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4日,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走进中国新疆电影”新闻发布会举行。天山电影制片厂的电影人不仅推介了《塔克拉玛干大鼓声》、《远去的牧歌》、《歌声的翅膀》等多部展现大美新疆的电影作品,还以载歌载舞的方式传递了新疆人民的欢乐与热情。
扎根生活,记录时代变迁
“新疆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多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交融,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拍摄电影的绝佳去处,满足人们对世界的想象。”发布会上,天山电影制片厂厂长高黄刚介绍,60多年来,几代“天影人”薪火相传共生产创作出了119部电影,30多部纪录片和300多集电视剧。近些年来,天山电影制片厂的影片接连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始终是中国电影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天山电影制片厂始终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用类型电影的方式讲述“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的宏大主题,用诗意记录电影的方式描绘“牧民定居”、“绿水青山”的国策方针,用青春歌舞片的形式讴歌当代青年“追逐梦想”、“勇攀高峰”的精神世界,用类型片的形式呈现英雄和道德模范“真爱无疆”、“牺牲奉献”的崇高情怀。
这些不断推出的作品承担着记录新时代、抒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以感动中国人物阿尼帕·阿尼马洪收养10个不同民族孤儿为原型的影片《真爱》;以新疆籍学生在内地高中班学习生活为题材的《梦开始的地方》;以传递正确人生观、金钱观的轻喜剧电影《钱在路上跑》;讲述乡村少女实现舞蹈梦想的《塔克拉玛干的鼓声》;以哈萨克族牧民转场文化为题材,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新疆沧桑巨变的《远去的牧歌》,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题材的《昆仑兄弟》;以及前不久上映的大型青春励志歌舞电影《歌声的翅膀》等都是反映新疆当代社会生活、讲述新疆人民鲜活故事的作品。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近年来,天山电影制片厂始终坚持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之路,所有影片中的原型人物,都是在持续开展的深入基层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采风、采访、下沉体验中找到的。高黄刚说,“如果说我们的电影能发挥一点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作用,那是建立在尊重观众,紧接地气的平实创作基础上的。”
“用心用情”真实展现新疆
当天,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的主创团队也来到推介现场,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和主演郑晓宁分享了该片的创作历程和感悟。《塔克拉玛干的鼓声》以自治区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叙事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访惠聚”工作队的支持下最终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
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透露,影片中的主要故事和人物都有真实的现实原型。“这些年,新疆每年会有约七万名干部远离家人,深入到农村,与当地老百姓工作、生活在一起,他们离开城市和亲人,深入农村,为当地百姓修渠修路搞基础建设,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解决当地百姓就业、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困难,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的创作充满了冲动和感动。所以,影片的拍摄非常顺利,演员的表演情感也很真挚,因为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既真实又感人,所有的演职人员都深受感染,怀着深厚情感投入拍摄。”
2021年4月30日,一名7岁的小男孩因手臂被拖拉机绞断,需紧急前往乌鲁木齐进行接臂手术。当地医生告知,手臂的再植黄金时间是8小时之内,否则细胞坏死后将无法治疗。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救援赛就此展开。
据悉,讲述这位新疆“断臂男孩”的故事正在紧张拍摄中。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表示,还原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对新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互帮互助、和谐团结的一次很好展现,是对新疆各族人民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得到充分保障的真实展现。
西尔扎提·牙合甫表示,“没想到有机会来导演这部电影。剧中的大部分主要人物都是由本人扮演,因为我们想通过原型人物自己来扮演自己,更加真实地展现整个事件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影片的拍摄非常辛苦,因为大部分的戏都是夜戏,再加上是边创作边拍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夜里四点才能够收工,但每一位演职人员、创作人员都觉得是值得的,因为他们都很自豪,能够参与到这部影片的拍摄当中。”
活动最后,高黄刚代表天山电影制片厂向全球电影工作者发出邀约,希望他们能走进新疆,认识新疆。他说,新疆不仅风光无限,人文荟萃,还是一个盛产故事的宝地。“千百年来,各民族兄弟姐妹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造就了不同的民俗风情、不同的性格气质,大家共生共荣、相濡以沫,一起发展进步。在这片宝地上,发生了太多撼人心魄、异彩纷呈的故事。这些故事,为我们电影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和题材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