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三湾改编》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为创作契机,依托真实的历史事件,讲述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三湾村领导“三湾改编”,创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故事。该片以“散文式”的叙事方式以及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塑造,最大限度地再现了那段峥嵘历史,致敬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初心!
在之前的影视作品中,对于“三湾改编”这一历史事件的展现往往包含在对整个井冈山时期历史的讲述中,较少有专门提及。虽然也有话剧、纪录片等多种艺术形式对其进行改编创作,但是将此改编成一部电影,还是头一遭。将这段重要的历史事件通过大银幕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十分考验创作者的艺术智慧与艺术勇气。《三湾改编》以全新的“散文式”叙事方式,将重点放置在“三湾改编”的原因及过程描摹上,真实而深刻地呈现了为什么要“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系列主题。在讲述这一事件的过程中,该片还设置了多种戏剧冲突,包括毛泽东与中央指示的冲突、与指挥官的冲突以及人物内心的冲突,增添了影片的戏剧性,使得整个影片呈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质,也让观众在建党百年之际,切身体会那段革命历史的艰难,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与“散文式”相呼应的,还有影片中的“诗化”处理。比如在即将攻城时,周围一片寂静,只听见一片蛙声;卢德铭牺牲时,从马上摔下来,给马合上眼睛;毛泽东遇到压力时,选择劈柴……这些“诗化”的艺术细节,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美学追求与文化价值表达。
关于伟大领袖毛泽东形象的书写,此前已经有大量影片对之进行了再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三湾改编》摆脱了以往影片对毛泽东形象塑造的惯有经验,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理念之下,着重展现只有34岁的毛泽东在“三湾改编”前后,从陷入革命绝境到绝处逢生的转变历程,用镜头语言为观众呈现了生动立体、真实可感的毛泽东形象,让观众能更加深入体会到历史人物在特定情形下的所思所想。影片并没有回避文人出身的毛泽东带领一群官兵在秋收起义失败后进行改革图存面临的困难,而是尊重当时的历史情境,进行如实反映。但越是困难,越能呈现出人物的英勇无畏,彰显人物的爱国情怀和对真理的探寻。该片的语言设计也是对人物形象的良好补充。比如,“小石头要砸烂蒋介石的大水缸”、“一人一把号各唱各的调肯定不行的”等接地气的话语,表现出毛泽东这位出色的语言大师的可爱一面。
与此同时,影片也没有忽略对其他人物的书写。片中,卢德铭、张子清等人物在当时还是普通人,却同样栩栩如生,共同组成了鲜活的人物群像。可以看到,该影片跳脱出以往很多主旋律影片着重表表现政治概念,却湮没人物丰富性的弊端,细腻地呈现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不仅让人物迸发出耀眼光芒和强大力量,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此外,片中对于战争场面的着墨虽然不多,但不论是两军对决的战争场面,还是小城市里面的巷战,都描写精道、具有质感。
《三湾改编》以新颖的“散文式”叙述方式,以“三湾改编”这一小切口剖析了影响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重要历史的横断面;以“去脸谱化”的方式表现了毛泽东在陷入革命的绝境之时,探寻真理的勇气、绝处逢生的魄力和爱国爱民的情怀。该影片不仅是一部献礼建党百年的佳作,也是一份生动的党史学习资料。
(作者为《中国艺术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