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人接力奋进,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新力量”顺应时代需要,积极投身艺术实践,用智慧、才华和心血向广大观众奉献了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青年剧作扶持计划、电影导演“青葱计划”、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等为青年电影创作人才搭建舞台、提供服务,产生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专业素养的核心创作团队,新一代青年电影人已经逐渐挑起电影创作生产的重担。
例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革命者》由青年导演徐展雄执导;《1921》汇集了演员黄轩、王仁君、倪妮、刘昊然,编剧余曦等青年电影人才;《燃野少年的天空》由青年导演韩琰,青年演员彭昱畅、许恩怡、张宥浩等共同创作完成;电影《长津湖》的领衔主演易烊千玺则是出生在“千禧年”的00后……
2021年全国电影工作会提出,要强化人才培养,坚持德艺双馨标准,发挥好电影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作用,汇聚电影强势复苏发展合力。当前,中国电影正处在由大向强跨越的重要历史节点,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电影强国首先是电影人才强国的意识,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培养机制,提高学养素养,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培养德艺双馨的电影人才队伍。
◎ 塑造出有内涵、有质感的角色
乃青年演员立身之本、发展基石
“对于青年演员来说,拍不出好的作品,塑造不出有内涵、有温度的人物形象,无论多大的流量都是‘过眼云烟’。唯有拍摄出好电影,塑造有质感的角色,才是一个青年演员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发展的基石。”谈到好作品对于青年演员的重要性,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
近几年,很多青年演员都在大银幕上成功塑造出有温度、有质感、有内涵的人物形象。例如演员易烊千玺在《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中奉献了精彩的演出,兼具隐忍、沉稳与热血,极富感染力,并凭借《少年的你》中刘北山一角提名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获得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演员彭昱畅出演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夺冠》、《革命者》、《燃野少年的天空》等多部影片,充满青春气息,演技愈发成熟;演员杜江在《烈火英雄》、《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中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角色,引发观众共鸣;演员刘浩存一经“出道”便惊艳众人,在《送你一朵小红花》、《悬崖之上》等之后,其主演的《四海》将于明年大年初一上映;演员张一山在《守岛人》、《古田军号》、《血战湘江》中挑战了不同类型的角色,导演陈力对他赞誉有加,并呼吁青年演员更多地参与主旋律电影的拍摄。
饶曙光表示,易烊千玺、张一山等演员为青年演员树立了比较好的典范。行业也需要更多青年演员在不断提升演技之外,也在做人层面为青年人树立学习的典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导演梁君健表示,演员的表演甚至决定了一部艺术作品是否能够打动观众、打动多少观众,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优秀的青年演员不仅要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更要向生活学习,根据具体的艺术作品揣摩角色,与其他创作者一同确定最佳的呈现方式。
◎ 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真诚的艺术态度、
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演员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无须赘述,而作为社会公众人物,演员更应当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近一段时间,部分青年演员火速“塌房”,不仅触碰道德底线,更触犯法律红线,导致“人设”崩塌、锒铛入狱。
饶曙光认为,电影演员是社会影响很大的公众性人物,应该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素质,追求德艺双馨,以德为先,这是作为演员的道德、规范和前提。同时,很多青年演员作为公众性人物,其一言一行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意或无意都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
因此,对于青年演员的培养与引导要按照“德艺双馨德为先”的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教育,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教育,引导电影工作者更加自觉追求崇高价值、加强道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真诚的艺术态度、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同时,要加强对具有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专业精神的各类人才培养,提倡和弘扬“戏比天大”的优良传统,以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场景、每一句台词,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精心研磨,追求电影创作更高的艺术境界。
曾有一段时间,“粉丝电影”、“粉丝经济”在电影圈盛行,“唯流量论”导致一些高票房、低口碑的电影涌向市场。饶曙光表示,“粉丝文化”对于电影消费确实有着助推作用,带来了流量,甚至带来了观众数量的增长,但这不是正常的现象,而是背后资本力量的运作。
