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推手的产业融合的兴盛,文化创意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电影是迄今为止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艺术,也是图像时代最具代表性、大众性的艺术门类,其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潜力。然而,我国的电影文化创意产业仍属于新兴产业,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爆款产品和成功运作,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版权保护难、产品开发不及时、未形成经典品牌等问题预示着我国电影文化创意产业距离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全面开发,增长迅速
传统的电影产业主要依靠电影票房和植入广告获得收益,而当前,电影衍生品带来的经济收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围绕着电影中的各种要素所开发的周边产品如玩具、游戏、服饰、游乐场等具有很强的消费吸引力。电影中创造的幻像为何会让人如此着迷,以至于在现实情境中受到人们热情的追捧,可以从鲍得里亚的拟像理论中窥见一二。鲍得里亚认为,后现代社会由于媒体的高度发达而产生意义的内爆现象,即意义内爆于媒介。这种内爆使得拟像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得以消弭,各种媒体包括电影所呈现的拟像不再是对真实世界的模仿,其意义不再来自于真实世界,而是来自于自身。拟像创造了一种“超真实”。媒体所创造的世界(拟像)极度膨胀,使其充斥于人的生活世界,隔离了或者说取代了原初的世界。世界成为了拟像化的世界,它比原初世界要更加精彩、迷幻、绚丽,让人着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电影中的形象侵入到现实世界中,商场里充斥着各种光鲜亮丽的海报,各种商品打上电影、游戏的元素,电影或游戏主题的公园将城市营造成一个幻想中的乐园。这些无不证明着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拟像的痴迷。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一件普通的商品如果加入热门电影的元素,会因为电影的人气而使其身价倍增。一个景区如果按照电影中的情景打造,会给游客带来新奇的体验,极大地提升它的游客吸引力。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电影文化创意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一是围绕电影形象设计的公仔玩具、服装和各类饰品。二是电影道具的模型在线上线下销售,如《熊出没》中光头强的电锯、《流浪地球》中的复刻版飞行器、机械铠甲等。三是引入了电影元素的主题公园或旅游景点,国内众多曾支持过电影拍摄的旅游景点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拍摄时的造景,以某某电影取景地为宣传卖点吸引游客。一些影视城如横店、青岛东方影城更是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
但是,相比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已经发展成熟的电影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我国该产业的开发还并不充分。据统计,美国电影文化创意产品所产生经济收入是电影票房的两倍。在日本,电影周边产品的收入也达到了总收入的四成以上。而我国,近年来的一些电影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上虽不乏亮眼的表现,但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影市场的主要收入仍来自于影院票房和植入广告,文创产品的收益所占比重只有一成不到。
二、产业链日趋完善,助力热门IP深度开发
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影以及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紧密配合,一条结合度高、沟通顺畅的产业链条不可或缺。
产业链条不完善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最为突出的便是盗版产品充斥市场。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和版权保护机制,目前市场上在售的电影文创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盗版。生产这些未经授权的盗版商品的厂家往往比电影发行方对于市场具有更为敏锐的嗅觉,一部电影大火,未经授权的周边产品便被迅速上线,提前抢占了大量市场。等到电影发行方反应过来,市场上已经掀起过一阵购买热潮。而且,由于盗版商品种类多样、成本低廉,其销量经常大于正版商品。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电影发行方市场反应滞后,未能及时满足影迷的消费需求。目前国内的电影文创产业的运作基本上是以电影大卖为时间起点,如果电影票房较高、网络话题度较高,相关产业部门才开始着手推出周边产品。这说明电影文创产品的开发并未纳入到电影产业的整体框架中。而在美国,电影周边产品的设计往往在电影正式发行前一年左右就已经开始着手,在电影的拍摄乃至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将其纳入到考虑范围内,而其上市时间也往往早于电影的上映。此外,国内电影周边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不够成熟,与电影的体验环境结合度不高。美国迪士尼的周边产品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迪士尼乐园售出,而国内电影周边缺乏相应的与电影体验契合度高的销售环境,像横店影视基地这样每年吸引大量游客的景区都无太多电影文创在售。
基于以上种种情形,国内正在加速形成一条完善的电影文创产业链条,总体的产业联盟和市场格局已经初步成型。越来越多的影视企业都意识到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互联网和文化公司以更为积极地姿态介入到该产业的各个环节中,寻求与影视公司的深度配合。影视原创资源的发掘、设计、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被打通。外部资金开始涌入,搭建起具有沟通上下游行业、整合各种信息的行业服务平台,建构起较为完备的行业体系,为热门电影文创产品的深度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品牌走向系列化,经典IP持续发热
近年来,电影文化创意市场时常涌现出“爆款”产品,这一方面说明电影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也不难看出,这些产品各自为战,其开发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盲目性。制造商追求的是借助电影的热度集中资源打造一款爆款产品,品牌难以形成持续影响力。电影热度消失后,与之相关的产品也随之销声匿迹。而在电影产业发达的美国,星战系列模型、漫威英雄手办、迪士尼动画角色的玩偶都是成套出现,可供开发的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每一个资源都能开发出品类多样的系列化产品,例如针对迪士尼动画形象米奇,围绕其打造的文创产品有迪士尼乐园、箱包、服饰、玩具、生活用品等不一而足,品类丰富。而且,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米奇相关产品长盛不衰,源源不断地为迪士尼公司创造着巨大的财富。可见,系列化和经典化是电影文创产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无疑,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根基在于电影产业。随着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一些实力雄厚的影视公司和导演正展现出打造如“漫威宇宙”般庞大的国产IP的雄心,这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电影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成熟,促成文化创意产品的系列化和经典化,形成品牌的持续输出和收益 ,为该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吕倩,山东华宇工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