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旭光的最新学术专著《电影工业美学研究》,作为“中国文联文艺出版报刊精品工程项目”,由中国电影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该书共计44万余字。
作者在该著作中提出并初步建构了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该理论系在新时代中国电影的现实背景下,对当代电影生产实践的学理思考、理论提升和体系性建构。该著作通过对以“新力量导演”为主体的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生产实践的总结,对“电影是什么”(何为艺术)、“电影有什么用”(艺术何为)、“电影怎么做”(艺术如何)等本体问题、功能问题以及工业产业问题的重新思考,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所做一种兼具观念革新意义、现实发展需求和理论建构方法论意义的“顶层设计”。
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主张电影产业观念与类型生产原则,主张在电影生产中弱化感性自我,代之理性、标准化、规范化,主张导演游走于工业生产的体制之内,做好“体制内作者”,探索“制片人中心制”,尊重投资人和作为“常人”即大多数普通观众的接受特点和市场规律,但又兼顾电影艺术追求和文化品格,追求电影艺术性/商业性,体制性/作者性的平衡和“张力”,实现电影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该理论以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中层理论”为方法论,持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立场,以美学中的技术美学、理性美学、工业美学为理论资源,紧密联系中国电影的创作现实和产业现状,试图建构一个互补辩证、兼容综合且务实有效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建构:作为影像之源的客体世界或想象世界;作为生产者的生产主体;作为本体的电影形态、作品,如电影创意、剧作和品牌;作为接受与传播的第二主体的观众及媒介,如受众和营销研究,并以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中国科幻电影、类型电影等为例进行批评实践与个案分析。
此外,该专著还研究了工业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的现代影像转化,电影工业美学与中国电影学派,电影工业美学的批评标准与电影评价体系建构,电影的想象力问题与“想象力消费”,电影的“空间生产”与工业美学的分层,新力量导演的三种“生存”(网络化、产业化、技术化)等重要的、“接地气”的、颇具前沿探索性和创新价值的电影研究课题。(李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