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9日,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电影《长安·长安》在京举行剧本研讨会。李准、仲呈祥、袁新文、尹鸿、秦振贵、饶曙光、宋智勤、董涛、黄丹、吴冠平、唐科、李春利、谭政、张朝阳、张阿利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影片出品方代表、编剧、导演到场交流。
专家认为,影片通过一个电影故事,将文化和旅游融入其中,使得中华文化标识深入人心,有利于拓展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方式,塑造我国的外宣形象。希望影片在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上继续探索,争取拍出精品影片。
研讨会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电影艺术》杂志社承办,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主持。
迎接“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西安港文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长安·长安》讲述了哈萨克斯坦女孩拉雅娜与中国男孩艾中华起始于中欧班列“长安号”上的爱情之旅。
影片出品方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董事长、出品人藏具林介绍,《长安·长安》是一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电影,电影里,古代与现代的丝绸之路将在西安交汇。通过影片的拍摄,将向国内外电影观众展现“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和亚欧国家带来的发展变化,展示丝路起点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拓展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方式。
资料显示,影片还将邀请中国、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电影制作人参与监制制作。而影片出品方之一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国际在线的受众遍布全球五大洲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专家赞新时代背景下拍“丝路”
研讨会上,在场专家学者对《长安·长安》的创作意义给予肯定评价。
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拍摄这部影片,具有现实意义。他赞赏影片通过一个电影故事,将文化与旅游融入其中使我国的文化标识深入人心,评价电影故事“独特并具有艺术追求”。不过对于剧本,仲呈祥建议剧作团队继续下功夫打磨,争取做出一部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精品佳作。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建议影片的剧作团队创作时注意文化的间距,既要考虑中国观众的想法,也要兼顾哈萨克斯坦观众的观影需求,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唤起中外观众内心的共情。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影片在20年的时间跨度里,运用的故事套故事的讲述方式较为独特。他建议,影片剧作潜心在故事的合理性、人物性格、人物心理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明晰和突出主题。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为影片选取“一带一路”作为创作方向的创意“点赞”。他提议,电影剧本在台词对白上需进一步雕琢。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称赞《长安·长安》的剧本“充满悬念又有想象力”,但故事与“中欧班列”等丝路元素的关联度需进一步提升。
据悉,电影《长安·长安》有望于今年年内开机。(杜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