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入外国电影时,为电影进行到位的片名翻译非常重要。片名是观众了解影视作品最直观的信息来源,观众可以通过片名了解到影视作品的大致内容与基本风格,从而初步判断该电影是否符合自己的观影需要。近年来在中国商业性强、票房收入高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拥有优秀的片名翻译,这些译名不仅能加强影片的宣传效果,还可以促进以电影鉴赏为目的的艺术号召功能。本文将从直译、音译、加译、意译及改写等几种常见翻译方法出发,将翻译方法与翻译理论相结合,探讨日本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
翻译行为的背景是人们的生活环境与文化传统,电影名称的翻译中可以看到中国、日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交流。在翻译行为接受他国文化时,根据中国文化的语境对原有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可以适度消除内容的异质性。直译方法就是在保留了原片名中的韵味和特征的同时,根据中国文化语境进行细微调整的方法。宫崎骏的『もののけ姫』(1997)被翻译为《幽灵公主》,是枝裕和的『海街diary』(2015)被翻译为《海街日记》,土井裕泰的『ビリギャル』 (2015) 被翻译为《垫底辣妹》,新海诚的『天気の子』(2019)被翻译为《天气之子》就基本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这些直译名与原名的字段长度、涵义都较为相似,但在具体语境中可能稍有不同,需要译者添加中国文化的特征来增加亲近感,消化和调整内容。
二、音译
音译是一种以译音代替字意作为根基的翻译方法,大部分音译都为遵循日语外来语译名进行,即日文用片假名先借鉴源语言的发音进行表意,在日译中时再根据片名的音律找到相似的汉字。例如今石洋之导演的『プロメア』(2019)采用音译法直接按照片假名的读音,翻译为《普罗米亚》。普罗米亚在古希腊神话中是泰坦一族的神子,由于看到人类生活的困苦,帮人类从奥林匹斯山盗取了火而受到惩罚;而影片内容则是“烈焰救火队”与因突变而产生操作火焰的变种人“燃烧者”围绕火焰进行的战斗与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以日本IP为原作或原案的电影在高认知度的受众中传播效果较好,加之沿袭目标语言文化中的已有译名,由于在文本内外的共通性高,容易理解。但如果IP本身没有较高接受度与知名度,那么在同一语境文化中把握受众的整体需求,避免认知容易出现偏差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译
在原来的片名较为简单之时,许多电影也会采用沿用原剧中文片名外加副标题的加译方式,这样的加译方法在中译日时使用较多,而在日译中时多为香港或台湾地区采用。例如电影《乘风破浪》使用加译法,结合影片内容加入副标题,全称为『乗風破浪~あの頃のあなたを今想う』;泷田洋二郎的『送り人』在大陆的译名为《入殓师》,而在香港则被译为《礼仪师之鸣奏曲》,在台湾被译为《礼仪师》或《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这一译名是由于港台地区习惯性将入殓师称为“礼仪师”,“奏鸣曲”与“乐章”则对应着影片主角小林大悟在乐队解散前从事着大提琴手的职业,同时突出他在入殓工作中找到生命和谐乐章的深层思想。用加译法翻译的电影反映了目标语言方面的受众的喜好,更容易让人了解到这是一部有关某些特定内容的影片,有助于提高电影的宣传效果。
四、意译
电影的标题大多是根据内容原创成的重要信息文本,在进行中文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表达基本所指,更重要的是体现对待不同文化的调和态度,其中的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可以通过片名的翻译完成一次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尤其对于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原片的观众来说,电影片名所包含的电影独特的文化元素是完全未知的内容,片名的意译也是一种跨越不同文化语境文化的交流。以冈田麿里执导的『さよならの朝に約束の花をかざろう』为例,这部电影片名很长,直译可译为“在永别的早晨将代表约定的花戴上吧”,台湾译名为《道别的早晨就用约定之花点缀吧》,而大陆译名则是《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其中采用意译法的“朝花夕誓”令人联想到鲁迅的回忆文集《朝花夕拾》,充满诗歌之美,“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则以直译法补充了优美却过于简略的“朝花夕誓”,这一译名是译者将日文标题中的异质文化融入目标语言文化的证明,观众不仅能在明确的译名中得到电影的具体信息,也可以大致了解影片优美抒情的风格。优秀的意译在向观众传递出作品信息的基础上,也带着追求译入语语言本身的独特美感,有着结构美、意境美等美学特征。
五、改写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都是高情景文化,为了在翻译电影名称时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有必要考虑中日两国语言文化和电影文化的双重语境。在目标语境中没有与原语境对应的词汇时,可以根据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对片名进行一定的改写。在恐怖片『MA』中,被小混混伤害的女主角MA在长大后对曾经的仇人一一实施了报复,这部电影的中译名为《恐怖大妈》,提示了观众影片的基本类型;『サイコパスSinners of the System Case.3 恩讐の彼方に』讲述反乌托邦题材故事,剧中的未来世界通过名为PSYCHO-PASS的方法测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将情绪过激的人在犯罪前直接控制,这部影片的中国译名就结合了原有名称与影片内容,将其改写为《心理测量者SS3:在恩怨的彼方》,“心理测量者”指片中执行测量心理健康指数的警察,整体翻译精准到位、简明扼要。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将片名信息与影片内容用明确的语言清晰地传达了出来。
六、袭用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继承相关作品已有译名的方法作为“袭用”。关于“袭用”,当前有很多与日本上映版本具有同样名称的电影作品,例如中岛哲也的『告白』(2010)中译名同样为《告白》,当下正在上映的动画电影《Hello World》(2021)也采用了与日本版完全相同的名称。这样的译名能在影片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强调电影的一体感与关联性,利用影片在日本的知名度提高其在中国的关注度;“Hello World” 则是程序员在学习编程或进行设备调试时著名的测试字符串,以及以字符串命名的计算机程序,它对应着男主人公直实在不同的时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反复穿梭,寻找女主角琉璃的历程。由于中日两国在历史上进行的文化交往,日本当前的标准语言中仍在使用大量汉字,而西方语言对东方文化的影响也使得一些常用单词进入中日两国的日常交往中。袭用看似并未对原来电影名称进行更改,但决定是否要沿用原有片名的过程也是翻译人员的智力劳动,而沿用原有片名则是在对作品的一体感、连续性等既存作品特性进行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活动的结果。
(高红燕,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语 ;补充课题:基金项目:2020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文化自信建设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项目编号:13550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