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2版)
◎ 1949年至1979年:
围绕英雄人物和优秀战例多方位探索 展现解放战争不同切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人开始通过故事片展现解放战争这段历史。《桥》、《刘胡兰》、《大地重光》、《关连长》、《翠岗红旗》等影片从多个角度入手,表现了解放战争的不同切面。
其中,1949年制作完成的影片《桥》,讲述了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为支援解放战争抢修松花江铁桥的故事。这是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第一部长故事片,也是新中国电影的奠基之作,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描写了中国工人阶级为缔造新中国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塑造了新中国主人翁的崭新形象,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到了1950年,时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宣传部文艺科科长的沈西蒙写出四幕话剧《战线》,1951年南京首演,受到普遍欢迎。当时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最高首长陈毅观看演出后表示:“这个戏基础很好,如果拍摄成电影,就可以更广泛地宣传人民战争思想了。”
华东军区兼三野政治部立即行动,而当时中央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和上海电影制片厂也正在筹备次年“八一”建军节献礼片,双方一拍即合,成荫和汤晓丹被“点将”担任该片导演,导演组最后决定在话剧《战线》的剧本基础上改编,由沈西蒙牵头的电影文学剧本创作小组很快成立。
据沈西蒙回忆,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曾多次得到当年指挥过这些战役的高级将领陈毅、粟裕等的关怀和支持,陈毅还亲自修改了几段对白。就此,新中国第一部战争故事片《南征北战》应运而生。
1952年“八一”建军节时,电影《南征北战》如期上映。军事专家董保存在谈及这部电影时评价:“影片的面世犹如平地惊雷,其场面之火爆,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倘若那时有票房统计,这部影片一定会雄踞票房榜首。”
《南征北战》之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表现解放战争中英雄人物和描写解放军优秀战例的故事片被大量创作出来,而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下,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普及历史和政治宣传的功能,在最初创作的影片中,对于解放战争的展现大多是改编自英雄事迹、具体战例或已被人民熟知的其他文艺作品,以正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形象为主。
《六号门》改编自天津搬运工人集体创作的同名舞台剧;《渡江侦察记》改编自“先遣渡江英雄连”的事迹;《智取华山》改编自解放军在解放大西北战役中的真实事件;《沙家店粮站》改编自小说《铜墙铁壁》;《董存瑞》改编自隆化战斗烈士、全国著名战斗英雄的事迹;《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自李白烈士的事迹;《黑山阻击战》改编自辽沈战役期间的著名战例;《战上海》改编自三野解放上海的真实战例;《战火中的青春》改编自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林海雪原》改编自同名小说中“智取威虎山”一节;《红日》改编自同名小说;《兵临城下》改编自同名话剧;《烈火中永生》改编自小说《红岩》等等。
随着相关影片数量的增多,描写解放战争的影片类型和题材也日渐全面和多样化。例如1961年王少岩导演的《红珊瑚》是一部歌剧电影,改编自同名歌剧,讲述了人民解放军解放珊瑚岛的故事;《地下尖兵》、《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虎胆》等谍战影片则反映了我党地下工作者或潜伏人员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事迹。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十年。1958年,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由周恩来、邓小平主持,文化部组织国营电影制片厂集中力量拍摄一批优秀影片作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同年11月1日至7日,国家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各电影制片厂厂长会议,贯彻落实中央下达的专项任务,安排、制定了拍摄十周年大庆献礼片的具体计划。文化部部长周扬在会上对献礼片提出了“三好”(内容好、风格好、声光好)的要求。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来临之际,电影工作者们用出众的才华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深情,通过深入生活的扎实底蕴,相继拍摄出了一大批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好影片。
当年9月25日至10月24日,文化部在各大城市举办“庆祝建国10周年国产片展览月”活动,这也是“献礼电影模式”在我国首次规模化地呈现。当时展映影片36部,其中故事片17部,反映解放战争的《战火中的青春》就在展映片单内,另有18部献礼片从当年秋季一直延续放映到第二年春天,其中包括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战上海》。
这些主流影片在全国广大观众当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引发强烈共鸣。24天时间里,观众高达1.2亿人次。随后,这些影片陆续分散到各中小城镇和工矿、农村、部队放映,观众量更是猛增。据统计,1959年全年,全国观众人次突破40亿,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电影工作者被禁锢的思维与情感被打开,艺术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再度活跃。在反映解放战争历史的影片中,1979年起,中国电影人不仅陆续创作出《济南战役》、《解放石家庄》、《佩剑将军》、《风雨下钟山》等战争片,也相继拍摄出了《小花》、《今夜星光灿烂》等一批抒写美好人性,表现亲情、友情、爱情的作品。
其中影片《小花》原名《觅》,在电影评论家钟惦棐建议后改名为《小花》,寓意是“报晓中国电影春天的一朵小花”,片中把人性的思考与战争结合在一起,引发了大众的强烈兴趣。随着影片在全国的放映,各种荣誉随之而来。在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评奖中,《小花》获得最佳故事片奖,陈冲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片中主题歌《妹妹找哥泪花流》在当年广为流传、脍炙人口,这首歌曲的作曲者王酩也因此获得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配音奖。
◎ 1987年至2002年
上下一心打造革命历史题材精品 全景还原真实战争场面
