,相较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这部电影的结局摆脱了开放式的结局,用索玛耶的决定以及两代人的视角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希望,对伊朗本土化的新现实主义做了自己的诠释。对于中国而言,新现实主义也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处于被帝国主义压迫和侵略的中国社会,已经开始自主萌生了利用真实的表现手法来描述中国人民面对压迫无畏的精神和英勇气概。《狂流》、《姐妹花》、《神女》等都是为底层人民、劳苦大众呐喊的现实主义电影。而20世纪40年代意大利兴起的新现实主义影片,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本质精神十分相似。新中国成立以后,电影也非常强调从当时现实和“纪录片基础上”发展影片。但此时的电影多数属于“革命现实主义”。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电影美学思潮融入国内,影响最大的是巴赞的纪实主义,于是纪实主义美学影片在国内出现,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等。然而,纪实主义美学与新现实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从这些影片中窥探到新现实主义的影子:关注农村,关注底层人民的真实故事等。
虽然新现实主义电影出现的时间很短,但产生的影响却很长远。其倡导的美学特征和记录真实的拍摄方式,直到今日仍然是电影的重要组成形式。而新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也是如今电影理论中十分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
(作者为四川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制作,西方影视文学。课题:2021年四川传媒学院“影视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团队”校级教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