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0日,中国电影市场实现票房约270亿,共有250余部影片有票房统计,但单片票房前20位影片累计票房约225亿,电影市场“马太效应”较为突出。
在不久前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论坛上,嘉宾提出,希望相关政策和资源分配能够向制片方倾斜,增强电影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优质内容的稳定输出。
在影院建设对票房的带动作用明显放缓,流媒体对传统电影的冲击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规避创作硬伤以及营销策略失准,让影片充分释放价值,最大限度减小电影制片方的投资风险,是当下电影行业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家专注于电影市场的数据咨询公司,凡影始终致力于为行业“传播专业知识,提供智能工具”,并在近几年推出了相关调研评估服务,从内容和营销两个维度为影片“保驾护航”。
首先是内容层面的“制作优化”。据介绍,电影《流浪地球》在制作中期便使用了凡影提供的调研评估服务,结果显示,观众对于“刘启为什么恨爸爸”的来龙去脉并不了解,这也成为了剧情发展的“卡点”。
根据调研结果,导演郭帆率领团队进行了二度创作,甚至补拍了影片开头一起观测星空的片段,最终这也成为影片最温情的画面之一。李湛表示,在这一维度,凡影的调研评估服务可以帮助影片在映前不断优化,而且这一过程可以从项目早期概念阶段、剧本阶段就可以启动。
“比如有些情节设置、叙事方式,都可以在文字阶段就测试一下观众的反馈。”李湛说,“这些反馈不会改变创作方向,而是帮助创作者更好地把握创意边界。电影不是收藏品,如果消费端一开始就可以介入,会给作品起到加持的作用,使其更符合观众的‘打开方式’。”
另外就是营销层面的“策略优化”。李湛认为,从营销的角度说,电影作为原创产品,很难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品牌一样,快速与受众建立沟通秩序、沟通逻辑,因此要在短时间内把影片的独特性说清楚,还要建立起很高的市场热度和知名度。
因此,“打对点,找对人”就成为电影营销的关键词,而“类型化”、“情感化”则是当下电影营销的两大趋势。
李湛以《除暴》举例说,该片的营销策略非常清晰,把90年代、真实案件改编、吴彦祖出演等基础信息交代清楚,隐去了爱情线等细枝末节的内容,给观众建立了非常合理的预期——一部“吴彦祖主演的一部具有年代感的动作悬疑片”。《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等影片则是准确地找到了情感这一营销抓手,形成了较强的触动效应。他认为,影片的营销也应该“前置”,剧本阶段就可以建立清晰的营销逻辑,避免创作与营销割裂的情况。
据介绍,凡影的调研评估服务依据社会学、心理学等调研体系的框架与逻辑建构,并结合中国观众的特点进行了调研方式的优化。李湛表示,不论是内容层面的制作优化还是营销层面的策略优化,“早期”二字都非常重要,就好比拼乐高,在设计图纸阶段就要确定好方向。
“从人的认知体系来讲,大家需要一个调研评估具象的结果,比如一个数字、一个得分,而抽象的部分,即这个产品的创作路径和生产流程,仍缺少整体性的规划。在这一点上,好莱坞大片厂可以通过整体化的管理来实现。”李湛说,“如果要把抽象的价值具象化的话,2014年-2020年,使用过凡影的调研评估体系的影片比其他影片的平均票房高出80%。如果有一种办法能让我们慢慢地把具象的部分延伸到抽象的部分,会给行业更大的价值。”
(此文案例信息凡影已获得授权可对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