“我们一直倡导好作品是硬道理,但对于一些年轻观众来说,还是会受到‘粉丝’文化的影响。”饶曙光说。
近来部分青年演员违法行为被曝光后,部分“粉丝”利用网络平台声援违法人员,甚至也触犯了相关法律。《人民日报》发表了《为“偶像”底线都不要了?如此畸形的“饭圈文化”必须根治》的评论。文章指出,根治畸形“饭圈文化”,有关部门需要协同发力,针对这些背后的力量精准施策,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形成维护正能量的“雷霆之力”。
饶曙光表示,“饭圈文化”的出现并非偶然,除了价值观层面的混乱之外,更具决定性的是资本力量。资本的无序扩张,是“饭圈文化”形成的主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规范“饭圈文化”是必须的,需要有长期性、综合性的对策和方法。
◎ 身处一个最好的时代
青年电影人大有可为,要担当作为
2020年12月29日,电影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办。委员会的成立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影协进一步加强电影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推动电影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饶曙光认为,电影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的成立,能够为电影行业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同时也为青年演员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引导与支持。
梁君健表示,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社会公德和行业协会的约束也非常重要,要旗帜鲜明地为社会树立正确的导向,明确基本的规则。
此外,他建议加强对“理性追星”的舆论引导,多进行与创作、表演、艺术相关的报道,控制对于个人隐私、违背社会良俗、捕风捉影式的报道。更为重要的是,要丰富青年人的文化供给,让年轻观众有更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选择,提供更多有品质的文化产品。
近年来,在各级电影主管部门的引导、扶持下,青年电影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平台,也为年轻观众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精神食粮。
由国家电影局、中央宣传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办的“青年编剧扶持计划”,自开展至今已有11年,越来越得到业内支持、同行认可。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旨在全方位整合中国电影新力量,促进电影产业发展。每届新力量论坛都会邀请到数十位出品人、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和专家学者一起就中国电影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沟通。
再比如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的的“青葱计划”,近期热映的《兔子暴力》便是脱胎于这项扶持计划。还有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华语青年电影周”,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创办、财政部专项文化资金扶持、中国文联重点支持的“聿影计划”等。宁浩“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采用新生代电影人搭档资深影人的创作模式助推新力量成长;陈国富、周迅、陈坤、乌尔善、舒淇等创立了山下学堂;黄渤推出“HB+U新导演助力计划”;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青年导演培育计划等也都在密切关注和帮助电影新力量。
随着国内各类电影节展的日益丰富,培养电影人才纷纷成为各个节展的重要一环。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等都推出了各自的创投或青年电影扶持计划。
饶曙光表示,青年电影人正身处一个最好的时代,更应当珍惜自己,珍惜时代,珍惜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成长空间和优越条件,能够在德艺双馨的路上走得更远,塑造出更多、更好的银幕角色。
◎ 创新体制机制释放生产力
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当前,中国电影正处在由大向强跨越的重要历史节点。2021年全国电影工作会指出,要加强创作人才培养,为编剧、导演、演员等创造学习机会和创新环境,发扬中国电影“老中青,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培养出一批人民喜爱、市场认可、享誉国际的名家大师。要充分利用文化名家这“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和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计划,发挥好引领和激励作用。要突出对新的文艺群体的培养,延伸工作手艺,扩大工作半径,建立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实现创作培养人才,以人才推动创作的良性发展。
饶曙光表示,电影强国离不开电影生产力的不断培育和释放,只有电影生产力不断培育和释放,才能够多出好作品高质量的作品,真正实现中国电影的可持续繁荣发展。对于青年演员来说,能够真正塑造出留得下的银幕形象,能够在电影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最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自己方方面面的素质和素养,演艺事业拼到最后,既要拼专业的能力,更要拼精神和思想的境界。
“对于青年电影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保护,因为关心和保护青年电影人就是保护中国电影的生产力。只有中国电影的生产力不断提升和发展,我们才能在电影强国的道路上走得更稳。”饶曙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