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黄轩、倪妮、王仁君等主演的电影《1921》作为开幕影片在金爵盛典上亮相。
该片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日子中担起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在黄建新看来,《1921》是以人物为中心构建出来的,这也是该片和其他类似题材影片最大的不同。而片中所塑造的那群为了国家和民族未来而奋斗牺牲的年轻人,也印证了那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的精神和当代年轻人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契合。片中饰演毛泽东的演员王仁君表示,把伟人的精神传递给当代青年人,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展现伟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中国电影报》:此次拍摄《1921》,您有什么感受?
黄建新:对我来讲,每拍摄这类的影片就是对近代史、对中国历史的一次学习过程。在《1921》的筹备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更多关于那个时期的资料,所以相比当年拍摄的《建党伟业》,《1921》中体现了更多人物的不同侧面。比如《1921》中的毛泽东形象和以往就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这部影片中,毛泽东不仅风趣,而且也非常感性,体现了他诗人的特质。
影片中有一场毛泽东从上海法租界跑到外滩的戏。设计这场戏是基于毛泽东爱好跑步,但更是为了体现他当时的内心世界。在塑造这些形象时,除了体现出他们的伟大,我们也一直在找寻他们贴近普通人、接地气的一面。当时,他们都是一群有着伟大理想,想要改变中国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怀揣着对国家未来美好的想象和改变旧中国的历史责任。毛主席的那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形容的正是影片中这群年轻人。
《中国电影报》:这些年新主流大片非常受到市场欢迎,您拍了不少这类影视作品,从主演的角度来说,您如何看待新主流大片受到当下观众的喜爱这一现象?
王仁君:拍摄这样的主旋律影片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深入了解历史并且从中受到启发的过程。在拍摄期间,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的史料、文献,包括珍贵的书信文稿,更近距离地了解了那段历史,知道了我们到底从哪里来,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在拍摄过程中,主创人员被影片中这些当时年轻人的坚持、热血,以及捍卫真理的精神所触动。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演绎,把这种情感传递给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让他们知道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未来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前进,这个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也是责任和义务。
片中的年轻人和当下青年跨时空对话
《中国电影报》:之前的《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影片也都讲述了先辈们年轻时的事迹和风采,《1921》同样聚焦党的早期领导人年轻时的风采,在表现手法上这部影片有什么不同之处?《1921》中体现的当时青年人的风貌和当下年轻观众如何契合?
黄建新:和《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片聚焦一段时期的历史不同,《1921》主要讲述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事情。我们聚焦在1921年,聚焦在上海,要讲清楚这一年上海发生了什么,中共“一大”是如何筹备的,参会人员如何抵达上海,期间又发生了哪些事。还要讲清楚他们给上海带来各自不同地方的精神,他们是如何碰撞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在讲述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过程中,影片还体现了他们的个人魅力,他们的活力和精神就是中国的未来。有了这样的创作思路,所有历史人物都变得非常具象。可以说,《1921》中的1921年是以人物为中心构建出来的,这是和《建党伟业》最大的不同。
在1921年,党的早期领导人不过是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不断追问我的价值在哪里,一个国家的价值在哪里,一个民族的价值在哪里,自己和中国的未来又在哪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改变国家现状,让新中国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我认为这和当代人追求美好生活是契合的。
《中国电影报》:您之前也扮演过毛泽东。这次饰演有怎样不同的体验以及又做了哪些准备?
王仁君:《1921》里面的毛泽东更加年轻,他当时只有28岁,更加热血青春,浑身带着一股拼劲的感觉。此外,我们还试图呈现了一些毛主席当时的情感、精神世界。对我而言,在创作中呈现他的个人情感非常具有挑战。
黄导给了我很多启发,对我也有很多要求。我认为伟人也有平凡人的生活,也有细腻、温柔的情感表达,我们演员之间会不断地研磨,不断寻找那种感觉。
本土故事,国际视角
《中国电影报》:《1921》讲述的是一个本土化的故事,但影片也兼具国际视角,关于这点您是如何构思的?
黄建新:俄国的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近代禁锢的思想也就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影片虽然讲的是中国人的革命,但也和国际形势有着紧密的联系。影片中的李汉俊、李达等人大多精通英语、法语、日语等多国语言。1921年的上海被各国租界瓜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构成多元文化的碰撞,因此影片也必须建立在国际视角基础之上。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拍摄过程中我们依旧从日本、英国、美国请来了几名优秀演员来饰演片中的外籍角色,在隔离之后参与到我们的拍摄中,而没有选择使用非职业演员,为的就是让整部影片每一个制作环节都精益求精,不会因为某一处的不到位让观众出戏。
《中国电影报》:能否分享一下创作这部电影中最大的困难或者挑战,又是怎样克服的?
黄建新:拍摄《1921》的一大难点就是真实还原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上海。很多20年代的上海建筑现在已经没有了,很多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虽然保护得很好,但已经无法连成片。所以我们需要利用三维搭建一个20年代的上海滩。为了具备真实的质感,我们在很多细节上下了大力气。例如横店拍摄基地的上海实景有很多霓虹灯,但那是30年代上海的样子,因此我们为了完成视觉感受并尊重史实,安装了上万个灯泡,到了晚上,一个灯泡接一个灯泡亮起来,整条街都是,这才是20年代上海滩的样子。
影片中有一场周恩来在法国国庆日街头发传单的戏。这场戏本来计划去法国拍摄,但当时由于疫情剧组无法去法国,只能在国内拍摄。外滩只有一座法式建筑,其他都是英式建筑,最后我们在上海有关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完成了拍摄。有的场景还需要很多群众演员,也是因为疫情,当时在上海的法国人数量很少,于是我们调集了上海和周边城市的百余名法国人来帮助拍摄。此外,剧组还搭建了很多1:1的实景。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影片中每一个细节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