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沂蒙山》是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等多部门集结优势资源精心打造的一部精品力作。“山影”借助影像化手段,集结原班人马将之搬上大银幕,扩大了经典作品的传播范围,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欣赏并接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实现了价值传播最大化。从舞台到影像、从老故事到新表达、从民族精神到革命精神、从革命到伦理,《沂蒙山》实现了多重转化,再为观众奉上了一道视听盛宴。
从舞台到影像
电影版《沂蒙山》并非是将原歌剧舞台表演用摄影机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而是利用电影化手段作了全新的处理与加工,并产生了较大的增值效果。其一,运用特写镜头强调人物表情,突出了人物心理,呈现了更多的细节,发挥了巴拉兹贝拉所说的电影“微相学”的作用。无论是海棠失去儿子时的撕心裂肺,还是林生引爆手榴弹时的大义凛然,以及九龙叔替八路军牺牲时的视死如归,都极好地呈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内在精神,这是剧场版所不能达到的审美效果。其二,突破了歌剧视点的单一,电影版的视点更为多元,极大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其三,运动镜头让空间更为开阔,更有层次感,升、降、摇、移等镜头对塑造人物、呈现空间、表达情感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四,超现实空间的表达更为自由灵活。九龙叔牺牲前的一段咏叹调,跳脱了空间的限制,其徜徉在一片金黄麦田之中,深情地抚摸着麦穗,“我将化在熟悉的田埂上”,不惧死,也不恋生,是对故乡、对亲人的不舍与留恋,也是对自己能够通过牺牲换来更为美好未来的坚定。
从民族精神到革命精神
齐鲁大地深受传统文化滋养,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支持革命的强有力支撑之一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价值。正是因为八路军对百姓的保护,村民们才在“村里面立下铁规则,世代不能忘”,要报答救命之恩,此为知恩图报。“一诺许下千金重,出口落地砸成坑。起誓不用对天地,只说一句俺保证。同生同死一家人,随时能拿命换命。”为了一句诺言,九龙叔与三位百姓一命换一命;出于对夏荷的承诺,要把“小沂蒙”当成自己亲闺女,海棠不惜用自己的儿子引开日军,结果儿子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此为一诺千金。“那小车推出的辙印,那担架铺盖的衣袖,那乳汁救活的生命”,此为对民族的大仁大义;“一命换一命,不愧蒙山人”,是为对国家的大忠大勇。正是怀着这些朴素的道德观,沂蒙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正是由于无数中华儿女这样的大爱,才换取了抗战的胜利与美好的未来。这背后所折射的正是传统文化,所支撑的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时期这一精神则转化为了革命主义精神。
从革命到伦理
“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山水即为父母。革命通过伦理的形式得到合法化,革命也通过伦理的形式,抚慰了战争中的创伤。革命在沂蒙人心中化为了对妻子的情,对儿女的爱,对父老乡亲的保护,“男人不当兵,女人孩子谁来保”、“赶走鬼子才能月圆花好”,林生为了保护百姓,引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以自我的牺牲换回了对亲人的护佑。作为千千万万红嫂中的一员,海棠收养了革命烈士的孩子,并成为了后者的“娘”,而后者被命名为“沂蒙”,正隐喻着革命后代已成为真正的沂蒙人。张团长告诉海棠“你就是她的亲娘”,通过指认,革命者与沂蒙人真正成为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一家人。歌剧电影结尾,《沂蒙山,永远的爹娘》中唱到,“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你是永远的爹娘”,慷慨激昂、情深意长,再次将自我指认为沂蒙人的儿女,通过伦理彻底化解了战争带给沂蒙百姓的创伤,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革命到伦理的转化。
能够成功实现以上转化,得益于对编、导、演、音、摄、录、美等各种优势资源的整合,编剧王晓岭、导演黄定山、作曲栾凯、主演王丽达及王传亮等皆为业界优秀的主创,加之曾打造无数影视精品的创作团队——“山影”的加持,才使得这部作品以近乎完美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沂蒙山》的当下启示在于,从创作上来说,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爱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方法,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主创们多次深入沂蒙地区采风,从生活的富矿中汲取营养。并以“工匠精神”苦心打磨,编曲栾凯称,为了录制电影唱段就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凝聚了艺术家们大量的心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是战争年代我军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也是和平建设时期我党能够永葆青春的重要法门。
(作者为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山东省第二批签约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