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一”儿童节,一部聚焦周恩来总理童年成长的影片《童年周恩来》登陆了全国银幕。电影全景式展现了周恩来童年的生活、学习情景,片中,13岁的周恩来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最强音。一百多年来,这一豪言壮志在神州大地上回荡,至今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砥砺前行。
在影片首映礼现场,周恩来总理的侄儿周秉和接受本报专访,回顾了周恩来总理的点点滴滴。
在周秉和的印象中,伯父严于律己,对待家人亦是如此,伯父立下的“不准搞特殊化”、“不准跟外人提自己与周恩来总理的关系”等家规,全家人无论老少都要遵守。对于伯父年幼时遭遇的生活挫折,在周秉和的记忆里,伯父从未提起,他只记得,伯父曾与他谈起北上求学的日子,伯父告诉他“东北的高粱米,我吃得很香”。最震动他的是,当时,13岁的周恩来已经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那句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是受革命熏陶过来的,这段时期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基础。”周秉和说。
儿时尝尽人间冷暖
电影《童年周恩来》由陈力担任总监制,唐田、果子导演,周义晟、刘柏熙、冯丽丽、赵培琳、兰岚等出演,6月1日正式上映。
周秉和为影片打了高分,这是他第一次通过视频影像的形式,在大银幕上看到伯父周恩来从出生到十二三岁前往东北求学的经历。
电影中,三位母亲(生母万冬儿、嗣母陈氏、乳母蒋氏)对幼年周恩来的教诲,让观众看到了家庭和睦、家教得法、家风优良对一个人成长之重要。而两位母亲一年内相继去世,面对上门逼债的债主,9岁的周恩来没有被生活击倒,反而是坚强地撑起了整个家。他强大的内心和意志令《童年周恩来》剧组的演员们连连发出惊叹。
周秉和回忆,电影里的一些故事他早前听说过,如童年周恩来去当铺的情节,“周家是个大家族,有时候还是要撑门面,逢年过节或者是各种事情发生的时候,要送这个那个的,周家后来已经穷得没钱了,怎么办呢?他只能带着弟弟或者是八婶,跟他一起去典当房当东西。”周秉和感慨,伯父儿时幸福过,也失去过,少年丧母,尝尽了人间冷暖。
看完电影,周秉和表示,他对周恩来的少年时期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作为周恩来的后人,他觉得,“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下一代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党史教育教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电影中,结束了童年生活的周恩来离开家乡淮安,北上奉天(今沈阳)求学。课堂上,面对老师提出的“为了什么而读书?”的问题,同学们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他们有的为了光宗耀祖,有的为了日后谋份好差事,轮到周恩来回答时,他站起身来,一字一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全片情绪被这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推向了高潮。
“伯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连他的校长都很惊讶。一个13岁的少年,能说出为天下,为中华,为劳苦大众的话。”周秉和说,“但他这句话不是说天上掉下来的,他是这么熏陶过来的。”周秉和介绍,伯父最早的革命启蒙来自他在沈阳东关模范小学读书时的老师高亦吾,他是伯父一直感念的恩师。
“高亦吾是山东章丘人,他年轻时加入了同盟会,是个革命者,辛亥革命前就把辫子剪了。别人穿旗袍马褂,他穿的是西装革履。经常在课上给学生们讲革命追求。”周秉和说,周恩来总理正是在他的课堂上讲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秉和透露,当时,校长亦在场,校长听后,激动地说:“有志者当效周生。”“这句话是对总理,对少年周恩来的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周秉和说。
周秉和回忆,高亦吾与自己的儿子谈起周恩来总理时说:“我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他是我教过的最好的学生。”而周恩来总理在接见高亦吾的后人时,亦感慨说到,高老师是我的恩师,没有他对我少年时的栽培,就没有我个人的今天。
在周秉和看来,周恩来总理在奉天求学时,便已经开始了对救国之路的思索,这也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基础。
他是人民的公仆
从沈阳到天津,再到日本、法国,周恩来探寻理想信念的脚步未曾停歇,直到在法国,周恩来遇见了马克思主义。周恩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值得信奉的科学,这如同人们“信奉爱因斯坦定律一样”。
周秉和敬仰于伯父周恩来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他记得,伯父年轻时给伯母写过一封书信,伯父写到“希望我们两个将来能像卡尔·李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一样,共同上断头台”。周秉和说:“伯父认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就是要把最艰苦的事放在自己担上,把责任要担起来,这是他对自己的一贯要求。”
除了严于律己,周恩来总理对待家人同样要求严格。周秉和说,自己从没有过优越感,总理给家里人立下家规,“不准搞特殊化;不准对外说关系;外地亲属来京一切费用自付……”
周秉和记得,自己在延安插队时,没日没夜地干活,很少与人交谈,因为生怕说漏了自己是周恩来总理的侄子。他笑言,直到他离开延安,队里都没人知道他的身世。
由于表现出色,周秉和在70年代被贫下中农一致推选进入清华大学。开学前,他去见了伯父一趟,没想到周恩来总理第一句话问的竟是,“你怎么搞的?是不是因为我的关系回来的?”尽管周秉和连连否认,周恩来总理还是要去调查他读大学的推荐是否合规,“如果我当时是走后门读的大学,他肯定又得把我退回去”,此前,周秉和曾因不符合参军条件,已经被伯父从部队“退”过一次了。
在周秉和心中,伯父周恩来不是人民的官,“他是人民的公仆,他一心想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周秉和说,周恩来总理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今天,我们也要继承好老一辈革命家们的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