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的姐姐》的缘故,让我对殷若昕这部电影处女作抱有很多期待,看完之后,却略感失望。《我的姐姐》是游晓颖提供的成熟剧本,《再见,少年》则是殷若昕自编自导的,游晓颖作为文学策划参与其中。这部处女作带有很多个人的生活印记,是作者对自我青春成长的一种回望。整部影片更像一篇散文,缺乏核心痛点的表达。《少年的你》在讲校园霸凌,《我的姐姐》是在讲重男轻女,这种社会议题表达的很充分,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而《再见,少年》中的小城少女黎菲,好像没发生什么事,父母把她保护得很好,即使父亲下岗带来了略微低落的情绪,温馨的家庭氛围也可以使他们共渡难关、报团取暖。唯一一次挫折可能是没有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
黎菲所代表的是一个普通家庭培养出的好孩子模板,而张辰浩却是一个问题家庭的受害者,母亲因为车祸成为植物人,父亲整日买醉赌博,浩子小小年龄就得撑起家庭重担,在小小黑社会里混江湖。本来没有生活交集的两个人却巧合成为“邻居”、“同桌”,迅速发展为一起玩的好友,后来黎菲被老师警醒,二人又分道扬镳,各自生活。就像片中时常出现的铁轨一样,交会,又分开。多年后,她向审讯员如实陈述:“我们两个人可能就只做过一天的朋友,之后的每一天都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远”是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绿皮火车穿过桥洞向远方驶去,还有黎菲在黑板报写上歌德的名言,也停在了“远”字。代表了小城少女对外面大世界的渴望,对未来远大前程的向往。影片有很多诗意化的瞬间,比如日食,光照在两个人脸上,却身处在不一样的世界;张辰浩所提到的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也代表着两个人的关系终要结束。这些元素频频闪现使影片带上了一定的文学性。
编导意图在青春片里渗入更多的时代议题,比如下岗潮、高考改革,并通过视听语言把时代信息散落在各处,比如2001年广播里传出的北京申奥成功,2002年春晚歌曲《与世界联网》……,反映的是千禧年以来小城青年的生活状态。但是这些信息只是提供了一个时代背景而已,停在浅层的表象,并不太参与叙事。更可惜的是,对于矿区没有充分的展现,导演解释说自己的家乡安徽铜陵已经找不到当年小时候的矿区场景了,只好在云南个旧取景拍摄。相比较《兔子暴力》中充分展现的重工业魔幻之城攀枝花,矿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在片中并没有完全呈现出来。除了绿皮火车和铁轨让人印象深刻。
黎菲的故事太日常,戏的危机感与她无关,这个核心人物没有立起来,最后的犯罪情节又太刻意太唐突。这种失望感还来自于一种感性的印象:14年后,32岁的黎菲向审讯员陈述当年的案情……这个开场和《兔子暴力》很像,都营造了一种悬念感,直接让犯罪和青春嫁接。然而两部影片都不属意犯罪类型构建,而是转向探讨异样的母女情感、游走于秩序内外的友情,或者说是一种青春成长中那种疯狂的少年气。
两部影片有很多可以比较的地方。比如都是讲述一个小城中的少女成长,她们也都是为了救人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之路。不同的是,《兔子暴力》整个故事都是围绕母女关系展开,分别17年的母亲回到小镇引发了一系列事件,从快乐、希望到绝望、绝境,情节的设置都是密密布局、环环相扣的;而《再见,少年》中的犯罪却是旁逸斜出的,发廊妹的意外死亡,刘哥的意外失足……都与故事的主线并无关联,始终是游离状态,也许是因为删减的原因,犯罪过程过于潦草而显得语焉不详,这种刻意设置只是为了给黎菲救助张辰浩提供一个机会。而叙事的最大破绽就在于黎菲为什么要冒险救张辰浩?黎菲对张辰浩自始至终的拯救姿态,动机到底来源于哪儿?难道只是主流秩序之内的“好学生”对边缘落魄“小混混”的同情和好奇?这个“好奇”是不足以让黎菲搬走“西西弗的石头”的,她可能是爱莫能助的旁观者,但从一个乖乖女突变为残忍帮凶是如何做到的呢?更何况整个“搬石头”的善后处理都是存在于陈述中,要靠观众大量自行脑补。相较之下,《兔子暴力》的犯罪动机清晰而明确,为了拯救失而复得的母亲,水青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绑架同学,不慎导致误杀。她拼命要救母亲其实是在拯救自己,抓住这个唯一带有希望的救命稻草逃离此地,这种偏执和疯狂是可以逻辑自洽的。
而显然,黎菲的犯罪是人为设计的,况且子枫以18岁的年龄饰演32岁的熟女,一亮相就是一个中年扮相,再怎么装扮也难掩脸庞的稚嫩,着实有点出戏和失真。清纯的女高中生角色和《盛夏未来》中的陈辰也高度类似,在这部影片中的辨识度并不高,尔后的犯罪又很难自圆其说。老实讲,很大一部分影迷是冲着子枫买了这张电影票,但是偶像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惊喜,这也是另一个令人失望的原因。
回顾近年来的青春片,除了以往常见的爱情主题,也出现越来越多的讨论原生家庭、校园暴力等社会性议题,友情、犯罪、亲子关系……色彩多元,从2019年《少年的你》到今年的《兔子暴力》,所呈现出来的高浓度情感纠葛加深了青春片的意义,拓宽了青春片的范畴,那种过命之交的情义感染了很多观众。《再见,少年》也有意朝这个方向发展,只是力有不逮,显得青涩滞重,过于沉浸于个人体验和想象,《我的姐姐》要成熟进步得多,但作为一部初涉影坛的处女作作品,还应当以鼓励为主,期待这位80后女导演的第三部电影。