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破我国东北全境,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日,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城、进攻卢沟桥,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间,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以血肉之躯,铸就了新中国长城,以伤亡3500多万军民的巨大牺牲换取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他们的血性刚强,他们的忠贞不渝,被后人一一记录在了大银幕上。数十年来,一代代新生的中华儿女在《风云儿女》、《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鸡毛信》、《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光影间重温激情岁月,老一辈的血性刚强、忠贞不渝早已默默嵌入心中,永续传承。
◎ 最完整、最丰富、最好的银幕再现
从30年代《风云儿女》献出《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全国进步青年到新中国成立后“飞虎队”三登大银幕、《地道战》创下万人空巷的观影人次纪录,再到《红高粱》捧回“金熊”,全球一线电影人斥巨资打造《金陵十三钗》……抗战题材电影完整贯穿了抗战爆发以来各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史,也完整记录下了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光辉事迹。
著名电影史专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认为,抗日战争题材影片是中国革命战争史诗中,从内容到艺术表现都是最完整、数量最大、拍得最好的一类电影,也是党领导革命历史中内容最丰富、影片数量最大、艺术表现最完整的电影题材。
从拍摄时间看,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也是世界上最早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抗战题材影片就在我国的大银幕上有了萌芽。
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后,翌年,上海众多电影制片公司相继推出了《十九路军抗日战史》、《上海抗战》、《上海浩劫记》、《暴日祸沪记》、《十九路军血战史》、《淞沪抗日将士追悼会》等多部表现这次抗战的纪录片,成为中国抗日电影的开端。1935年,讲述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大背景下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成长的故事片《风云儿女》上映,1939年由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故事改编的《中华儿女》公映。
新中国成立后,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在中国出现拍摄高潮。陈山认为,在抗战电影出现的多个高潮中,“十七年”时期拍摄的抗战电影对观众影响最深,“三性”统一,直到现在依旧有观众津津乐道。
陈山回忆,五六十年代《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抗战影片上映时,观众的观影热情高涨。这些影片许多观众都是反复看好几遍,电影中塑造的双枪李向阳、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洪等英雄人物不仅是观众们耳熟能详的抗日英雄,更成为不少观众心中的偶像。
即使到了文革时期,依旧有抗战电影放映。“文革”期间,唯一能放映的“三战”电影中,就有《地道战》、《地雷战》两部表现我党领导的敌后军民队与日寇对战的影片。
电影恢复繁荣后,表现抗战题材的影片变得更加丰富,第五代导演以抗战为题材,拍出了《红高粱》、《晚钟》等获得国际认可具有艺术探索精神的抗战影片。还有表现正面战争抗日的电影,如新中国第一次将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搬上银幕的《血战台儿庄》,以及《铁血昆仑关》、《七七事变》、《对岸的战争》等表现正面战场和国民党爱国将领故事的影片陆续推出。
抗战影片还成为了主旋律电影的重要题材,《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脍炙人口的主旋律电影于90年代诞生,广受好评。同时,一些带有国际元素或具有反思精神的抗日题材影片相继问世,如《死亡集中营》、《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国际大营救》、《清凉寺的钟声》、《黄河绝恋》、《紫日》、《东京审判》等。
喜剧类抗战电影《举起手来》和《举起手来2》牢牢占据了新世纪初中国的农村电影市场,其中《举起手来》自2004年起,连续9年成为全中国农村院线点映数第一名,农村院线共放映100万场。
产业化以来,抗战题材成了不少大制作电影的热门题材,2009年《南京!南京!》、《拉贝日记》两部关于“南京大屠杀”大片上映,同年《风声》在抗战主旋律电影类型化上做出成功探索,次年投资过亿的讲述中国谍报人员抗日故事的《东风雨》上映,其后张艺谋联手好莱坞幕后团队重金打造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金陵十三钗》成为当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获得第69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16年,“飞虎队”的故事再被搬上大银幕,成龙领衔主演影片《铁道飞虎》。2020年,耗资数亿,表现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奋起抗日保卫四行仓库的电影《八佰》以超31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当年全球票房最高影片。
可以说,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之路,抗日题材电影作为民族壮丽史诗的重要表现载体,从未缺席。
◎ 从《义勇军进行曲》说起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76万日军,消灭18万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创作于1934年的《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部电影是中国影坛最早宣传拿起武器与入侵的日本帝国主义强盗做斗争的故事片之一,片中,东北青年在炮火中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冲向敌阵,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抗击外敌入侵,收复失地的决心。这首电影主题歌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也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多次搬上银幕。1959年,新中国的第一部音乐传记片《聂耳》就是根据《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的事迹改编。1999年,“第五代”导演吴子牛又将镜头对准了《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经过,并为影片命名《国歌》。
1959年,由崔巍、陈怀皑导演,谢芳主演,改编自杨沫同名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上映把抗日救亡运动的演绎得“万人空巷”,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云集了几十个电影明星,许多人通宵达旦排长队买票,有的影院干脆24小时轮转放映影片。电影中,共产党员林道静的形象,激励了一代有抱负的中国青年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不止林道静,抗战时期一大批不畏生死的共产党员形象在大银幕上不断感染着观众。《中华儿女》、《八女投江》中冷云、胡秀芝等八名女战士,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砸坏自己的枪,视死如归地投入江中。《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中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至死都没有开口的共产党人赵一曼,以及死也要“死得光明正大”的《吉鸿昌》等义勇军抗日英雄。也有《狼牙山五壮士》中视死如归的五位八路军战士,《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中为保卫家园而英勇牺牲八十二位新四军英雄,《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地下党员等等。电影中,这些的英雄的共产党员形象影响了几代中国儿女,也将继续影响一代代中华儿女。
◎ 游击战拖垮日本侵略者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11月日军攻占太原后,在华北战场,国民党军队从前线大规模后撤,八路军则朝着相反方向大步挺进敌后沦陷区。此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个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
1938年5月,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
1938年12月,日本发布《大陆命令第241号》,指令侵华日军以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自此,以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为主体的敌后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处于主导地位。
这种中国独创的作战方式死死拖住日寇,使之陷入了中国人民的汪洋大海。数据显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整个抗战中抗击了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游击战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迹。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评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和力量”。
(下转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