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段时间党史学习教育,收获颇丰,针对“三个重大”题材影视剧的选题,有了一点体会,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主旋律和“三个重大”题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这六类故事,正是党和政府倡导和主推的影视剧要去讲述的故事。对这类故事是有要求的,可以归结为四点:一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二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要既能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四要精品力作,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党和政府倡导和主推的影视剧,主要集中在“三个重大”题材上,即重大现实题材、重大革命题材和重大历史题材。主旋律也好,党和政府倡导和主推的影视剧也好,包含着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三个重大”题材,一个是精品力作。这两个关键词也恰好印证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强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传播”提出的要求:“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健全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规划组织机制,加强农村、少儿等题材创作,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
由于“三个重大”题材影视剧所表现的事件重大、人物重要,这类影视剧往往格外引人注目,影响广泛而深刻,对社会起着直接而迅速的反馈作用。很多人就是从这类影视剧中学到历史知识的,这类影视剧往往会起到历史教科书的作用,所以创作“三个重大”题材影视剧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也十分慎重的一件事。尤其是重大革命题材影视剧,在新时代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一是,它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武器;二是,它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干部群众“四个自信”的重要途径;三是,它是以文艺形式向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选择“三个重大”题材选题
重大历史题材的选择,一要明白创作的目的。创作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要在正确的历史观引导下,将科学的历史知识传播给大众,为弘扬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为社会大众获取历史知识,认识历史过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做出贡献。二要明白表现的内容。总结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描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三要明白选择的原则。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既然创作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要为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做出贡献,创作者首先要正确树立这四个观,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创作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是为了观照现实,要为现实服务,要为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服务,所以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四要明白选择的方法。通过历史阅读来获得灵感和线索。可以重点阅读一些原始历史资料,包括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纪传本末体史书等等。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成果中去寻找。但要注意,历史学界的学术观点不同于大众宣传,并非所有的学术观点都可以拿来进行公众宣传展示。由于历史剧发挥着历史教科书的作用,有些探索性的学术观点只有在盖棺定论之后,或者成为主流观点之后,才可以向公众宣传展示。
重大现实题材和重大革命题材的选择,一要明白基本遵循。基本遵循是两个历史决议,一个是《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另一个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二要明白从何处去选择。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去寻找,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去寻找,从十九大报告中去寻找,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去寻找,从党的领袖的人物传记和年谱中去寻找,从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去寻找。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有一本书《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在里面可以找到很多相应题材。比如,书里一共提到了31种精神,提到了很多英雄模范人物,提到了很多战争、战疫和重大事件。这些都是重大题材影视剧创作的题材宝库。
三要明白选择的方法。具体的选择方法,可以采用“纵横坐标法”。纵向,就是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大事要事确立主题。也就是说,选择题材要聚焦时代主题。比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发展理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污染防治、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雄安新区建设、海南自贸区建设、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这都是重大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可以去做的题材。横向,就是对标未来一段时期即将迎来的重要时间节点。也就是说,选择题材要瞄准重要节点。比如,2021—2025年未来五年,将迎来许多重要时间节点。像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举行;2022年党的二十大;2023年7月,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202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等。
三、从三个方面入手讲好新时代的故事
(一)要把反映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作为影视剧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展现伟大事业、塑造伟大精神,是文艺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立足中国现实,根植中国大地,用大气磅礴、激荡人心的影视剧,描绘时代的波澜壮阔、记录历史的狂飚突进,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热情讴歌祖国发展、社会进步、人民伟业,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让奋进中的人民从影视剧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听到自己的心声,更加朝气蓬勃地面向未来。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单就雄安新区建设、海南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战、载人登月工程等等,就给影视剧创新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实题材影视剧精品创作生产,要把改革开放的前沿当作创作生产的前沿,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当作创作生产的主战场,着力全景式、史诗性地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承担好重大现实题材影视剧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职责使命。
(二)要从伟大建党精神出发,用影视剧系统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记录了我们党诞生、成长、壮大的历史足迹,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矢志奋斗不息的伟大实践。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出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团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洪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书写了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史诗。这是“三个重大”题材影视剧精品创作最好的主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
当前,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影视剧精品创作生产要强化历史担当,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不断提升作品的思想高度和精神高度,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动人的形象,深刻展示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了精神的引领,才能信心十足、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道路、瞄准的目标前进。有了精神的助推,才能前行不怠、开拓进取,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有了精神的滋养,才能一代又一代地涌现自觉担当大任、埋头苦干的优秀分子,才能让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不断提升,才能让创造活力充分涌现。有了精神的凝聚,才能夯实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让无数人戮力同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要有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高歌奋进的宏大叙事,也要有人民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娓娓道来的光阴故事,它们既是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也是每个人的家庭史、生活史。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实践证明,文艺舞台的聚光灯,一旦对准了千千万万人民大众,时代和历史的画卷就格外生动逼真。文艺只要与人民同在,就一定能从祖国大地母亲那里获得无穷的力量。只要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尊重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的利益,以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内在能量引领和鼓舞人民,就会大放生机、大有作为。
在这些年的影视剧精品创作中,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在亲情、友情、爱情中抒写家国情怀,已经成了一条好用管用的重要经验。那些讲述凡人小事、记录身边感动、描写细腻情感、开掘心灵世界的作品广受观众喜欢。要做好这一选题,就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眼人民群众更高标准的精神文化需求,从群众生产生活的实践、喜怒哀乐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思考向往中去寻找选题、寻找灵感。要走进人民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人民的心声,是来自人民内心深处最急迫、最真诚的呼喊,饱含着对人生的深切感悟,对社会进步的渴望,对真善美的向往。要注意反映地域、领域的丰富性以及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努力创作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喜闻乐见、生活气息浓厚、能够留下时代精神印记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之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