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7月25日,电影《伊水栾山》专家观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共同承办。研讨会现场,片方代表与来自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机构及高校的众多专家学者与媒体代表,首先向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河南同胞表示敬意和慰问,并围绕影片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据影片总监制、河南省委原常委、纪委原书记尹晋华介绍,《伊水栾山》取材于优秀共产党员——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原副镇长马海明同志的真实事迹,展现了20多年前马海明带领广大村民开发乡村旅游,共同致富的感人事迹。影片由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河南省总工会、洛阳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领衔出品,是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创作影片。
《伊水栾山》改编自真实事件,在人物塑造、情感表达、艺术处理等方面都呈现出更多的细腻感与真实性,这也获得了现场诸位专家的一致称赞。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首先代表电影界向遭受洪涝灾害的河南同胞表示慰问,“在周末,我们电影界的专家们聚在一起,通过支持河南出品的影片来表示对河南同胞的支持。”他称赞《伊水栾山》做到了对同类题材影片的大胆突破与尝试——“无论从什么角度,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影片之所以打动我们,核心关键是回归到朴实无华,做到了真实自然,感人至深”。
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委员侯光明认为,“真”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伊水栾山》除了人物的架构和形象之外,在艺术呈现、镜头表达和感情表达上都非常真挚,后期观众对马海明的缅怀,实现了故事内外的和谐共振,展示了主人公十足的人格魅力,让观众非常容易产生共鸣。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称赞《伊水栾山》叙事视野有广度、人物塑造有深度、艺术创造有感染力。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表示,《伊水栾山》在人物形象上,除了影片主人公马海明以外,对其妻子的刻画也没有落入俗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更是指出,《伊水栾山》在情感的表现上没有刻意催泪,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观众的情感发泄点,逐步实现情感的层层递进。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认为,在持续的特大洪灾中,河南人民呈现出的精神让所有人感到骄傲,而《伊水栾山》展示的马海明形象,同样让人感动。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认为,马海明这样一个具有前瞻发展规划能力、稳重踏实执行能力,又兼具对乡村的眷恋与挚爱的基层干部形象,在当前扶贫攻坚建设过程中是十分需要的,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中国电影报》社长,《当代电影》杂志社长、主编皇甫宜川直言,《伊水栾山》更像是一部以人民利益为前提的“创业电影”。在剧本创作、人物塑造、艺术表达与演员表演上都可圈可点。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理论研究处处长王纯指出,《伊水栾山》在表现形式上与以往类似影片有了更多的取与舍,如不表现苦难,而是更多呈现领导者在困难中的睿智和勇气;不表现牺牲,而是更多呈现人类情感的真实状态,包括委屈、脆弱与坚持等;不强行拉高崇高感与信仰感,而是更多呈现一种最朴实的责任感。
中国电影基金会投融资发展专项基金主任、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认为,《伊水栾山》之所以能在众多同类题材影片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主人公马海明不仅帮助当地百姓实现了经济脱贫,更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脱贫,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英模人物电影的重大突破。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最后总结道,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题材电影中,《伊水栾山》的独特性和现代性尤为亮眼。首先在于捕捉到了人物动机的合理性,与其基层干部的身份实现了完美统一;其次是其温情的叙事手法,通过点滴的情感与细节力量,让影片的调性更加温暖;最后是主人公独特的调性,他会写诗,也爱读历史,在山水当中有深沉的内心独白,这种意境的呈现,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更容易获得观众的信任,从而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和更大的共情共鸣。
(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