1987年3月,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首次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主旋律”电影的概念由此开始使用。同年7月,为迎接建军60周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40周年,以及新中国成立40周年大庆,广电部成立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1988年1月,广电部和财政部成立了摄制重大题材故事片的资助资金。
在一系列举措的支持下,主旋律影片尤其是献礼影片体现着政府主管部门的期望和要求,电影工作者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先后创作了一批以体现时代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党和军队形象及革命历史事件为诉求的主旋律影片,形成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第一个“高峰”。而《巍巍昆仑》、《开国大典》、“解放战争三部曲”(《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反映解放战争的史诗巨片,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主旋律影片创作的最大亮点。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认为,这些作品举精神之旗帜、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人民之心声,不仅代表了当代中国电影的主流和主导,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独特魅力。
1989年,以《开国大典》为代表的国庆40周年献礼片,通过对伟人内心的揭示,取得了很好的观众缘,成功开启了塑造伟人、领袖群像的模式。当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广电部决定在全国举办献礼影片展映月。首批展映的10部故事片中,就包括《巍巍昆仑》、《开国大典》等展现新中国解放进程的影片。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决战》,则堪称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该片调动了全国全军13个省、市、5大军区和各军兵种,有近百万群众和部队指战员参与拍摄。
尹星云在《大决战》系列影片剧组中担任烟火师,并凭借该片登上了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颁奖舞台。他回忆起20多年前影片拍摄时的情景依然难掩激动:“那是中国战争片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中央高度重视,电影人踊跃参与,老百姓积极配合,当时拍电影的人,不管是什么工种,一说拍《大决战》,纷纷主动请战,根本没人谈报酬,被选上参与项目,都觉得是一种光荣。”
“这系列片子拍了5年,当时大家都不计成本、想方设法,一定要把片子拍好、拍出彩。仅辽西大作战一场戏,部队就调动1万多名士兵参与拍摄,剧组排练就用了半个多月;为了拍摄黄河凌汛,一个摄制组在黄河边一等就是两年;拍摄期间老百姓也很支持,在拍轰炸锦州时,有的炸点需要放置在群众的房子旁边,甚至直接放在房顶上,老百姓也都很配合。”
当时为了保证影片摄制,仅在烟火所需的物资储备方面,就准备了真坦克50辆,汽车500辆,可炸汽车100辆,空爆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TNT炸药160多吨,还有用于远景拍摄的300多辆装备车,以及二十多辆坦克、三十多门大炮、战马百余匹。据尹星云回忆,仅辽西大作战一场戏,现场布置炸点就超过6000个。
《大决战:平津战役》是该系列中的最后一部,该片导演韦廉在回忆影片创作时表示,由于平津战役是在冬季进行的,影片中的主要外景必须在冬季拍摄,又因为要首先保证《大决战:辽沈战役》和《大决战:淮海战役》的出片,所以《大决战:平津战役》在三部影片中摄制周期最长。
据介绍,《大决战:平津战役》从1988年1月成立摄制组到1992年3月出片,一共花了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实拍镜头2386个,完成片上下集共3小时30分钟,共计1243个镜头。影片中有近200个外景场点,分布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和河北省的张家口、怀来、平山、秦皇岛以及浙江省、辽宁省等地。在表现人民解放军已经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并具备了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规模和能力时,还动用了北京、南京、空军、陆军航空兵、部队院校、武警等兵力37万余人次,参加拍摄部团以上单位105个。
韦廉对《大决战:平津战役》中天津金汤桥和解放桥会师这场戏记忆犹新。他坦言,真实的会师没有那么热闹,那么壮观,“但是它是戏且是好看的戏,是景观且是重要的景观,我们一直等到当年的1月10日,河面上已结了冰,我们要让河上站的全都是人,因为站满了人画面拍起来才好看,也更壮观,这就是拍大场面,难度很大,要下决心。”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拍摄那天,从7:30到17:30全市共断绝了21条街道交通,停驶了13条公共电车和汽车路线,拆除了解放桥上1200个节日灯和9000米电线,动用了10000名部队指战员参加演出,2000名警察维持现场秩序。如果没有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直接关怀和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要完成《大决战:平津战役》是不可想象的。”
明振江在谈及《大决战》系列影片时表示:《大决战》影片中,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既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连续放映时长11个小时,超过前苏联的卫国战争巨片放映时长8小时的《解放》。加之后来拍摄的《大转折》和《大进军》,形成三大系列革命战争历史巨片,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关乎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生死决战,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珍贵的革命传统和红色经典教育的形象教材,给人们带来了深远影响。
1996年3月,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提出了在“九五”期间,每年创作生产10部优秀精品电影,5年共计50部,被称为“9550工程”,建立专项资金支持精品电影的拍摄,并出台了扶持电影生产的相应政策。
在此影响下,电影工作者们思想进一步解放、视野进一步开阔,精品意识也逐渐树立了起来。在反映解放战争的创作实践中,《大进军》等影片延续了之前战争片鸿篇巨制的创作思路,而献礼上海解放五十周年的《上海纪事》,建党80周年献礼片《走出硝烟的女神》,展现中国革命不同时期人民广播重大作用的《声震长空》等影片则或以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为创作主体,或以家庭、社会的人际伦理关系为切面,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这段历史以及特定历史情境中不同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抉择。
(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